【摘 要】針對目前初中學生普遍不喜歡做家庭作業,完成質量差的現狀,筆者提出根據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因人而宜,趣味當先,聯系教學實際,緊扣語文教材,這樣才能使家庭作業走進學生的心田,讓初中學生真正愛上家庭作業,鉆研家庭作業。
【關鍵詞】家庭作業;認識誤區;彈性選擇;增強興趣;緊扣教材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1-0-01
學生家庭作業,也就是課外作業,是教師正式布置的,要求學生在課后完成的學習任務。適當的家庭作業對學生的學業成績、品性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作為語文教師,在和學生交談的過程中,發現絕大多數教師布置課后作業顯得過于隨性,或拓展閱讀,或片斷寫作,或課外積累……干篇一律,往往和課堂教學缺乏有機的聯系,其實,規范、科學、有效的語文作業設計應當成為語文教學改革不容忽視的重要命題。
一、認識誤區很重要
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教學對作業設計沒有足夠的重視,形成了許多誤區,使得原本能夠促進學生提升語文素養的作業練習,異化成了學生學習的沉重負擔。一是作業布置隨意,缺乏系統性。今天抄幾個詞語,明天做三頁練習,全憑教師興致,往往缺乏科學的統計依據,教師布置作業的量顯得較為隨便,導致學生有時忙,有時閑。另外,教師布置作業往往局限于某一節課或某一篇文章,作業與作業之間少有延續性,且作業設計有簡單化、模式化的傾向。二是作業設計呈高難度傾向,缺乏差異性。教師在布置語文作業時往往忽略作業設計的客觀規律,認為通過高難度的作業訓練就能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提高;于是,一些十分高深的研究性題目應運而生,而教師往往讓學生獨立探究解決,且對學生“不著邊際”的想法聽之任之,少有引導,以為這就是新理念的體現。這顯然是錯誤地理解了課改理念,且有悖于語文學習的規律。這樣的作業,對學生夯實基礎,提升能力起不到多少促進作用。因此,在布置家庭作業時,一定要根據學生實際,做到事半功倍。
二、彈性選擇不可少
布置語文家庭作業,要讓不同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和效率,有選擇地去完成作業,能達到減輕負擔、激發興趣的目的。如在教完《隆中對》、《出師表》后,我給學生留了一道家庭作業:結合兩篇課文,簡要地談談我們可以獲得哪些啟示,對今后的生活有沒有指導意義?要求50字以上。字數的要求就是我給他們設計的梯度和彈性。第二天檢查作業時,學生們各抒己見,反映出他們自由發揮的巨大空間:有的同學認為成就事業的人需要智慧,智慧來自于年輕時的積累,諸葛亮不是足不出戶就知天下形勢,他有社會交往和出游的經歷,我們應走出門戶,多些社交,坐在家里玩游戲是百害無益;有同學認為做事之前應三思而后行,會結合當前形勢,權衡利弊,說服身邊的人,支持自己的意見,今后做事我要盡力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有同學認為為報知遇之恩,可以肝腦涂地,在幫助別人成就事業的同時,自己也可以功成名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更有同學認為諸葛亮的智慧還表現在他選擇的明智,他選擇了輔佐阿斗這個昏聵無能的人更能展現自己的才能,選擇曹操興許就沒有這么幸運了……不管學生這些稚嫩或生活味濃的言語是否成章句,但反映出文本中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世界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就在這些不同的感受和理解中,學生提升了思想道德和審美情趣,形成了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
三、增強趣味有奇效
傳統的語文家庭作業重書面,輕口頭訓練;重作業數量,輕作業質量;重知識鞏固,輕能力培養。這種單調乏味的學習活動容易產生疲勞,并會使學生學習產生厭倦心理。因此,家庭作業的設計也應貫徹愉快教育原則,增強其趣味性。根據初中學生好奇性心理,在想滿足其興趣所需的內驅力作用下完成某件事,就顯得很樂意,很輕松,不讓其做,反而會成為他們的負擔。布置的語文家庭作業應顯示其無窮的魅力,讓學生覺得不是老師要我去做,而是我自己要去完成。這種作業不僅鞏固了課堂所學知識,還讓學生親自動手,給學生提供了一次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機會。所以,我認為語文家庭作業的趣味性,是讓學生不斷品嘗成功快樂的有力保證,趣味性的作業是不會成為學生的負擔的。
四、緊扣教材效果好
學校的教學,首先要讓學生扎實地掌握好課本內的知識,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依據和載體,教材中所選擇的文本基本上不是名家經典作品,就是貼近社會生活的時文,文學樣式各異,時代背景不同,作家風格鮮明。家庭作業應該緊扣文本,首先要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讓學生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其次才是能力的提升,“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將課本的知識真正消化吸收了,才有可能在接下來的學習中靈活運用,舉一反三。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只將重點放在基礎知識的訓練上,這樣只能造成學生思維的局限,思考能力的下降,選擇或定制合宜的作業題目,剔除可有可無帶有重復性的的作業題。這樣既注重基礎知識積累,又經過精心選擇的家庭作業才適合初中學生的學情,才能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
“教者有心,學者得益。”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它的有效性,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我們教師在這其中扮演的只是一個指導者和引領者的角色,把舞臺讓給學生,相信學生能在家庭作業這個舞臺上大顯身手,大放異彩的。
作者簡介:張潤文(1961.12-),漢族,籍貫:甘肅民勤,大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閱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