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斌峰
【摘 要】隨著國家經濟轉型的進行,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術型人才變得必不可少。現代學徒制指的是將傳統的學徒制度和現代的高等職業教育制度相結合,形成一種更適應于現代化發展的新制度。現代學徒制度不僅注重學生的理論和技能教育,更注重學生的職業素質培訓。將工匠精神融入現代學徒制能夠更高效的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和人才市場的需求。高職院校應該積極探索、積極實踐把工匠精神融入到現代學徒制,為中國由只制造大國轉變為制造強國提供了強有力的條件。
【關鍵詞】高職教育;現代學徒制;工匠精神
中圖分類號: G71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0-0163-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0.082
Research on “Craftsman spirit”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Based on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WO Bin-feng
(Culinary Art Department Tourism College of Zhejiang, Zhejiang Hangzhou 311231,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t is essential to cultivate high-tech talents with craftsman spirit.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refers to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apprenticeship system and moder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o form a new system more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not only pays attention to students' theory and skill education, but also pays more attention to students' vocational quality training. The integration of artisan spirit into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can more effectively cultivate high-quality skilled personnel, which conforms to the needs of The Times and the needs of the talent market.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and practice the spirit of craftsman into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which provides strong conditions for China to transform from a manufacturing power to a manufacturing power.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rn apprenticeships; Craftsmanship spirit
0 引言
高職院校作為培育技術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應該順應市場和國家的需要,加大人文教育的力度,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現代化人才。本文首先介紹了現代學徒制與工匠精神的聯系和價值向度,以及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從高職學生在工匠精神培育方面存在的問題入手,闡述了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學生的工匠精神培育策略。
1 現代學徒制與“工匠精神”的聯系與價值向度
1.1 工匠精神的內涵
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種職業精神,是在個人價值取向基礎上的一種行為表現,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包括敬業和精益等。敬業是指從業者愿意全身心投入職業當中去的一種精神狀態,這種精神狀態通常以從業者對其職業的熱愛為基礎。精益是指從業者對自己所負責的產品、工序能夠在做到精益求精,對自己的工作能夠做到極致的一種精神狀態,精益是在已經做的很好的基礎上做得更好[2]。
1.2 現代學徒制與工匠精神的聯系
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模式不同于以往其他的培養模式,其不僅注重人才培養的技能還注重人才培養的質量,現代學徒制是指學校和企業、教師與師傅對學生進行聯合培養,現代學徒制適應了時代發展,從教學方法入手,進行深化改革,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理論知識,還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工匠精神與現代學徒制相聯系,現代的工匠精神從傳統的工匠精神上發展而來,更能適應現代市場對人才的需要。
1.3 以“工匠精神”作為現代學徒制的基本價值向度
現代學徒制作為一種職業教育模式,其價值向度與職業教育的評價相一致,人們把選擇職業教育的原因,作為主要的參考方向用來衡量現代學徒制的價值。如果現代學徒制中沒有融入工匠精神,那么人們選擇則職業教育的目的通常不能很好的達成,其意義與價值將出現明顯的短板。因此,現代學徒制需要融入工匠精神作為其人才培養的精神基礎,選擇職業教育的人將信仰意識這種價值尺度作為對現代學生的一種內在評價。
2 現代學徒制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2.1 現代學徒制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建立現代學徒制順應人才是市場的需要,目前高職學生的求職不順利主要是因為專業工作不符合學生本身的職業期待或者學生本身的技能和品質達不到專業工作的要求,大多數人從事的工作都與自己的專業無關,因此在現代學徒制中進行“工匠精神”的培養是有必要的。
2.2 現代學徒制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可行性
現代學徒制與工匠精神共同發展,主要是因為學校和企業對學生進行聯合培養。在現代學徒制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學校傳授基本的理論知識和傳統技能,企業培養實踐能力,專業技能、企業文化和職業精神對于工匠精神的養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 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重技能,輕人文
工匠精神包括三個層面的含義:嫻熟的技巧、負責的態度、追求更高境界的情懷。這三個方面缺一不可,但是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都只是停留在對于學生在嫻熟的技巧層面的培養,這種重視技能不重視心理建設的培養方式培養出來的大多是那種急功近利,缺乏人文底蘊,當在做基礎任務時候總是不能腳踏實地,不能懷有長遠的眼光的人。這種教育的結果,無論是對學生本人,還是企業來說都是一種傷害,更是限制了社會的發展。
3.2 重理論,輕實踐
當前大部分的企業都在反映一件事情,那就是現在的學生大多對于專業知識掌握的不牢靠,學習能力也相較于以前來說差,并且還伴隨著主觀能動性的不足,在外語和計算機方面也不能滿足公司的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更差,缺乏企業最需要的創新能力,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不足。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在學校接受的教育都是理論方面的只是,在學習過后往往得不到充分地實踐,而且學校和企業的配合不足更是讓學生在實習當中沒有得到應該得到的鍛煉[1]。
3.3 考核體系模式化
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當前高校中在管理和考核學生方面仍舊是落后的狀態,這就急需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與之相配套的考核模式。當前大部分的高校都采用學分制的教學模式,雖然這種教學模式相比于傳統的學年制度有著更加靈活的優點,但是由于在這種培養模式當中缺乏企業的配合,就導致了學生在學分獲取和學年限制等方面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
4 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策略
4.1 政府抓好頂層設計
政府應當努力做好導向工作,完善學徒制度的相關法律法規,將政府、企業、學校和學生的責任和義務落實到明確的法律當中。另外,由于我國當前各個地區發展的并不平衡,所以對于各地的學徒方案不能按照一個標準來實行,要針對不同區域來做出不同程度的變化。各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門應該通力合作,加大針對教育的投入,完善相關的學徒政策,明確相關地點的任務目標,鼓勵學校和企業合作展開學徒制項目。
4.2 校企雙方共同努力
在設計培養方案時,應該設計一些扎根于專業,同時又可以服務于“工匠精神”的培訓內容,讓學生能夠學到知識的同時,還能夠上手實踐,驗證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并且在這個過程當中感受到快樂,從而能夠追求更高的進步。在培育方式上,不僅僅需要學校的教師和企業的導師共同對學生“工匠精神”的滲透,還需要不斷對于教育方式進行創新,在第二課堂方面也對學生進行培養。同時校企聯合也不僅僅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能夠時間的機會,更是給了學生能夠近距離體會“工匠精神”的平臺。
4.3 制定改進導師制度
在現代學徒制度的實施當中,學校的教師和企業當中的師傅需要共同承擔對于學生的思想品格和技能水平的培養。高校中的教師需要圍繞著“工匠精神”進一步的明確教師的責任和義務,讓教師在培養學生當中有跡可循,并且對于教師的資質提出要求,對教師施加壓力,防止教師懈怠。企業中的師傅則是圍繞著“幫、教、帶”三方面來教導學生。幫,指的是在生產過程當中幫助徒弟解決遇到的困難問題;教,是指向徒弟傳授在生產過程當中需要的知識;帶,是指要帶著學生一起進行技能實踐活動[3]。
5 結語
國家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越來越多的高技術型人才流入市場,但是卻常常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現代學徒制為弘揚和傳承工匠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為工匠精神的具體化和適用性提供了有利條件,對于工匠精神的培育有著重要的作用。貫徹落實現代學徒制度,為我國的迅速發展培養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源波.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J].教育與職業,2019(05):49-54.
[2]朱玲.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9,9(04):65-69.
[3]陳洪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南方農機,2018,49(17):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