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一門基礎型學科,要求學生牢牢掌握。基于新課標形勢下加強語文教學質量漸漸成為各個學校的教學目標。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思想單純,性格活潑,首選的教學方式為寓教于樂并且在語文教學中普遍受用。怎樣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趣味游戲,讓學生可以邊玩邊學,這是目前小學語文老師需要研究的重點問題。
關鍵詞:趣味游戲教學;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一、趣味游戲教學的意義
1.激發學生熱情
趣味游戲教學,完全替代了傳統教學模式,自在性與有趣性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加游戲,在游戲中加入了傳統教學,揚長避短,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2.活躍課堂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因為學生不夠主動,導致課堂教學變得死氣沉沉,學生的學習熱情下降,使學習效率受到影響。將趣味游戲應用到語文課堂中不僅能夠調節課堂氛圍,讓原本沉靜的課堂變得活躍,而且能夠讓學生吸取更多的知識。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可以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習精力,發揮自身潛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增強學生創造力和競爭力
小學生具有非常強的好奇心,由于傳統教學太過死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求知欲望。隨著趣味游戲教學的出現恰恰彌補了這個問題,對此學生在參加游戲時就需要自己處理問題。在處理問題環節能夠讓學生更好面對問題,拓寬思維,增強創新能力。
二、趣味游戲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
1.科學選擇游戲形式
(1)激趣型游戲。激趣型游戲可以挖掘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和復習舊知識的過程中可使用這一方法,突出舊事物的新鮮感,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2)合作型游戲。在相對煩瑣、開放的教學環境下可使用合作型游戲,學生之間相互合作解決難題從而獲取知識。
(3)拓展型游戲。當學生學習完新知識后可利用拓展型游戲來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印象,擴充學生思維。拓展型游戲要求學生思維非常活躍,結合舊知識來實現拓展目的,讓學生有一個完善的知識框架,實現知識深化。趣味游戲教學包括綜合型游戲、操練型游戲和鞏固型游戲,老師要按照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游戲類型,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創新游戲內容
游戲內容是提升小學語文課堂質量的重要因素,一旦設計方面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學習效果。在設計游戲內容時需注意下列幾點問題。
(1)學生主體性。老師要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了解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情況,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途徑,讓學生主動學習。
(2)學生參與性。趣味游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自主加入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在設計游戲時需對其認知水平和能力有所了解,適合學生參與。
(3)趣味性。在設計游戲時應降低游戲難度,凸顯游戲的趣味性,滿足學生興趣要求。
(4)思維含量。游戲的服務對象是教學,學生在學習時要形成聯想,老師在設計游戲時要看重問題設計,讓學生開動腦筋思考問題。
3.總結評價游戲教學效果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總結評價是其核心內容,在游戲最后老師要對學生表現進行鼓勵,隨后用簡捷的話語來總結游戲,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和收獲的知識,提出解決方案,從而通過學生的自我反省來增強他們內心的求知欲望,這時老師要激勵和幫助學生,增強信心。
總之,將趣味游戲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活躍課堂的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靜.淺議游戲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7(1):38-39.
[2]瞿愛譽.淺談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7(94):60-62.
作者簡介:梁延榮(1989—),女,河北邢臺人,中小學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游戲教學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