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各科教學都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對英語這門學科來說,教師如何把握課堂上的有限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需要我們深入探討和研究。課堂提問是一種重要的教學形式,可以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所以,教師要讓提問成為有效教學的橋梁,以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總體來說,教師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實施素質教育,重新對英語學科進行定義,制訂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來更好地把提問融入英語課堂中。
關鍵詞:有效提問;小學英語;具體措施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9-0051-02
引 言
小學英語教師要想使班里每位學生的英語成績都能有所提高,需要運用提問教學法引導學生學習英語。這需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師的教學過程、教學設計要生動靈活,富有趣味性,教學問題要符合學生的年齡,并且要與學生學習的知識點相對應,小學生的注意力時間比較短,所以,教師要想方設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自己主動學習,而提問教學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將英語基礎打好,教師通過提問能有效了解學生的單詞掌握情況,從而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
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重要性
1.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能力
提問在教學中的優勢之一就是能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從短期效果來看,教師在一味采用講授法教學時,小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機會較少,基本上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長此以往,學生難免會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而提問正好能彌補這些不足之處。教師在經過一定時間和程度的講解后,通過提問可以較為及時和清晰地了解學生的知識接受情況,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同時還可以就此提出新的問題,從而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一問一答間,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還能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2.創設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活躍課堂氣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較少甚至不利用提問這一教學方法,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師生之間的互動,課堂氛圍也會隨之變得較為沉悶和壓抑,這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和發展極為不利。而適當地增加提問能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而且學生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學習也更有動力,同時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表現力,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
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不足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在實施提問教學法時,可能會出現冷場的局面,也就是說教師在提出一個問題后,沒有學生主動回答問題。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首先是教師的問題超出了學生的能力范圍,這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把握不當造成的,這種現象的出現也提醒教師要重新了解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其次是教師提問的方法過于普遍,學生的積極性不高,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斷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三、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具體措施
1.采用多種提問方式,增強課堂提問的趣味性
提問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有很多優勢,但教師在運用這一方式時也要注意不要使提問的方式和方法固化,要注重采用多種提問方式。也就是說,教師在就相關英語問題提問時,可以采用學生互問法,這種問法的好處在于學生往往比教師更加了解學習中的困惑和難點,這樣的提問對學生的英語學習也更有效,而且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發現彼此之間的優點,從而更加努力地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能力。當然,學生在互問時可能會出現重點偏差的情況,而教師的提問就能有效地彌補這種情況,只有這樣互相補充,教學效果才能事半功倍[1]。
2.教師注重引導性、啟發性教學
教師在課堂上實施教學提問法時,要想得到好的效果,就要注重對學生的積極引導和啟發,不同的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同,一般來說,思維比較活躍的學生學習能力相對更強,所以教師在對這類學生進行提問時要注重選擇有一定難度的問題,以更好地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而對于思維不太敏銳的學生,教師選擇的問題可相對容易一些,以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不管學生的學習狀況如何,教師在提問時都要循序漸進,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和啟發,使學生在此過程中有更多收獲。
3.注重表揚和鼓勵,激發學生的問答積極性
提問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成長發展助益頗多,但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表揚和鼓勵的重要作用。小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足,這時教師就要注重鼓勵和啟發,避免因言語失當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師的言語表揚和鼓勵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不僅能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問答熱情,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長遠發展。
4.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創設學生熟悉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消除課堂教學的枯燥乏味感,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活動。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創設問題情境。首先,教師要注重課堂導入,因為小學生的知識面比較窄,認識的事物也比較單一,所以教師要盡量運用生活中常見的有趣事例導入新課,也可以適當地和語文學科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師要注重開發學生愉悅學習的氛圍和便于學生想象馳騁的空間,從而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再次,教師可以組織各種教學活動,讓學生充分地參與進來,體會學習的快樂,獲得學習上的成功;最后,教師可以精心設計一些問題,以此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并且不斷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反思活動。當然教師設計的問題不能太刁鉆,要與學生學習的重難點相對應,而且問題的設計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有啟發性和探究性,能夠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問題并從中獲得成就感,增強學習信心。
結 語
沒有一本教科書能囊括所有的知識,也沒有一位教師能教完所有的知識,學生的學習過程最終要靠學生自己的努力。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導航儀,真正的航行還要靠學生自己。所以教師實施提問教學法,就像是導航儀,而接下來的英語學習之路就需要學生自己去走,自己去領悟教師傳授的學習方法,把它變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同時,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的快樂,就會把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從而有效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白麗榮.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應具備的特征及所面臨的挑戰[J].中國校外教育,2017(08):140-141.
作者簡介:尚蓉蓉(1980.7—),女,江蘇泰州人,小學一級教師,2013年被評為“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教學能手”,指導學生參加各類聽讀口語比賽,屢獲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