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每一次數學考試中,數學教師都會發現有很多學生題目做錯并不是由于知識上的錯誤,而是粗心看錯一個字或者看錯一句話,從而造成對題意的理解錯誤。因此,讀題尤為重要。文章作者在自身教學實踐過程中,對小學生讀題能力的培養進行了探討,以供讀者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讀題
應用題是考查學生能力的題型之一,也是最能讓學生感到成就感的題型。小學生在解答應用題的過程中,通常會粗略地看一遍題,然后直接作答。最后,往往造成由于看錯字或者沒看清題意等而丟分。這就需要學生認認真真讀題,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一、當前小學生讀題能力存在缺陷的原因
1.急于求成,忽略題目關鍵字眼
很多小學生如果看到一道題目和曾經自己做過的一道題及其相似,為了快速追求正確率,便直接開始解答。更有甚者,直接把以前的解題過程直接照抄上去,而他們并沒有理解出題者的意圖,有時候出題者只是改動了一個字,題目所表達的意思就不一樣了[1]。
2.思維定式,生搬硬套
讀題不僅僅是把題目多讀幾遍,而是應該用心去揣摩題目當中的每一句話。應用題是需要有舉一反三能力的一類題型。很多學生雖然有讀題習慣,把題目讀了好幾遍,但是由于先前對該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在腦海之中只有一種,而且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式。所以在讀完題后,自然而然也會生搬硬套地使用原來的方法進行解答,在解題過程中往往又會發現該方法行不通了。因此,這就需要學生在讀題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讀題目的文字,還要真正理解題目的意思。
二、當前小學生數學應用題讀題能力的培養
1.耐心讀題,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教師應該告訴學生第一步應該靜下心來耐心讀題,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拿到題目無論以前是否見過類似的題目都應該坐下來認認真真把題目通讀一遍,不可放棄一個字眼。因為有的時候題目中的“地雷”往往就隱藏在一個字之中,等著學生去踩。唯有一字一句地讀題,我們才不會踩到“地雷”。例如,筆者在講授“百分數”時,出了兩道題。第一題:一個馬拉松運動員跑了整個賽道的百分之70,距離終點還有1千米。求賽道的總長度?第二題:一個馬拉松運動員跑了整個賽道的百分之70,距離中點還有1千米。求賽道的總長度?這兩道題僅僅是一字之差,若不仔細讀題很多同學將會誤認為兩道題是同一道題。
2.精心讀題,打破思維定式
在解決應用題過程中,如果出現,將會影響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形成。這對于學生數學能力的形成是不利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教會學生如何精心地讀題,理解出題者意圖,題目考查的知識點,應用何種方法解答等。我們只有在讀題過程中仔細審題,明確題目所考查的意圖,調動知識結構中所有的知識來探尋最合適的解題方法,才不會被思維定式所影響。
3.課后評價,獎罰分明
有的時候通過獎勵與懲罰也能夠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讀題習慣。比如,在一次考試中,首先教師把班上由于沒有看清題目,而粗心大意出錯的學生名單統計出來。對于這些學生可以適當地給予他們一些懲罰。由于小學生都有回避懲罰的心理,所以下一次他們就會因為害怕再次被罰而認真審題。而對于每一次都能夠認真讀題、審題的學生,教師也可以給予他們一些獎勵。
三、結語
讀題雖然不是一種教學方法,也不是一種教學手段,但是它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解題的先決條件。而小學階段恰巧是養成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因此身為一線教師的我們必須時刻提醒著學生認知讀題、認真審題,讓不改錯的地方不再出錯,同時應該積極探索出一些讀題技巧傳授給學生。
參考文獻:
[1]楊宇.小學生數學合情推理能力的現狀調查及教學策略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8.
[2]黃玉芬.讀題、審題——小學階段學生數學審題能力培養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8(13).
作者簡介:韋勤(1978—),男,廣西大化人,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