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立 李小霞
摘要:由于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等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企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財務風險的威脅。如何有效規避財務風險,這已成為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探討了財務風險的特點、類型和識別方法等基本理論,并提出防范企業財務風險的策略。
關鍵詞:財務風險 ?資本結構 ?現金流量 ?防范策略
一、引言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背景下,企業時刻面臨著各種財務風險的威脅。若對財務風險規避處理不當,企業很有可能會陷入經營困難的境地。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財務風險管理,減少財務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為企業穩健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于財務風險方面的問題,國內學者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財務風險機理、財務風險識別、財務風險評估和財務風險控制等諸多方面。趙華(2003)以1999—2001年企業主要財務指標為依據,認為財務風險的形成主要受到信息不對稱、決策者管理水平不高、資本結構不夠優化和收益質量低下等因素的影響。張友棠、洪葒(2010)從耗散結構理論視角,認為企業財務是一個耗散結構體,財務風險的形成原因很多,主要有企業內在的脆弱性、外部環境的不適應性、與投資者、債權人、客戶等的沖突性。張蕾(2015)基于現金流量的視角,深入剖析現金流量與財務風險的相關程度,運用識別指標判斷財務風險的大小。廖淑霞(2013)考慮到財務風險評估判斷的模糊性,建立模糊一致判斷矩陣模型,實行動態全面評估財務風險。張婷(2017)指出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存在資本結構不合理、資金回收不及時、投資決策不科學等問題,提出企業應重視風險管理、完善財務管理系統、提高財務決策能力等措施。本文主要采用理論分析法和歸納總結法相結合的方法,在闡述財務風險相關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策略,確保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二、財務風險的涵義及特點
財務風險是指由于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客觀存在,而使企業財務活動的預期目標與實際結果不一致的可能性。財務風險與不確定性因素有關,其主要特點如下:一是客觀性。財務風險是企業財務活動的必然產物,是人們無法消除和避免的事件,獨立于主觀意愿之外而存在。二是復雜性。財務風險的生成機理非常復雜,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很難被全面認識和理解,人們幾乎無法精準確定財務風險的大小。財務風險在企業資金運動的各個環節都存在,但不同環節的財務風險的強弱和頻率是不同的。三是潛在性。由于財務風險發生的概率小于1且大于0,因此,財務風險只是一種可能發生的風險。如果企業的財務活動的結果雖然偏離了預期目標,但是沒有造成不良后果,那么財務風險只是潛在風險,而不是實在的風險。四是可控性。在財務風險發生之前,可以運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等在一定程度上預測財務活動發生偏離的程度。因此,通過識別和評估財務風險,采取針對性的防范措施,能夠減少財務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
三、財務風險的類型
(一)籌資風險
它是指在企業籌集資金的過程中,由于無法預測的因素使未來收益不穩定,而導致企業債務資金到期時喪失償債能力的風險。籌資風險產生于籌資活動環節,它是因為企業通過舉債方式籌集資金而形成的風險,也是財務風險的啟動點。一般情況下,負債規模和籌資風險呈同方向變化。
(二)投資風險
它是由于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實際投資報酬率偏離預期目標而發生的風險。如在企業對外投資中,由于被投資企業經營業績具有不確定性,會產生投資期滿后本金無法收回的風險。一旦發生投資風險,投資本金很難收回,企業就會失去發展壯大的機會。
(三)資金回收風險
它是因為產品銷售出去,其貨幣資金回收的時間和金額的不確定性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如客戶逾期拖欠貨款、發生壞賬損失等,這些都會損害企業的經濟利益。
(四)收益分配風險
它是由于企業經營成果分配的形式、時間或金額不合理,可能給企業未來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不利影響而帶來的風險。無論選擇何種分配方式,它都會對企業未來的財務活動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四、財務風險的識別方法
(一)財務報表法
它是根據一定標準,通過財務報表分析識別財務風險的一種方法。為了及時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的經營情況,企業需要定期編制財務報表,而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是各企業使用最廣泛的報表。其中,資產負債表揭示了企業資產的分布和結構、資本的來源和構成、股權資本和債務資本各自所占的比例,利潤表反映了企業不同時期的盈利水平,現金流量表則可以傳遞出現金在一段時期內的變化狀況。因此,運用財務報表法對有關項目進行分析,能夠識別隱藏的財務風險。在實際工作中,應采用綜合的分析方法,進行全面分析,從而對財務風險有更好的把握。
(二)指標分析法
它是通過對企業內部指標的計算,在對比分析的基礎上識別財務風險的一種方法。一般來說,人們經常使用多項指標,運用綜合分析來識別潛在的財務風險。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指標數據法時,應該首先確定好一個臨界值,然后將計算所得的指標數值與之前設置好的臨界值進行對比,最后得出結論。當指標數值超過臨界值時,就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風險。臨界值需要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后確定。
(三)專家意見法
它是通過收集多位專家的意見,經過歸納總結從而識別財務風險的一種方法。在識別風險之前,需要成立一個專家小組,小組成員主要由經驗豐富、專業素質過硬的專家組成。首先,企業將有關數據、文字等資料提供給各位專家,同時附帶需要解決的問題。其次,專家根據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先給出自己的建議,然后企業將各專家的建議進行匯總、列表分析歸納。最后,匿名反饋,綜合意見,反復多次,最終得出一個統一的意見。這種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對專家的意見進行多次的收集與反饋,才能得到比較準確的結果。
(四)業務流程法
它是指采用線段、圖示和文字等,按照一定方向和順序,將企業經營流程描述和反映出來,并利用描繪的圖形,對經營過程中的薄弱點進行風險識別和評估的方法。業務流程法清晰明了,易于操作,便于發現風險點,能夠為企業風險防范工作提供支持。
五、防范企業財務風險的策略
(一)樹立風險意識,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體系
企業管理層要充分認識到財務風險的危害,將風險防范意識牢記心中,以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企業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風險評估體系,這個體系的建立有助于企業控制財務風險。根據企業以前發展的情況、經歷的風險以及其他企業風險防范的應對措施,對企業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進行分類與評估。在對風險進行評估時需要綜合考慮,因為各個可能會導致風險發生的因素并不是單一的,它們之間有著某種潛在的聯系,綜合考慮能夠起到避免片面性的作用。只有對企業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定性與定量的評估,在風險真正發生時,才能提供更完整的理論數據與技術支持。
(二)優化資本結構,合理利用債務資金
在籌資過程中,需要考慮融資的需求數量,合理有效地利用債務資金,不得濫用債務資金。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將企業資產負債率調整到一個合適的水準,不能完全依賴債務資金來源,可以適當選擇其他資金來源,如發行股票、融資租賃等。在實務中,需要合理分析企業未來現金流和償債能力指標,制定最優資本結構方案,選擇合理的組合籌資方式,以此來降低融資成本,分散企業風險。
(三)重視投資項目管理,有效防范投資風險
企業在實施投資活動時,必須對投資項目進行預測決策,并對其實行科學管理,以規避投資損失。具體措施如下:一是強化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在確定好投資方向和項目后,需要組織專業人員對項目建設的經濟合理性進行分析,并作出科學的決策,保證項目能夠實現預期目標。二是合理利用組合投資。通過組合投資,可以有效分散單一投資產生的非系統風險,避免引發財務危機。三是采用風險轉移方式。風險轉移是一種事前控制財務風險的方法,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加強現金流量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企業要充分認識到現金流量的作用,持有的現金數量合理,避免造成資金鏈斷裂。具體措施如下:一是加強資金的預算管理。企業應建立資金預算管理制度,嚴格控制各項支出,增強資金的管控能力。各項成本費用支出應在預算規定的范圍內,并嚴格按照現金預算制度執行,以實現有效控制現金的目的。二是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企業應建立完善的信用政策,評估客戶償債能力的強弱,以此確定客戶的資信等級。此外,還應建立應收賬款回款責任制,加大回款任務的獎懲考核力度,減少壞賬損失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朱榮.企業財務風險評價與控制研究[M].遼寧: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2]張友棠,洪葒.基于耗散結構的企業三維財務風險機理研究[J].財會通訊,2010(2):34-35.
[3]趙寅珠,張銳強.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對策分析[J].商業經濟,2010(4):47-48.
[4]張蕾.基于現金流量的企業財務風險識別指標體系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5(24):155-156.
[5]張婷.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研究[J].中國商論,2017(12):111-112.
[6]謝惠麗,王德發.裝備制造企業財務風險識別與防范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15):32-33.
(作者單位:三峽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