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
摘 要:核心素養強調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小學階段正是小學生長身體的重要時期,身體鍛煉尤為重要。本文從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教學內容選擇欠合理、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場地不足、運動負荷不夠等入手進行剖析,并提出改進策略,以期為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全面發展;健康第一;立德樹人
一、當前小學體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體育教學是按一定計劃和課程標準進行的有目的、有組織的教育活動,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其任務是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增強學生的體質,鍛煉學生的道德和意志等。當前小學體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教學內容的選擇欠合理。受“技術中心論”思想的影響,許多教師的教學仍停留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層面上,忽略了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學習興趣的培養。核心素養所培養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涵蓋了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等內容。為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教師要選擇那些有利于學生終身發展的內容,以此調動學生的運動興趣和參與的熱情。不能像過去一樣,以選用運動技能類項目為主,而且要摒棄過去那種過分注重和強調技術細節傳授的做法,重視學生的學習訴求和情感需要,避免出現學生喜歡體育運動但不喜歡上體育課的現象。
2.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教學方法單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培養核心素養的著力點。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先講解示范,然后練習,最后糾正錯誤。這種套路式的教學,雖然對學生的動作技術學習有一定的效果,但對激發學生課堂練習的積極性和運動興趣并不理想。因為它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導致課堂練習氛圍比較沉悶。核心素養的提出,強調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人格,張揚學生的個性,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使學生更加主動、活潑地進行體育學習與鍛煉。為此,小學體育教學要改變傳統的體育技能教學形式,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性的評價。
二、改進小學體育教學的策略
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基本形式,是體育教學目標的實施途徑之一。為了達到培養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目的,小學體育教學要不斷創新,取得實效。
1.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對于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要因地制宜,靈活運用國家、地方、校本三級課程管理的彈性空間,充分發揮廣大教師開發校本教材的主觀能動性,不斷開發校本教材,加大選修教材的比重,使之更加適應本地區、本學校的實際需要。如對現有教材內容進行改造:(1)降低動作難度。如在攀爬類的體育活動中,適當減低障礙物的高度,以方便學生跨越;加大欄架高度,讓學生更容易鉆過。在支撐跳躍類的體操中,不強調第二騰空動作技術。(2)簡化、修改比賽規則。如在籃球比賽中,降低規則要求,對不明顯的走步、二次運球和犯規動作等不予以判罰,使比賽能順暢地進行,這樣做的目的是既提高了運動負荷,也增加了練習的趣味性。(3)改造場地、器材。如在籃球投籃練習時,把籃筐加以改造,使之能夠上下升降,便于學生練習扣籃動作;在籃圈摘套外放一個直徑更大的籃圈,以增加投籃的命中率,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4)創新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和體育游戲。如抖空竹、輪滑、玲瓏球、投擲沙包、花樣跳繩、球類活動、毽球、民間傳統武術等,都可以進行改造和創新。要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采用游戲法、競賽法、情景教學法、合作學習法和探究等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心理品質。值得一提的是,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應區別于學生日常的體育活動方式,只有對生活中的體育資源加以篩選、理性改造和加工,賦予體育教學內容以新內涵,如規則意識的培養、優良品質的塑造等,才能實現對生活的再超越,生成體育課堂的亮點。
2.以游戲創新學習方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游戲是學生最喜歡的教學方式,它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參與度,改變教學形式單一、枯燥的情況,使學習氣氛變得活躍和濃厚。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育不夠成熟,注意力無法持久集中,容易被外界新鮮事物所吸引和易疲勞、易恢復等特點,因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自身特點和體育運動的特有規律,在體育課堂上適當安排一些游戲活動環節。如通過游戲比賽的勝負,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輸贏觀念,做到勝不驕敗不餒;通過扮演游戲活動中的角色,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責任感和合作意識,磨礪他們的意志,從而感受體育課的無窮魅力和樂趣。同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體育課堂練習氛圍。核心素養背景下,體育教師必須轉變角色,變課堂教學的控制者為學生體育學習的啟發者、引導者和促進者,把課堂還給學生,轉變過去單純的“跟我學”為“自主練”,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使他們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做到“學會、會學、樂學”。在教學評價上,應該以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將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從而對學生的體育學習和發展有一個科學的評價。
3.樹立正確的體育教學觀。廣大小學體育教師要不斷與時俱進,加強業務學習,轉變思想觀念。在教學設計中,教學方法的采用要圍繞教學目標來設計,以保證技能目標的實現,如增加練習次數,保證學生通過多練習來掌握所學動作技術;提高運動負荷要求,保證體能目標得以達成。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有限的體育教學時間內,既學會動作技術,又保證體能的提高。核心素養強調的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體育教學中所傳授的技能,要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轉變思想觀念,多參加一些職業培訓,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掌握幾門終身受用的體育運動項目,切實提高學生的體能水平。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賴天德.學校體育改革熱點探索[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孫麗量.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的應對措施[J].新課程(小學),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