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軍
摘? 要:創新型國家戰略的提出,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專業教育理念和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已成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為此,文章提出構建融合性課程體系、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校內外實踐平臺、完善管理機構及工作機制等策略,以期促進體育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發展。
關鍵詞:體育院校? 創新創業教育? 專業教育? 融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05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8(b)-0164-02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2020年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的提出,要求高校人才培養不僅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更要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創業素養、創業能力的培養。高等體育院校肩負著國家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為適應經濟社會新常態,培養出具有精湛的體育專業技能,又具有創新創業素養與能力的人才,體育院校必須在教育教學改革中探討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之路。
1? 明確培養目標,構建融合性課程體系
培養目標是高等院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依據,課程設置體系是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保證。因此,培養目標與課程設置體系的合理性,將關系到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創新型國家戰略的提出,要求高校必須將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作為目標,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創業素質、創業能力的培養。創新創業教育能夠全面提升學生適應社會的綜合能力,它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但是,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并非粗放型的教學模式,不能脫離專業教育獨自開展,必須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首先,體育院校在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上要明確目標,把培養創新創業型體育人才作為人才培養的一個核心目標,圍繞此目標進行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課程設計。其次,課程設置要專業化與多元化相結合,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課程設置的各個方面。通識課程中應設置包括法律、經濟、合同、商務談判等課程,這些課程所包涵的理論知識在創新創業過程中都會涉及到。專業必修課程要涵蓋體育院校傳統的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類課程,同時還應該包括創業基礎知識、創新思維訓練等創新創業所必需的必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可以根據不同學生在專業內創新創業過程中的個別需求,滿足其不同需要來進行課程設置。最后,課程設置體現專業人才培養的遞進性。一、二年級主要進行創業基礎類知識的講授,主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心理、意識和思維。三、四年級根據學生的個體需求,結合市場經濟的特點進行差別性創新創業教育。
2? 采取多種培養策略,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領者,教師的創新意識、創業能力將直接決定著教學活動的成效。當前體育院校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基本由專業教師和教輔人員構成。專業教師具有資深的教育背景以及豐富的專業知識,但普遍缺少實踐經驗及創業經歷;教輔人員是經過短期培訓后開始承擔創新創業教學工作,他們在專業知識、實戰經驗方面也顯不足。因此,采取多種培養策略,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關鍵因素。
首先,體育院校要制定針對中青年教師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相關政策,并定期在相關或相近專業中進行中青年教師創新創業知識培訓、進修活動,以不斷提升教師專業與創新創業知識水平。其次,加強校企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到體育企事業單位進行實踐,這樣既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并且可以豐富他們的企業任職經驗,這是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更好融合的途徑。最后,體育院校要充分整合利用社會資源,積極引進和聘任一些經驗豐富的企業家、創業者來學校擔任創業導師,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結構。通過培養與引進雙結合的策略,建設一支結構合理,創新創業經驗豐富、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能夠有效改變教學方式,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發展。
3? 整合校內外資源,搭建融合教育實踐平臺
實踐平臺建設,是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發展的必備條件。當前,用人單位越來越清楚的認識到職業綜合素質對一個人職業發展的影響遠遠要重于他所掌握的專業技能。創新創業教育就是一種素質教育,它能夠使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其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體育院校應該將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融入到專業實踐教育中,整合校內外資源,搭建融合教育實踐平臺。
首先,校內外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以專業為依托,校內、外廣泛開展各種創新創業競賽,營造良好的氛圍,鼓勵學生運用掌握的專業知識進行創新發明、創業模擬。通過活動,校內外學生不斷進行溝通、交流,激發學生基于專業進行創新創業熱情。其次,搭建校內、校外實踐基地和孵化基地,為學生提供創業學習和實踐的機會,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既檢驗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最后,充分利用校友資源,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體育院??梢耘c往屆創業比較成功的校友建立聯系,一方面聘請他們回母校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講座,另一方面可以由他們帶領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實踐活動。這種合作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到創新創業經驗與歷程,同時還可以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基于專業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影響。整合校內外資源,不斷加強實踐平臺的建設,能更好的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發展。
4? 健全管理機構,規范工作機制
專業教育的發展建設已經很多年,高校的各職能部門分工很明確。然而,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部門的聯動。目前,大部分體育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是由教務部門、學工部門、團委和二級院校參與。然而由于機構職責不清,工作機制不規范,導致這四個部門各自為政,缺乏合力。因此,要使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就必須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建立起由校領導主管、教務部門統籌規劃、二級學院貫徹執行、各職能部門協同推進的良性工作機制。
首先,體育院校要成立“一把手”負責制,由專門的校領導對創新創業工作負責,并成立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組,主抓全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加強主管組織機構建設,才能使創新創業教育貫徹始終。第二,教務部門要進行統籌規劃,將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作為專業人才培養的一個核心目標,并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編入人才培養方案,有機融入到通識教育、專業必修和專業選修課程體系中,為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打下基礎。第三,二級院校要專門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小組,結合專業教育開展各種競賽、沙龍、講座等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專業內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最后,團委、就業辦等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整合全校資源,承擔起全校的各類競賽以及各項創業孵化服務。
參考文獻
[1] 王偉.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機制創新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1):4-6.
[2] 李利榮.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分立與融合[J].中國成人教育,2018(20):70-72.
[3] 謝秀蘭.試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守正創新[J].高教學刊,2019(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