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福梅
摘要:農村學前教育不僅關系到農村教育的未來,也關系到整個教育體系的未來發展。目前農村學前教育存在一些問題,有外部原因,也有教育機構內部的原因。在分析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現狀基礎上提出一些應對策略,希望在推動教育良性循環發展上,能盡微薄之力。
關鍵詞:農村 學前教育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8—0157—02
學前教育的普及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農村學前教育是重中之重。在我國,學前教育與義務教育體制有密切聯系,而只有普及農村學前教育,才能促進教育體系整體健康發展。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和資金投入,為農村學前教育的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但是農村學前教育在發展過程中還是呈現了一些問題。21世紀,教育依舊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在教育,特別是農村學前教育方面,我們要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決對策,以為教育體系的整體發展助力。
一、農村學前教育的重要性
學前教育是我國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的是2—6歲幼兒的教育和學習,是幼兒的第一個學習階段。學前教育是幼兒認知和智力開發的基礎,也是義務教育的基礎。從年齡來看,2—6歲是一個幼兒身體能力特征形成和培養的關鍵時期,主要養成習慣特征、性格特征和情感特征。正常情況下,學前教育會對習慣、性格和情感特征的養成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在農村,學前教育能夠改善當前農村人口素質低的情況,保證農村后期教育的質量。農村學前教育的良好實施可以提高農村教育整體水平,促進農村幼兒健康成長和整個教育體系健康穩定發展,促進國家穩定發展。
二、農村學前教育現狀
1.學前教育意識淡薄
大多數農村人對學前教育并不重視,認為幼兒不用去接受專門教育。但是學前教育是一系列專業的認知教育,幼兒在家中很難得到系統的學習。單純的家庭教育模式對幼兒的智力發展作用很小。另外,一些農村家長將孩子送入幼兒園是因為太忙,沒時間看管,把幼兒園當成孩子的看管場所,不關注幼兒園的基礎設施、師資狀況、教學質量等問題。
2.農村幼兒園稀缺
一些人口多或經濟條件好的大村鎮設有幼兒園,而許多落后的村鎮沒有幼兒園,幼兒的學前階段基本是在家里,沒有專業的學前教育基礎。不均衡的發展狀況阻礙了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使偏遠農村幼兒無法接受專門的學前教育,也使農村學前教育不被重視。
3.農村學前教育硬件設施薄弱
幼兒園是學前教育的主要場所,對幼兒的認知和學習起到啟蒙的作用,主要通過直觀的表達來讓幼兒達到學習和認知的目的,同時也要借助一些游戲和娛樂來吸引幼兒的興趣。但是目前農村大多數幼兒園根本不具備基礎硬件設施,只能教幼兒識字。師資力量也相對薄弱,大多數教師沒有經過專業的幼師培訓,沒有幼師證。有些條件差的幼兒園只有兩個老師,所有年齡段的孩子都混在一起上課,導致一部分幼兒對課程內容產生厭倦,另外一部分幼兒聽不懂,無法達到培養幼兒能力的目的,教學質量很低。
三、農村學前教育現狀的成因
1.政府職責缺失
政府在農村學前教育的規劃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責任缺失,雖然農村學前教育與政府的治理業績相關,但是在市場經濟環境影響下,政府往往將精力和資金都投入到經濟發展的其他方面,忽略了學前教育。特別是對于農村來說,由于資金有限,如果學前教育發展沒有規劃和嚴格管理,那么會導致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關注程度降低,最終導致農村學前教育發展遲緩。
2.農村自身的弱勢地位
與城市相比,農村的學前教育并沒有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始終處于弱勢地位。政府在做規劃時首先考慮的是城市,在資金投入時也是先考慮城市經濟發展需要,農村始終是處于弱勢地位的。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與農村距離加大,更弱化了農村學前教育的地位。
四、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的對策
1.堅持政府主導作用
政府主導是保證農村學前教育健康發展的前提。多年來,我國一直堅持在教育事業發展上以政府為主導,同時鼓勵社會力量及企業事業單位的加入,以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但是這種方式在農村開展得很不理想。農村經濟水平落后,企業數量有限,想依靠社會力量來促進農村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還是比較困難的。而且大部分農村對學前教育的意識比較淡薄,不愿意承擔學前教育費用。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把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好,就要依靠政府,由政府出面鞏固農村學前教育的地位,同時加強學前教育機構的建設,為更多農村幼兒提供學前教育的機會。另外,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鼓勵民辦學前教育機構進入農村建設幼兒園,改善幼兒園的辦學條件,提高農村學前教育的質量。
2.拓寬農村學前教育的資金投入渠道
資金是農村學前教育的保證。目前的農村學前教育基本是靠國家撥款,為了多渠道引進農村學前教育資金,可以政府引導,通過外資和捐助等來拓寬資金渠道。可以鼓勵農村當地的外資企業投資,以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同時大力發展農村民辦學前機構,以促進農村學前教育有效開展。
3.合理規劃建設農村學前教育機構
對于農村學前教育機構的合理規劃和建設可以促進農村學前教育規范化。在適齡兒童較多且經濟水平較高區域應該至少建立一所幼兒園,以滿足周邊適齡兒童入園問題。同時要依托對民辦幼兒園的管理和規劃,發揮民辦幼兒園的帶頭作用,促進農村學前教育機構的建設積極性。另外,可以將鄉鎮的閑置場地及教師利用起來,為幼兒園的建設提供場地和師資支持,鼓勵適齡兒童就近入學。貧困地區可以在公共場所成立幼兒活動室,由政府定期組織幼兒園教師開展教育活動,以改變農村對學前教育的認知,使大家認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為農村幼兒創造一個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幼兒師資隊伍質量是農村學前教育穩定發展的保證,要加強農村幼兒園師資隊伍的建設。首先,根據相關文件要求,幼師一定要有學前教育專業資格畢業證書,或對現有小學教師轉崗培訓錄用。同時要建立幼師保障制度,在提高薪資的同時提供公職教師保障,以激發幼兒教師的工作熱情,以吸引更多優秀師資力量進入農村幼兒園。
五、結語
政府及民眾應重視和認可農村學前教育,針對農村學前教育基礎設施差、資金缺乏、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政府要出臺相關政策,通過引導吸引資金力量投入,加強農村學前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從農村實際情況出發,為農村學前教育提供有利條件,促進農村學前教育快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萬學鋒.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現狀及對策[J].中華少年,2013(17):94.
[2]李守寧.貧困地區農村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淺析[J].亞太教育,2016(9):264.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