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英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行,我國對素質教育的實行越來越重視。以前國家教育部為了當代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學習全面,且由于英語是全球通用的第一語言。便把英語課程編寫進教育學科中,以前的普通學生是從小學三年級才開始學習英語,而現在有的從幼兒園便開始讓孩子們接觸英語,了解英語。這些對孩子們日后對英語的發揮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但就我個人而言,初中的英語教育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階段,從初中開始,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便會更加深入,這時候如果學生沒有能夠掌握好知識,便沒有辦法得到想要的學習成果。目前我們著重分析初中英語教學。現在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初中英語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上都有一些創新發展,教師對于英語知識不單只是生硬講解,而是結合相關英語閱讀理解和小作文寫作來完成。這樣使學生對知識點掌握更熟練,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水平,實現兩者的共同發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 ?英語閱讀? ?寫作? ?教學結合
經過對多年齡段的學生了解情況,發現之前的初中英語教學是將閱讀和寫作作為兩個模塊來進行獨立教學,沒有嘗試過將兩者結合關聯起來。而現在教學工作者嘗試著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共同教學,發現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還能夠在很大限度上提升英語教學效率,加快教學目標的完成。故英語老師要注重英語閱讀和寫作的結合作用,對此開展運用相關的教學方法。使兩者的結合作用發揮到最大。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其實就近幾年的考試情況來看,在英語試卷中,閱讀理解和寫作兩板塊所占的分值越來越大,而且學生在這兩方面的丟分也是最為嚴重的。由此可以得知,學生對英語閱讀和寫作方面還有一定的欠缺,知識儲備不足……等。對英語學科來說,無非就是聽說讀寫四大部分,讀和寫是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有些高,但是它們卻能真實綜合的反映出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能力,所以現在英語閱讀和寫作的分值比例加大的原因。現在處于新課改的發展期,傳統教學模式和新型教學方法不斷碰撞,摩擦。傳統教學中,老師們擺脫不了以“教”,以自己為中心的觀念,一味的向學生灌輸知識,讓學生被動的學習理解,使學生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學習效率降低,教學目標不達標……還有新課改下,英語課程對閱讀和寫作的教學重視程度不夠,老師缺乏專業的知識指導講解,所選的閱讀和寫作練習題不符合學生知識點的鍛煉,學生的能力不夠,使得閱讀寫作任務無法完成。此外,學生的英語能力參差不齊,有些學生知識點掌握不足,單詞量匱乏,句子結構使用不熟練,寫作能力不合格,也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影響學生成績和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結合方法分析
(一)豐富教學內容,開展多樣活動
其實對大部分初中生來說,對閱讀寫作掌握的知識點,儲備詞匯量都有些欠缺。閱讀理解方面:找不到關鍵詞,關鍵句,無法進行正確的選擇。寫作方面:詞匯量單一,句子結構單一,復雜句運用不熟練,句子邏輯不通,表達能力不夠,甚至有些老師為了能夠讓學生得分,便會選擇一些優秀作文當成模板,讓學生死記硬背,進行套用,這樣使得寫出來的文章枯燥無味,死板單一。總的來說,學生的英語寫作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主要原因就是寫作視野有限,閱讀積累不夠。對于語文作文,學生也是要積累大量的語言文采,表達手法,才能寫出一篇好文章。放到英語寫作來說也是一樣的,閱讀和寫作兩者的無法分開的。首先,老師要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有關英語閱讀的趣味活動,拓展學生的英語閱讀知識儲備,課前還可以讓學生朗誦一些英語文獻,鍛煉學生的閱讀邏輯思維和詞匯量的積累。此外,有能力的課堂,還可以準備一些英語舞臺劇讓學生進行口語練習,掌握句子的邏輯順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在課下布置一些英語閱讀方面的練習題,少而精,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從而為之后的寫作打下基礎。
(二)立足課堂,作用教材教學,培養學習能力
對學生最有幫助的就是學校所發的相關教材,老師要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幫助學生學習知識,提高學習能力。現在的英語教材,幾乎都是貼近生活自然的,每個單元都有一個大主題,之后附有一些文章和問題幫助學生理解,這時候老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對英語文章進行縮寫,或者根據單元主題設置小作文,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老師還可以結合實際生活,創造情景教學,營造英語學習的氛圍,從而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態度,全面提高英語學習。老師要放棄自己的傳統教學模式,摒棄以自我為中心,將自己放到一個輔助位置,讓學生從被動到主動,能夠自覺性的學習英語閱讀,練習寫作。在閱讀時能夠多思考,多積累,熟練掌握閱讀技巧,之后也能夠自己進行練習,并對寫作進行訓練,從而得到全方面的提升。老師這時候僅僅對學生做完題后或者遇到困難時進行提點指導,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內容,掌握閱讀文章大體思路。
老師要教給學生相關的閱讀方法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一是,全篇略讀文章,大致了解全篇的主體思想和寫作方法。二是,先看閱讀中提出的問題,抓住問題中的關鍵詞,根據問題再去翻找文章,尋找文章中相同的關鍵詞,進一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三是,要注意掌握閱讀文章中的細節處理,進行標注。四是,再次通篇檢查,確保正確性。最后當這些都做完之后,將文章中出現的高頻詞匯進行積累整理,為寫作積累基礎,在閱讀中摸透寫作方法和思路,了解相關題材的立意,從而能夠在寫作中創造出高質量的作文。
(三)融會貫通,提升閱讀感知力
初中英語并不是很難,其課程教學是根據學習時長,學習難度是循序漸進的,不斷的深入教學,才能夠被學生所接受。教師要教導孩子對所學知識進行單獨鞏固,能夠更好的把握知識點和關鍵詞,還可以要求學生在多次閱讀文章時,可以隨機制造問題,讓孩子們帶著不同的問題對文章的其他層次有一個了解。初中英語不只有教材,還有一些其他的練習冊,涉及的資料比較多,內容散碎,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整納歸合,此時學生腦海當中的知識點更加系統化,到時運用的話也會更加方便。
(四)合理安排閱讀理解和寫作的時間教學順序
在一般的教學模式當中,老師往往都會先講關于閱讀理解的相關知識內容方法,然后進行練習。由于英語試題的安排順序,寫作會放在最后,這樣學生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掌握到的知識不能夠立馬運用到寫作中去,經過一段時間,學生的記憶力減退,這樣就更難運用知識進行寫作了,所以老師要合理安排閱讀和寫作的教學順序,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加強。就比如:老師在進行課本內容講解時,先對詞匯,語句用法進行分析講解,后對閱讀內容進行參透,了解大致意思,當學生明白熟知文章時,便對學生布置相關內容的寫作任務。從而在鞏固閱讀知識的同時能夠提升寫作能力。
(五)寫作提升
我們不提倡學生死記硬背模板進行寫作,但是可以按照一些優秀的作文進行仿寫訓練,一段時間后,便進行精讀寫作。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老師要適當給予鼓勵,不能給學生造成過大的壓力,寫作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當成主人公,拓展思維,進行寫作,這樣也能夠提升學生的自身認知,也有助于學生英語方面的整體提高。
三、結語
對于初中生來說,有很多方面都需要老師來引導糾正。學生的能力提高不是一次就完美的,他們知識的儲備需要日積月累,這樣學生才能有扎實的知識基礎,為之后的閱讀和寫作答出完美答卷。老師要正確指導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念,督促學生儲備詞匯量,掌握常用的語法語句,注意寫作技巧。改變教學方法,營造學習的氛圍,努力探索交流出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兩者結合的有效辦法,讓孩子的英語整體水平有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李亞華.勤閱讀,巧寫作———探索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9).
[2]王娟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2,(02).
[3]張瑩.基于群文閱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基礎外語教育,2017,(02).
(作者單位: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