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文化教育,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2018年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820萬人,加上以往累積的待就業的畢業生人數,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一年更比一年嚴峻。因此,社會越來越重視大學生的就業狀況,職業生涯規劃在就業過程中的作用逐漸凸顯。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就業;職業生涯規劃
一、當代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就業崗位與所學專業的錯位現象
Vanilla Recruitment發布的“2018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報告” 中的統計數據表明在參加調查的2018年大學畢業生中,54.9%的畢業生表示這些工作與他們學習的專業無關,就業崗位與所學專業完全對口的人群比例僅占13.8%,坦誠沒有職業規劃的應屆生人群比例高達30.7%。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代大學生缺乏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不能正確了解自己的性格適合做什么,這就加大了畢業生跳槽的風險。
(二)人們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關注較少
根據調查數據,15.63%的人有明確的長期目標,53.13%的人表示他們已經計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但沒有仔細考慮過,僅有6.25%的人對自己的職業有非常清晰的規劃。可以看出,大多數人并沒有仔細考慮和規劃自己的職業,人們對職業規劃的關注較少。
(三)職業生涯規劃沒有發揮實際作用
當代很多大學已經意識到了職業生涯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因此很多大學都開設了職業生涯課程,但很多老師不具備專業的職業生涯指導能力,此外,有些學生只是為了完成學業而學習, 并沒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規劃自己的職業,致使職業規劃沒有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四)就業選擇趨于多樣化
由于社會的多元化需求,人們對各類證書的考取越來越重視。根據官方數據,2018年全國會計證書考試總人數為544.6萬,比2017年增長78%。其中:初級403.6萬人,較2017年度增長116%;中級135.4萬人,較2017年度增長19%;2018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的候選人人數是上半年(204萬人)的2.2倍,比2017年下半年(328萬人)增加了119萬人。證書考取的井噴式增長使人們對就業有了多種選擇,畢業生本著嘗試的心態就業,沒有明確的目標,也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
二、就業過程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提高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視程度
職業生涯規劃是個人和組織的結合,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綜合考慮并權衡自身的興趣、愛好、能力和特征,結合時代要求,確定最佳職業目標并做出有效安排以實現這一目標。 職業規劃的目的主要是通過準確評估自己并遵循能崗匹配的原則為自己找到合適的工作。然后,根據社會的變化,我們不斷調整我們的職業規劃,繼續尋求專業發展。
(二)準確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1.進行自我評估
自我評估主要是評估自己的興趣,個性,優勢,情商等,正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并為自己的職業目標制定合理的計劃。可以通過他人的評價、自我評價、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及DISC個性測驗等方法對自己進行自我評估,了解自己的弱點并努力克服,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明確自我定位。
2.進行職業生涯機會的評估
職業生涯機會的評估主要指評估各種環境因素對職業生涯的影響,任何一個人的職業生涯都會受到一定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科技環境等影響。在制定職業規劃時,應該充分考慮周圍各種主客觀因素的特征,并根據實際情況準確評估職業發展時機。
3.確定職業發展的目標
職業發展的目標是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組合。然而,調查數據顯示,只有15.63%的人有明確的長期職業發展目標,很大一部分人并不清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是什么。當代大學生首先要進行準確的自我評估和就業機會評估,并根據自身特點堅定職業發展的目標。目標的設定要立足實際,分別設定切實可行的短期職業目標、中期職業目標和長期職業目標,一步一個腳印,逐步走向成功。
4.制定職業生涯行動計劃
在確定職業目標后,將實施職業發展路線的選擇和職業行動計劃的制定。 職業發展路線是采取技術路線,或管理路線,或他們的組合等,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選擇,及時調整現狀,制定職業行動計劃。制定職業行動計劃時,可以將職業目標分解為可行的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以便根據環境、個體等變化不斷調整,及時跟蹤檢查,根據各個時期的目標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學習效率,發揮潛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5.評估與反饋
根據權變理論,影響職業生涯規劃的因素難以預測,有必要根據各種影響因素的變化不斷審視和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個人對自我的看法不斷變化,其性格、興趣、能力、經驗都有所變化,對職業的傾向性和判斷力也在不斷變化,對職業生涯路線的選擇、人生目標的修正也趨于成熟。職業生涯規劃的評估與反饋貫穿于職業生涯的整個過程,有利于根據實際情況不斷修正,最終實現職業生涯的成功。
四、結語:
總之,職業生涯規劃在就業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對剛剛進入社會的畢業生而言。掌握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方法,準確的分析自己,明確適合自己的職業目標,并為之不懈奮斗,提高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視程度,一定會受益一生。
參考文獻:
[1] 王吉園 . 淺談職業生涯規劃如何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發揮有效作用 [J]. 中華少年,2015,03(28):166.
[2] 賈婧,余萍,張庚 . 應用型民辦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的教育實踐研究 [J]. 科技經濟導刊,2018.
[3] 楊軍 . 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特點、原則和路徑分析 [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8(22):60-62.
作者簡介:
于秀麗(1998-),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山東煙臺;專業: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