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旻
摘 要:以新高考改革下的議題式教學為切入點進行了教學創新設計。遵循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由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和討論議題,讓學生組織講解和總結。激發學生全員參與,提高思辨能力,實現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目標。
關鍵詞:政治學科;核心素養;角色反轉
一、新高考政治學科素養背景分析
新高考改革要求我們結合2018年教育部最新頒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要求,從政治學科素養的培養角度設計教學,開展活動性課程。本課知識內容是哲學第一單元綜合探究《走近哲學 問辯人生》,設計活動是以2019年的美國挑起貿易戰的時政為背景素材,由學生組織和加工,運用學過的哲學知識重溫哲學的作用,以生動的事實結合科學的理論對學生進行了科學精神的培養,使學生運用科學的哲學思維與時俱進地觀察和分析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現象,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
二、案例描述
《走近哲學 問辯人生》時政活動課教學中我充分信任學生,讓學生收集相關素材,讓學生引導學生思考和學習。本節課既是一節新授課(時政課),又是一節復習課(用哲學知識分析現實生活,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要用現實問題來理解哲學的思想方法,今天教學角色互換,是由同學組織時政學習,同時落實高二學習過的《走近哲學 問辯人生》這一探究命題。檢驗大家把哲學的思想方法是否能夠理論聯系實際(老師成為學生,學生教師上來組織)。
學生教師1:給大家介紹中美貿易爭端的背景材料,請大家思考能否用辯證法的知識討論中美貿易戰只是一次貿易爭端嗎?(學生教師指導學生分析視頻和文字素材)
生1: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貿易爭端由來已久,這次貿易戰是一個階段量變達到了一定程度,產生了質變。
生2:貿易爭端不僅是經濟問題,還是政治思想文化問題。(學生問題回答不切題,學生教師1進行引導補充)
學生教師1:那就是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不要孤立地認識經濟現象,要把它與政治文化聯系起來看問題,因此不只是一次貿易爭端。下一個問題:中國要在貿易戰中維護自身的利益,需要哪些條件?請大家分三組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討論(學生教師1、2、3參與學生進行討論)
學生老師2:我們一起來學習時政,請大家運用哲學知識對熱點53、54進行知識提問。
教師學生:我覺得應讓李××老師來對我們提供幫助。(教師作為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起示范帶領作用)
學生教師2:從熱點53、54我們看到中美的貿易摩擦由來已久,但中美存在廣泛的共同利益。辯證法的發展觀告訴我們中美的摩擦是前進中的問題,可用對話的方式解決。美國對中國進行了污名化指責,中方發表白皮書,請用唯物史觀的觀點對美國的說法進行批駁。
生3: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具有反作用,美國的不當言論只能繼續破壞中美經貿關系。
生4:價值判斷價值選擇的標準告訴我們,中國白皮書是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教師學生:李老師,剛才她的觀點對嗎?(教師作為學生幫助學生老師指導學生)
學生教師2:不對,因為是批判美國的錯誤言論,不是回答中國的觀點。
生5:美國的做法不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是錯誤的價值判斷,逆歷史潮流,必將影響自身的發展。
學生教師3:給大家出一道習題。(學生教師來為學生出題講題)
教師總結:其實在出題的時候我在想我會不會答,但是你們的表現很精彩,都能努力回答問題。今天,我們不再是以前意義上的知識背誦。我們的哲學不是頭腦中的空架子,我們真正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想方法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做到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問辯人生,同時為社會造福。
三、案例反思
感悟之一:角色反轉
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理論必須結合實際才能發揮巨大的作用,而學生只有真正領會理論才能指導自己的行動。這節課上的三名學生教師很好地分工合作,完成了教學情境設置、組織議題討論、點撥學生答題訓練的三個教學環節。感受了作為教師的要求,所以學生面對挑戰也形成了自己的教學設計,檢驗了自己所學,給別人講明白的同時自己也就真正的明白了。
感悟之二:素養培養
高中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本節課體現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1.教師改變教學理念,培養科學精神
教師要吃透新高考改革對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本節課在新課標中的主要任務是要讓學生理解哲學的功能,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為此,教師指導學生收集素材,制作幻燈片,進行練習題的設計,并由學生操作。學生在準備中產生了大量的問題,就會帶著問題主動與老師溝通,這樣的學習使學生的思辨精神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2.教師營造學習氛圍,培養社會認同
良好的學習氛圍會有助于學生投入,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也說過: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應該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激發孩子們。課前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資料自主提煉問題,鼓勵學生設計問題,課上指導學生講解問題。學生有了老師的鼓勵,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激發了學生探究政治問題的興趣,在探究中美貿易戰的議題中,培養其對社會生活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堅定的社會責任感,進而增強其國家與社會認同感、民主與法治認同感。
3.打造開放課堂
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教學的開放性是關鍵。這節課中“學生老師”的語言組織和變通性還有一定的提高空間,“學生”回答問題也是有一些緊張和思路狹窄。但本課打造的是學生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生生促進,使學生具備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品質和基本經驗等綜合性能力。本節課教師大膽改變,讓學生自由釋放自己的學習潛能,回歸學習的樂趣,發現學習的價值。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