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琳 田英
摘? 要:自我效能是人們在生活中一個重要的心理因素,它不僅僅對于活動以及活動場合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也對自身努力程度產生一定的影響。自我效能在運動領域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自我效能在競技體育、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的相關性闡述,在總結國內外相關文獻基礎上指出了我國目前體育運動領域自我效能的現狀和不足。
關鍵詞:自我效能? 運動領域? 研究現狀
中圖分類號:G804.8?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9(a)-0019-02
1? 運動領域自我效能的相關研究
1.1 競技運動領域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研究
隨著體育運動的不斷發展,人們已經逐漸意識到要想獲得優異成績的關鍵點在于擁有強烈的自我效能感。國內外體育運動領域的研究者對此方面進行了研究,其中,國外相關學者探討研究自我效能與運動成績之間的關系主要觀點體現為:運動員的自我效能越高,相應的其努力程度就越高,最終就會獲得優異的運動成績;相較于一般運動員來說,優秀運動員的自我效能更高。Weiss和Klint兩人對體操運動員進行了研究,得出結論為,體操運動員自我效能和其所獲得比賽成績之間的相關值為0.57,實驗結果證實兩者所得的相關系數為0.68。顯示出了較高的相關度。在此類研究之中,運動員運動成績很大程度上能利用自我效能預測出來,最終所獲得的相關系數值都超過了0.50。
國內學者針對競技運動員中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培養的過程中,陽媛媛在研究發現,競技體育中運動員的自我效能感對于運動員在比賽中的表現以及最后的成績有著極大的作用。
李林在《體育運動中自我效能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文章中,對自我效能理論進行了簡述,主要表述了體育運動中可以增強運動員個人自我效能的方法以及如何測量自我效能感的工具等研究成果,最終指出了體育運動中參與體育運動個人自我效能未來的發展趨勢所在,表明國內自我效能在體育運動領域中的研究比較匱乏,存在局限性。由于國內和國外所擁有的文化背景不同,對于自我效能和運動成績相關度的量表信效度的研究成果需要進一步的探討和驗證。
孫素梅、肖紅艷、王建新、康秀娟在《自我效能理論在田徑訓練中的應用》一文中,運用自我效能的相關理論,提出了在日常訓練中,提高運動員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充分運用到各個環節中,讓運動員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讓運動員更好的提高運動成績,最終明確支持自我效能的培養,對運動訓練具有著現實意義。
范擎還曾在《青少年摔柔運動員賽前焦慮、成就動機、自我效能感與比賽成績關系的研究》一文中以127名青少年運動員的為研究對象并運用問卷調查的數據進行分析,最終得出賽前焦慮的三個維度、成就動機中的兩個維度和自我效能感進行相關的分析,其中正相關關系中最強的就是指認知狀態焦慮以及軀體狀態焦慮兩種,其中最弱的就是狀態自信心和追求成功的動機;而呈現負相關關系中最強的就是指認知狀態焦慮以及狀態自信心,而最弱的就是認知狀態焦慮以及追求成功動機。
1.2 學校體育領域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研究
國內學者普遍認為初中生在體育學習中,學生的自我效能和運動成績之間有著顯著的相關性,并且自我效能感覺越高,學生的體育運動成績就越好,呈正比例關系。
劉文波在2009年就對青少年足球訓練中“自我效能”理論的運用研究進行了研究和論證,所得研究結果表明在青少年足球訓練中科學合理的運用自我效能可以有效的提高青少年參與足球訓練的興趣度、自主性以及積極性,進而增強青少年足球訓練參與者的身心素質以及訓練效果,由此為基點體現出了自我效能理論的運用符合當下青少年的心理發展特征以及現代足球訓練的發展方向。
張成在《目標難度對體育專業大學男生自我效能、成就動機及足球繞桿射門成績影響的實驗研究》一文中通過設置不同的目標難度,運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成就動機量表分三次對足球普修班男生進行測試,發現設置不同難度的教學牧寶,對男生的繞桿射門成績、自我效能產生了顯著性影響,但并沒有顯著影響成就動機;自我效能能夠顯著提高繞桿射門成績,兩者存在顯著相關性,成就動機與繞桿射門成績實踐并不存在顯著相關性;繞桿射門成績的主要預測因素之一是自我效能,在目標難度上,部分起到了中介作用。
鄭軍、朱林在《“自我效能感”與運動技術學習》一文中指出自我效能感建設是運動技術學習中的一項重要指標,有助于加快學生學習運動技術的速度和效果,在體育工作開展中,體育工作者和學生均需要充分重視自我效能的作用和影響,在運動技術學習時,發揮自我效能的作用提高掌握的效果和速度。
袁艷春在《速度滑冰教學中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一文中指出通過自我效能感測試能夠較為準確的預測學生的行為,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規劃學生的行為。作者通過實驗研究,發現在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后,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更加認真自覺的進行速度滑冰訓練,且對自身技術動作的掌握水平自信心也大大提高,有效的增加了訓練的質量。
1.3 社會體育運動領域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研究
Bandura指出不同活動領域所具備的專業技能多種多樣,同時,在這些不同領域中的個人所擁有的自我效能也是存在差異的,體育運動也擁有不同的領域,所以對自我效能的研究側重點也應該有所側重,側重點不同。從另一方面來講,對于體育運動中的自我效能的研究不能只關注橫向方面的研究,更要注重縱向方面的研究,同時體育運動中自我效能的變化以及其發展體系有待更深層次的研究。
張紹剛、厲飛飛在對大學畢業生自我效能感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中,對不同社會支持的大學生自我效能感進行的調查與比較,發現自我效能感與社會支持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性,在大學生就業中,自我效能感和社會支持均起到了不可替代且不可忽視的作用。
梁九清針對大學生領悟社會支持和自我效能感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結果:大學生的領悟社會支持,與自我效能之間呈現出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大學生在領悟的社會支持度上越高,其自我效能感就越高,家庭外和家庭內的支持對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均有著顯著的預測功能,通過提高大學生的領悟社會支持度,將有效的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2? 結語
綜上所述,體育運動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對自我效能方面的理論研究和應用非常重視,針對多個領域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與研究,不僅針對學校體育教學領域,還針對競技體育運動領域、社會體育運動領域,在以自我效能理論為主題的文獻、論著中,體育運動領域對自我效能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不過就目前情況來看,運動領域的自我效能相關研究還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主要如下:研究更加傾向于理論方面的研究,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非常少,尤其是將自我效能與實際的運動領域結合起來進行的研究更加匱乏,理論與實踐的脫離,并不利于自我效能與運動領域的結合;國內多數學者在運動領域自我效能的研究中,更多的在分析自我效能的影響因素,并不運用實驗法,對運動領域的自我效能進行實驗研究,研究深入度不足。
參考文獻
[1] 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論和應用[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3(1):91-97.
[2] 張力為,任未多.體育心理學研究進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8-136.
[3] 張立雙,工洪彪.體育運動領域中歸因研究的歷史、現狀及其未來[J].體育與科學,2003,8(1):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