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天龍
【關鍵詞】 初中英語;課堂導入;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9—0081—01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開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對于初中英語學科的教學而言,良好的課堂導入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我國對英語教學越來越重視,尤其對初中英語教學有很大的支持。假若教師的課堂導入比較得當,就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使學生高效率學習。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堂導入應該注意的問題,其次著重研究了課堂導入的有效策略。
一、 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堂導入應該注意的問題
1.能否滿足學生的需求。課堂導入的主要目的就是為整個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分析課程的目標以及教學內容,設計出符合學生學習能力的課堂導入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能否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對于提升課堂效率具有深遠的意義。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環節時應該考慮是否具有趣味性,假如不能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為此,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中應該以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為主,通過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其快樂地學習。
3.善于設置疑問。疑問是激發學生好奇心的重要手段。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疑問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發散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給學生合理設置疑問,時刻關注導入的內容是否與教材密切相關,還應關注是否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
二、 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堂導入的有效策略
1.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導入新課。英語學科的學習不僅是為了取得一個好的成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過學習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英語知識,并且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中除了要結合教材內容導入新課之外,充分利用生活資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通過結合生活素材,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科與生活的聯系,從而愿意運用英語交流,并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說在教學《Do you like bananas?》這節課的內容時,首先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喜歡吃的水果,然后教學生想要學習的水果單詞,如Banana(香蕉)、Cherry(櫻桃)、Grape(葡萄)、Watermelon(西瓜)等等,然后讓學生運用課本中的句型“What kind of fruit do you like?”等句式進行對話,這樣一來學生在學會自己喜歡的水果單詞之后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2.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導入新課。長期以來我國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堂上基本上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長期以來都是被動接受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并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貼近學生的學習情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并且開展教學,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課堂導入環節本身就是比較關鍵的部分,教師想要做好以學生為本的工作,就應該充分利用多種方法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比如說在教學《My name's Gina.》這節課時,課堂上教師給學生講解一些重點單詞以及重點句型之后,就可以讓學生分小組開展對話,讓學生學會運用英語與其他人進行練習和交流。
3.合理設置學習懸念導入新課。教師在課堂上通過給學生設置懸念導入新課,也同樣會達到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效果,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之前還應該精心設計問題,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教師在設計疑問時,還應該充分考慮當前學生的認知能力,再結合課程目標設置科學的懸念導入問題,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比如說在教學《Will people have robots?》這節課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觀看一些關于robot的視頻,然后再通過設問:Will people have robots?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將學生引入這節課的學習中。通過學習,學生知道了關于機器人的更多知識。然后可以設置一些質疑環節,讓學生對機器人提出大膽的質疑,從而讓學生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
總之,初中英語課堂導入方法多種多樣,為了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師還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運用多種課堂導入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構建高效率的英語課堂。只有這樣,才能夠全面提升英語學科的整體教學質量以及效率。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