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學英
【關鍵詞】 生物教學;微課;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9—0089—01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微課已經走入了教學系統之中,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其能夠將視頻、動畫等多種媒體集合于一身,并利用其優勢在教學中營造出生動、形象的良好學習環境。微課具有短小卻精悍、內容精煉的優勢,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初中生物教學中,從而為學生提供了高效的學習途徑。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微課的作用和影響,教師就要對其深入研究并找出教學內容的切入點。
一、微課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在微課中,具有能夠對知識進行重點反映、對教學核心內容突出表達的優勢。例如,微課的視頻時間很短,但是卻能夠將教師所要講解的重點知識內容以更加直觀的形式表現出來,從而方便教師針對這個知識點和重點進行詳細的講解。而對于學生來說,可以針對不同的知識點來瀏覽不同的微課視頻,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從而針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能夠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選擇來學習不同的知識重點。因此,微課教學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補充。于此同時,微課是一種創新性的教學形式,能夠讓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學課堂內容變得生動、活潑。微課視頻的教學內容非常直接且直入主題,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積極性,進而能夠讓學生對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另外,微課中的教學內容很多來源于網絡,因此,微課的內容十分豐富多彩。微課視頻因其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教學內容,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學生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要學習的內容,并根據自己的需要安排學習的節奏,從而實現更深層次的知識探究,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加靈活地掌握相應知識,并針對性地進行學習。
二、微課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情境設計策略。微課與多媒體教學不同,在其中能夠融入更多的元素,無論是知識內容、趣味性內容還是其新穎、靈活的特點,都充分體現了微課的優勢。將微課應用于初中生物教學中,不僅能夠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情境,還能夠將生物知識直觀、具體、簡單地呈現給學生。在課堂導入階段,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進行問題式的導入,也可以在其中融入一些教學片斷,進而能夠在導入階段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例如,在進行“植物的光合作用”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陽光與植物在生長中的關系和作用相關的實驗視頻利用微課制作出來,在初中生物教學課堂中播放,學生通過欣賞視頻、圖片,加之教師的講解,從而吸引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和探究。
2.新授課策略。在初中生物課堂講解進入到主要階段的時候,依然可以利用微課進行教學,適當地應用微課能夠讓學生長時間保持對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進而更深層次地理解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例如,在進行“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看相應的微課視頻,在學生觀看完畢后,教師再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小組同學進行相應的討論,教師只要負責在旁進行點評和適當的引導,從而讓學生感受到一片自由的學習氛圍,如此相比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效果更加明顯,并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鞏固知識和反饋策略。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般通過讓學生做大量的練習題和家庭作業來鞏固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這樣的模式讓學生對相關練習和作業產生了抵觸的心理。但是如果運用微課來取代課后練習和家庭作業,所取得的效果就會大大相反,教師可以在課后讓學生瀏覽相應的微課視頻,由于微課集趣味性、知識性于一體,因此,學生就會對這樣的課后安排感到沒有壓力,同時還會產生積極性和興趣,從而能有效地鞏固課堂中學習的知識,并更深層次地加深對教學重點的理解。
4.拓展視野策略。微課能夠超越教學課本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料和素材,讓學生能從更多的渠道和方面了解和掌握相應的知識,進而提升學生的生物視野。例如,在講解“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教學內容中,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階段為學生播放北極的風光、熱帶的風光、海洋的景色等一些自然景色,如此目的在于:第一,通過微課視頻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以及拓寬學生的視野;第二,是讓學生能夠運用已有知識來分析這些不同生態系統的特征,進而能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因為在傳統教學中,學生是無法直觀感受到這些自然景色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從而學生在看到這些自然景色后,在震撼的感覺中進行熱烈的討論,并能長時間保持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此時,教師還可以順勢在課后為學生布置相關的微課學習任務,達到課堂教學在課外有效延伸的效果。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