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福煥
摘? 要:“互聯網+”時代到來后,混合式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滲透這一模式于中學體育課程,不僅是對傳統體育教學方式的創新,而且是順應新課標要求的具體體現,能夠促進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大大提高體育課程教學效率。本文首先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簡要介紹,然后分析這一模式實踐現狀,之后探究該模式在體育課程中應用策略。對于中學體育教師來講,本論題具有一定參考價值,能為體育教師在高效課堂打造方面、教學方式改進方面提供思路和實踐指導。
關鍵詞:互聯網+? 中學? 體育? 混合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7.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9(b)-0106-02
1? 混合式教學模式
1.1 定義
所謂混合式教學模式,它針對傳統教學模式而言,即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適當改進,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式、組織多樣化教學活動,將新舊教學方式的優點相結合,最終實現理論知識鞏固、實踐技能提高的教學目的[1]。
1.2 作用
“互聯網+”教育時代到來后,混合式教學模式支持線上學習,真正實現課堂延伸,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這一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賦予教師引導者和參與者角色,圍繞學生學習現狀和實際需要,通過現代化教育手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以此提高學生能動性,激發學生學習潛能。對于中學體育課程來講,有效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既能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又能促進中學生均衡發展,全面提高體育技能。體育教師利用課余時間主動探索混合式教學模式,結合自身教學特點,掌握混合式教學模式運用技巧,充分挖掘該教學模式應用價值,確保體育課程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取得體育教學的良好效果。
2? “互聯網+”背景下中學體育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現狀
2.1 教學方法獨立使用
目前,“互聯網+”體育教育正處于初級階段,中學體育教師對新舊教學方法融合不斷探索,體育課堂中僅機械化融合兩種教學方法,實則傳統體育教學法和混合式教學模式獨立運用,這不僅會錯失理論知識傳授的最佳時機,還會使中學生對體育課程失去興趣,進而為體育課程教學工作增加阻力。要想真正改變當前不容樂觀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現狀,務必將傳統體育教學法向網絡化教學方向轉變,以此彌補傳統教學法的不足,為學生在體育學習、體育活動等方面帶來新鮮感。
2.2 在線互動片面體現
目前中學大多數體育教師畢業于專科院校,再加上體育教師受應試心理影響較大,實際教學中,這類體育教師習慣運用多年的教學方法,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和運用能力較弱。這無疑為混合式教學模式運用增加了阻力,即使被動實踐該模式,也未能全面體現互動性,例如,針對體育項目動作要領指導時,教師僅單向播放網絡視頻,中學生學習反饋得不到高度重視,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只能被動記憶。一旦缺乏在線互動,那么體育課程教學質量長時間得不到優化,這對中學生全面發展將產生不利影響[2]。
2.3 網絡技術低效運用
現如今,中學體育課程在網絡技術運用方面存在低效問題,這不僅是因為體育教師對混合教學模式存在片面認知,而且中學生對事物片面理解,再加上,現有網絡設備陳舊,不能更好的彰顯混合式教學模式優勢。綜合多種原因,導致混合式教學模式低效運用。要想真正發揮新教學模式在體育課程中的作用,應客觀認識互聯網信息技術,使其與體育教學內容有機統一,在理論知識整理、體育技能鍛煉、內容傳播、內容互動等方面靈活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
3? “互聯網+”背景下中學體育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策略
中學體育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因此,體育課程教學模式應具有獨特性和差異性。混合式教學模式屬于時代發展的產物,它被專業學者、專家高度關注,并且研究成果與日增多。現今“互聯網+”背景下,中學體育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現狀不容樂觀,為了加快體育課程改革步伐,提高體育課程教學質量,務必探索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策略[3]。
3.1 構建體育課程網絡平臺
體育課程網絡平臺構建之前,應對體育課程資源有序整理,圍繞體育教學目標,細分重難點、分解技能動作。同時,堅持差異化原則,為每位學生量身定制適合的學習方案,以此調動中學生能動性、激發中學生學習體育課程的積極性。必要環節實踐微課、翻轉課堂等模式,這不僅能夠降低教與學難度,而且師生間能夠有效互動,推動體育課程教學任務順利完成。體育課程網絡平臺構建的過程中,體育教師適當豐富平臺功能,滿足師生交流探討、作業下發及提交等需求,并提供課外教學資源,針對體育項目特殊動作示范性教學,即體育教師自行錄制視頻,以便為體育動作模仿提供依據。此外,教師圍繞體育課程為學生布置課后習題,通過習題在線檢查,間接了解學生對理論知識消化情況以及自身教學現狀。
3.2 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分析
3.2.1 課前階段
教師圍繞體育課程目標調整教學內容、制定教學計劃,課前充分準備微課件、微視頻,起到課中階段體育動作詳解的作用。以微視頻為例,教師需要事先制作微視頻,要求學生在上課之前進行自主瀏覽。在開展籃球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微視頻中插入NBA比賽的片段內容,根據球星打發介紹籃球比賽規則、競技技巧。在開展羽毛球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微視頻中插入世界羽毛球公開賽的片段內容,介紹羽毛球技能、運動步伐等。此外,合理控制線上線下教學比例,以此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這對中學生體育意識強化、體育運動良好習慣養成有促進作用,能為今后體育課程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3.2.2 教學階段
體育課堂教學時間有限,但體育課程教學內容較多,在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前提下,應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并營造濃厚的課堂氛圍。混合式教學模式有效運用能夠達到上述要求,該模式運用的過程中,體育教師有效整理學生反饋的問題,據此改進教學措施,針對體育動作、理論知識點詳細講解,確保學生反饋的問題一一得到解決,從而學生能夠卸下學習負擔,以“空杯心態”繼續學習。課中體育教師引進最新多媒體設備,通過多媒體組合的方式為體育課程教學助力,這不僅能夠節省課堂教學時間,而且還能提高學生主體地位,取得良好的體育課程教學效果。
3.2.3 課后階段
混合式教學模式運用于課后階段,指的是體育教師根據學生課中學習情況,課后向學生提供相應的輔助資源,并對學生針對性輔導。為確保體育知識有效傳遞,教師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幻燈片制作,課后學生能夠通過課件復制滿足知識反復觀看需求,以此鞏固體育課程知識點。課后同學間能夠通過群組建立的方式交流學習心得,針對體育問題探討式交流,這既能增進同學間友誼,又能提高體育課程教學效率,促使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優勢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4? 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教育時代發展的過程中,中學體育教學模式與時俱進的創新,在課前、課中、課后、評價等階段靈活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這對中學體育教學效率提高有推動作用。同時,還能為同行提供借鑒,從而深化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為體育事業發展培養優秀人才。此外,混合式教學模式推廣價值也會逐漸提高,為體育課程教學工作有序開展助力。
參考文獻
[1] 李杰,尚香轉,趙新輝.混合式教學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許昌學院學報,2019,38(1):144-148.
[2] 段蓉蓉,劉德玉,成亞玲,等.“互聯網+”背景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與對策研究[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4):133-136.
[3] 宋康康.混合式教學在體育院校游泳課上的教學效果的評價研究[D].山東體育學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