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素平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各學科老師面臨的一項重任。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基礎課程,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除了關注教學任務的完成,更應關注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此,本文就數學學科核心素養進行簡單概述,在此基礎上探討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方法與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
在新課改背景下數學教師應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全面滲透學科核心素養,促使學生數學學科能力的有效提升,使其具備數學空間意識、數據分析觀念、創新意識與知識應用意識等多種核心素養。這對小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與成長均非常有益。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對此進行簡要論述,以期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一、關于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概述
核心素養是基于素養這一詞匯而衍生而來的。素養的概念是指個人在社會環境中所需具備的各種能力的綜合體,具體來講包括知識、技能、態度、情感等方面[1]。核心素養簡單來講就是這些素養中最關鍵最重要的部分。筆者認為,就小學數學來說,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五點,分別是數學意識、數學語言、數學思維、數學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第一,數學意識就是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相關習慣與意識。第二,數學語言是指學生可以通過簡單、合理的數學用語來解決具體的數學問題。第三,數學思維是指學生利用已學的數學知識與方法對數學問題進行分析思考,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的過程。數學思維包括很多方面,除了邏輯推理能力、想象力、理性思維能力外,還包括辨別能力與創新能力。可以說,數學思維是新知識與新方法產生的源泉,也對學生今后在數學方面的發展起著尤為關鍵的作用[2]。第四,數學技能是指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應具備的相應能力,主要包括口算能力、心算能力、分析能力等。第五,數學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指在教學中讓學生理解數學這門學科的重要性,感受到數學對我們人類社會的重要作用,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學習興趣。
二、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
(一)利用教學情境,培養學習興趣
小學生對新鮮事物都比較好奇,他們有著愛玩、愛游戲的天性。為此,數學教師可利用小學生這一年齡特點,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從而激起他們的參與興趣[3]。然后,引導他們動手實踐,手腦并用,在操作中領悟知識內涵。比如,以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認識》這一課為例,在教學時筆者設計了相關活動,便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認識三角形的特性。先在課下準備好長度各異的數根木棍,包括1cm、2cm、3cm、5cm、6cm、9cm。然后讓學生隨意選擇三根木棍看能不能拼成一個三角形。通過動手操作,學生發現有的三根木棍可以拼出一個三角形,而有的則無法拼出三角形。筆者通過順勢引導,介紹了本堂課的內容,三角形的特性,再引導學生重新來拼一拼三角形。根據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來分析三邊的關系以及三角形的類型。采用上述教學方法,學生能全身心參與,既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與動腦能力,而且也讓他們對三角形的三邊長度關系以及三角形的不同類型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學習效率也隨之提高。
(二)重視數學思維訓練,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數學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的思維訓練,促使學生數學形象思維的發展,進而使學生建立起數學思維,學會用數學的方式方法去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4]。當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明顯提升,他們才會增強創新思維意識,較為有效地解決數學學習中存在的障礙,不再局限于傳統解題模式,而會自主思考新的解題方法,使解題思路得到拓寬。比如,以一道小朋友排隊的習題為例,小紅從前往后數,她在第六的位置,而從后往前數,她在第五的位置,那么,請問排隊的小朋友一共是多少人?首先,讓學生自主思考,然后同桌討論。最后,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解題思路,有的通過畫示意圖來解答,有的直接用數手指或數班上人數來解答。通過上述方式有效訓練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拓寬了學生的解題思路,也促使了他們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
(三)從生活出發,學以致用
我國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學目的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即孩子自己會學,學了會用,會解決實際問題。[5]”數學教師除了傳授知識外也應注重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就是所謂的“學以致用”。這不僅能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原來有這么多數學原理,數學是生動有趣的,增加學習熱情,而且也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以六年級下冊“節約用水”的教學為例,筆者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實踐。六年級學生已基本掌握了數學學習的知識與方法,抽象思維能力與自主思維能力均有所增強,不過與其他小學生一樣他們的意志力較為欠缺。采用小組合作探究方式進行實踐學習可以讓他們學以致用,也能磨煉他們的意志力。本課采用小組合作形式,各組負責相應的工作,包括水龍頭制作、資料搜集、實驗設計等內容。最后,在課堂上開展實驗,各組學生都要動手實踐,仔細觀察一分鐘內水龍頭的漏水量是多少,并做好記錄,制作出統計表。在學生匯報統計表結果時,筆者讓學生思考,“一個水龍頭一天會浪費多少水,一年又會浪費多少水?”學生根據自己的統計表結果進行計算,最后得出結論,認為水龍頭漏水量與時間呈正比關系。同時,他們也認識到一個水龍頭會浪費大量的水資源。在此基礎上筆者組織學生討論應該如何在生活中節約用水。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信息搜集與整合能力,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節約用水的意識。
三、結語
總之,培養數學核心素養是當前新課改對數學教學的一項新任務。數學教師應根據學情,圍繞課本內容選取恰當的教學方法,積極將數學核心素養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為他們今后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胡延寶.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學周刊,2019,22 (19):99-99.
[2]宋小磊.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思考[J].新課程研究,2017,13 (9):115-116.
[3]趙田田.例談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J].教師,2017,24 (33):38-38.
[4]陳靜.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中華少年,2017,11 (12):207-208.
[5]潘燦陽.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5 (22):1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