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技的迅猛發展,使得VR技術逐漸成熟,并開始在教育領域中被廣泛應用。當下,如何使VR技術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進行有效融合,成為人們面臨的全新課題。本文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中的VR技術為例,從在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應用虛擬現實技術的可行性分析入手,對VR技術與專業教學的融合進行詳細的探討。此次研究明確VR技術的重要性,從而使其能夠和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進行有效結合,進而使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專業;VR技術;技術融合
0 前言
從平面設計的發展歷程可知,技術和信息革命為平面設計的本質。科技的不斷進步,促使視覺傳達設計不斷發展,同時對教學行業的變革也產生一定的影響。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教學變革,需要將全新的科技手段進行有效利用。本文以VR技術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中的融合為例,對其作用和意義進行詳細的探討。此次研究對豐富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知識具有理論性意義。
1 在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應用虛擬現實技術的可行性分析
虛擬現實技術的英文名稱是Virtual Reality,縮寫為VR,它是一種計算機系統,能夠對虛擬世界進行創建和體驗,對計算機進行有效使用,使進入虛擬環境能夠有效完成,從而使視覺仿真效果被有效形成。VR甚至能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對系統中的對象進行有效操控,進而使其相互交互的步驟得以完成。從教育部2012年頒布的相關文獻中可知,國家對高等教育中有效融入信息技術大力扶持,并對VR資源和教育平臺進行有效的開發,從而使各個高校將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建設當成教學信息化的重要途徑之一。信息化教育建設中的重要措施之一為傳統教學手段與VR技術有效融合,其逐漸成為教育創新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視覺形態的組成部分主要有線條、色彩以及空間等,在視覺形態中運用VR技術,能夠為有效加強藝術空間的直感提供保障。為了使學生的視覺感受得到有效培養,可以采用二維圖像和三維空間構成多維度感官的方式,從而使其造型感知能力得到顯著的提高。因此,需要對視覺傳達設計教學進行必要的優化,以教學資源的先進性和實用性當成優化重點。當下,在視覺傳達設計類紙質書籍、網絡資源以及移動設備中,畫面失真以及感官程度受限等問題存在于版面和存儲圖像中。將VR技術引入其中,能夠使設計作品和環境的模擬,以及真實情景的虛擬環境再現等得以實現,從而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進而使視覺傳達設計課程教學空間直感得以顯著的提升。另外,VR技術能夠對教學的游戲化進行有效輔助,這樣使其與傳統教學模式之間具有較大的差別,讓藝術審美和教育有效融為一體,使教學情景得到有效的豐富,進而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顯著的改善。除此之外,VR技術中包含“具身認知”功能,能夠對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起到有效的激發作用,從而使其學習興趣得到顯著的提升,以此來使其認知深刻性和豐富性的顯著提升得以實現。
2 VR技術與專業教學的融合
2.1 “VR+”課堂教學
在傳統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該專業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步驟比較抽象和晦澀,從而使學生對其充分掌握具有一定的難度,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顯著降低,而且使課堂教學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需要對這種問題進行必要的解決。引入VR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從而使三維可視化的VR教學資源得以有效構建完成。該教學資源的特點主要是能夠進行情境體驗的直觀展示,將設計操作步驟引入理論知識的講解之中,從而使得知識更容易被理解和掌握,進而使出現在實際教學中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如教師有效利用可以觸控的VR黑板,將傳統的多媒體PPT板書與VR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結合,在VR黑板的幫助下,使VR資源能夠被隨意地調取和應用,從而使板書的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化。另外,VR資源能夠使文字轉化為圖像,由2D轉化為3D,從而能夠更加形象生動地傳達知識和信息,進而使得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都得到顯著的提升。
2.2 “VR+”實驗教學
教學硬件設備以及空間等因素能夠對傳統視覺傳達設計實踐課產生直接的影響,從而使影像數字化課程實踐操作無法有效開展。將VR技術引入實驗教學之中,能夠對該現狀進行一定的改進,其能夠對現實環境進行有效的模擬,并且能夠對學生實踐中所需的虛擬設備和材料進行有效的創造。例如,在AE軟件教學過程中,由于存在爆破性場景,將VR技術引入其中,能夠使設計作品的真實度和還原性得到顯著的提升,從而使影視作品的拍攝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VR技術是該模式的核心,利用VR技術能夠使實驗教學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從而使VR技術在知識傳播中表現力和感染力強的優勢得以充分體現。并且,將其與虛擬對象進行深度交互,使拍攝交互場景實驗的步驟有效完成,從而使實驗內容的表達更加完整和順暢,尤其是情感化的設計體驗實驗。
2.3 “VR+”自主教學
在VR技術得到有效運用的前提下,將VR教學資源中的仿真高精度化、圖形三維可視化、交互設計等進行有效整合,并搭建完成VR教學資源共享平臺,這樣學生可以在平臺上進行資源的獲取。通過反復觀看和研究,學生的自身能力得到提升,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學生在這個平臺,能夠使設計作品得到有效完成。如繪制基礎圖形和三視圖,圖像渲染,在物理引擎的基礎上使場景的演示和測試得以完成。
3 在視覺傳達設計教育中應用VR技術的局限性
將傳統藝術設計創作和VR與專業教學融合進行對比可知,就設計創作而言,VR與專業教學融合方式的原創水平和實踐水平都出現一定的下滑,從而使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作品屢見不鮮。除此之外,主體之間的實踐過程指的就是視覺傳達設計教育,虛擬現實無法替代人們的真實表達和情感溝通。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引入VR技術時,需要對其使用的合理性以及適度性進行有效的掌控,并對其技術的使用進行有效的規范。
4 結語
通過本文的論述可知,全新的視覺傳達觀念在VR技術的基礎上得以產生,這使得傳統的靜態視覺傳達形式面臨全新的挑戰和沖擊。將兩者進行對比可知,全新視覺傳達表現形式的靈活性顯著提升,并且在社會上的認可程度和重視程度顯著增加。除此之外,VR技術使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一定的轉變,由原有的單向信息傳播方式向雙向互動轉變。這樣可以使學生的參與熱情和主觀能動性都得到明顯的調動和提升,從而使信息傳播的快速性和有效性得到顯著的提升。在視覺傳達教育中引入VR技術,使得視覺傳達設計教育體系不僅得到有效豐富,而且進行了有效的升華。
參考文獻:
[1] 秦慧敏,于欽密. VR技術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中的融合與實踐[J].智庫時代,2019,24(07):179-180.
[2] 王曉櫓.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中的VR技術融合分析[J].赤子,2019,38(21):77.
[3] 余毅,張楠翔.以情境體驗為主導的環境設計專業虛擬仿真空間實踐類課程設置研究[J].藝術科技,2019,32(12):41-42.
[4] 元偉霞.虛擬現實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10):73-74.
作者簡介:陳杰(1990—),男,廣東廣州人,專任教師,研究方向:公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