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德
【內容摘要】高中數學內容豐富,公式多而且相互聯系密切,對計算能力要求很高,是學生們普遍認為難學的科目之一。另一方面,對初中數學和高中數學區別認識不足,沒有合理的規劃,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作指導,增添了學習難度。所以,有必要的銜接,采取適合自我的方法引導,對學好高中數學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中數學 ?存在問題 ?學習方法
高中數學內容豐富,公式多而且相互聯系密切,對計算能力要求很高,是學生們普遍認為難學的科目之一。特別是從初中剛剛進入高中學習的階段,學生們往往按照初中的學習方式方法學習高中數學——背背公式,多做幾套題目,就能取得不錯的成績,這種方法已經不適宜高中數學的學習。所以,掌握必要的高中數學學習方法,按照數學的學習規律,才能適應高中節奏,實現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學習目標。
一、高中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適應能力差、無長期規劃
同學們經過初中的升學考試的選拔,作為優秀的一員進入高中,優越、好奇、輕松的心態進入新的學習環境,思想上對高中學習強度、難度準備不足,依賴老師的管理和疏導,被動學習。沒有整體的規劃,不預習,無重點,課上盲目的聽講,匆忙的完成作業,草草了事。
2.輕理解、重知記
數學的學習需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每一個公式定義的來龍去脈,內含外延,對你的理解和應用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同學們必須上課認真聽講,要有重點難點,培養數學思維、思想方法。而部分同學上課聽講不認真,感覺會做題就行,課下加班加點,亂套公式,死記硬背,一知半解。如:對于數列是自變量為正整數的一類函數,部分學生似懂非懂,或者對知識理解不準確,如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的使用不注意分類討論,造成一解就錯,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忽視基本能力的鍛煉
有的同學對數學的基本公式、基本技能、方法認識不足,如:數列通項公式與求和公式混亂。再有基本運算能力差,平時完全依賴計算器,到考試時心算能力和比算能力上不去,運算慢,出錯率高在所難免。簡單題不去認真演算,難題有興趣,想表現自己,卻難有較好的表現,好高騖遠,重“量”輕“質”,陷入題海。到正規作業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
4.沒有做好初高中數學知識的銜接
初高中數學在知識體系上一脈相承,如一二次函數求解極值問題,函數圖像的意義,三角函數的變化和應用,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應用,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的結合,實根分布與參變量方程等等,很多內容,如果初中內容沒學,高中再不講,很易出現分水嶺,所以,進入高中前,利用假期時間及時彌補,才能跟上高中學習節奏。
二、要學好高中數學,必須有相應的方法策略
1.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習慣受益終生,包括制定學習計劃,課前、課中、課下的安排,及時復習,善于總結,輔導材料的選取和利用等等。制定計劃要切合自己的實際,目標明確,時間安排合理,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實施過程要一絲不茍,嚴格執行,日積月累方可見效。課前預習要及時,為上課做好準備,發現問題,找到難點,提高課堂效率。即培養自己自學能力,實現重點的突出、難點的突破。
課上要注意力高度集中,關注老師的思路,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把握好自己預習時發現的問題,做好筆記,該記的地方才記下來,而不是全抄全錄,顧此失彼。并在課后及時復習,查缺補漏,鞏固所學知識,不斷分析比較,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系起來,一邊復習一邊將復習成果整理在筆記上,使對所學的新知識由“懂”變“會”。如: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的使用必須注意分類討論。
適當的訓練有助于獨立思考,在不斷探究中發現問題,并靈活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加深理解和對掌握,變“會”為“熟”。通過思考,把課本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形成能力,長期堅持使對所學知識由“熟”成“活”。注意知識的內涵和外延,功夫在詩外。適當參加興趣小組,數學知識競賽,聽大學教師的講座,能夠豐富文化知識,培養愛好,激發學習的斗志和積極性,提升應用的能力,體驗數學精神。
2.穩步前行,方法得當
高中學習強度大,周期長。要根據自身生理和心理特點,有針對性的規劃。年輕有精力、有激情,更容易急躁冒進,三天就想吃個胖子。情緒化嚴重,有的取得一點成績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針對這些情況,學生應懂得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鞏固舊知識、發現新知識的積累過程,決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為什么高中要上三年而不是三天!
數學的真諦是培養學生數學素質,表現在基本的運算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建立模型能力、空間形成能力,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具有廣泛性、靈活性、應用性的特點。數學是思維者的天堂,要學好數學,必須活學活用,學而后總結,完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學習過程。
3.合理測試,培養技巧
測試的目的是檢測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是對一段時間學習效果的檢查,及時進行彌補學習中的不足,同時督促同學們平時認真努力的學習,不能臨時抱佛腳。測試本身就是一種鍛煉,是能力的表現,考生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包括:其一考試的時間緊,是爭分奪秒,復習一定要有速度意識,加強速度訓練。其二運算要熟練、準確,運算要簡捷、迅速,運算要與推理相結合,要合理。其三書寫規范,步驟全面,詳略得當。
(作者單位:山東省惠民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