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默
摘 要:幼兒時期接受必要的音樂啟蒙教育,對幼兒的智力開發有特殊的作用。音樂美學思想對音樂啟蒙教育的發掘、人格的形成和集體合作能力的培養等方面具有全面開發的作用。本文根據音樂美學的概念以及發展情況、我國音樂啟蒙教育的興起和發展現狀、音樂的實用價值和實踐性以及聯覺等方面對音樂啟蒙教育的影響,說明音樂美學思想對音樂啟蒙教育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音樂美學;音樂啟蒙教育;音樂審美;聯覺
我國音樂美學的發展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音樂美學的實用價值和指導意義在音樂領域的各個學科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在幼兒音樂啟蒙教育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們可以更多地在音樂啟蒙教育中融入音樂美學思想,獲得更好的啟蒙教育效果。
1 音樂美學的概念及發展情況
第一,音樂美學是以研究音樂藝術的美學規律為宗旨的基礎性理論科學,把音樂的美學本質、音樂的價值和功能、音樂音響結構及其表現對象作為研究對象。
第二,音樂美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也是一門交叉的學科。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其特點在于美學與音樂學的結合。一方面,音樂美學是美學的一個分支,需要運用美學的原理與方法來研究音樂藝術中的美學問題;另一方面,音樂美學是音樂學的一個部門,是以研究音樂藝術的美學規律為宗旨的一門基礎性理論學科。
第三,中國音樂美學發展的現狀。我國于20世紀開設了音樂美學學科,學術研究音樂美學思想主要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后,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全國音樂美學學會召開了6次會議,集中探討了音樂美學基礎問題,最后一次會議開始關注、探討現實中的音樂美學問題。在這20年期間,出現了大量音樂美學研究成果,各個音樂院校也陸續開設了音樂美學課,從此中國音樂美學走上了專業、學術的道路。
學習音樂美學可以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這是不可置疑的。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音樂美學對教育,尤其是對幼兒音樂啟蒙教育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接下來,本文將介紹什么是音樂啟蒙教育及其發展歷程和現狀。
2 音樂啟蒙教育的含義及其發展歷程
2.1 音樂啟蒙教育的含義
音樂啟蒙教育就是在幼兒時期,用幼兒易于接受的音樂形式對其開展的早期美感教育。通過生動有趣的藝術活動,培養兒童的興趣及初步的感受美的能力,培養積極的情感,促使其形成活潑、樂觀、開朗、健康的個性,促進智力的發展。
2.2 音樂啟蒙教育的現狀
由于社會教育體制的完善與人們對教育重視程度的逐步提升,音樂啟蒙教育越來越受到學校與家長們的認同。音樂啟蒙教育能夠在幼兒成長發育階段開發孩子想象力、創造力,有助于其抽象與邏輯思維的形成。目前,音樂啟蒙教育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第一,音樂啟蒙教育機構發展迅速。隨著音樂啟蒙教育逐步被重視,只靠幼兒園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目前,多元化的音樂啟蒙教育機構已經成為音樂啟蒙教育的中堅力量,其興起極大地滿足了這一階段孩子的教育需求,全民音樂素養提升逐步低齡化。
第二,家庭音樂啟蒙教育。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音樂啟蒙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對幼兒實施良好教育成為廣大家長的強烈愿望,全面美育水平得到極大的提高,幼兒美育素質相比之前有飛躍式的進步。很多家長都把學齡前美育放在各項教育的首要位置,這是家長對美育特點與價值認同的飛躍。家長們不僅重視孩子接受美育教育,也開始積極謀求自身美育素質的提高,重視自身提升、抓住孩子成長發育契機,成為目前音樂啟蒙教育的重要特色。
第三,幼兒園更加重視音樂啟蒙教育。2001年9月我國針對幼兒園教育頒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標志著我國幼兒園教育教學理念較先前有了較大的改變,重視授課與教學過程、注重情緒情感體驗成為教育環節中的重點。教師與幼兒成為幼兒園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幼兒園時期的音樂啟蒙教育正在逐步規范化、系統化。
總的來說,我國的幼兒教育,無論是幼兒園教學還是家庭教育都有很大的改變,重視幼兒階段教育效果、關注幼兒心理健康發展、認同幼兒階段教育對學校教育的影響,這樣的教育理念對實現孩子的全面發展有極高的價值。
3 音樂美學思想對音樂啟蒙教育的重要指導作用
3.1 音樂的實用價值對音樂啟蒙教育的重要作用
音樂教育的本質是寓教于樂,即在學習音樂技能的同時體驗音樂的樂趣。音樂的實用價值在美育中體現得十分明顯,也是美育中的重要指標。音樂的實用價值體現在我們實際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影視劇的背景音樂、公共場所的背景音樂、不同時期有特色的歌曲(有教育意義與時代特色的歌曲)、兒童教育歌曲等。在音樂學習中讓幼兒接受教育的同時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與愉悅,從能夠體驗美到主動表現美,再到創作美,最終獲得身心的滿足。音樂的價值規律在音樂啟蒙教育時期體現得最為明顯。音樂學科的感受性、體驗性與直觀性特點都是最符合幼兒身心發育的,因此音樂是這一時期最有效的美育手段,其實用價值對音樂啟蒙教育的作用十分巨大。在幼兒時期接受良好的音樂啟蒙教育,對幼兒的身心發育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3.2 音樂的實踐性對音樂啟蒙教育的重要作用
音樂美學中把音樂的實踐性環節分為三個部分:音樂創作、音樂表演、音樂欣賞。音樂實踐性在實際教學中是指把音樂課堂變成學生學習音樂及綜合體驗音樂的實踐活動基地,讓學生在學習、感受等環節中體驗音樂的魅力。
根據音樂實踐性的特點,在音樂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調動孩子的主動性,讓幼兒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參與音樂學習。通過課前音樂律動,帶動孩子感受課堂規則,把孩子從無序狀態帶動到有序狀態,律動的過程也存在音樂創作的成分,孩子可以根據音樂節奏主動做出表達自己愿望的動作;通過歌曲表演,讓孩子融入教學情境,體驗音樂表演與音樂欣賞帶來的樂趣,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通過感受不同特點的音樂,帶給孩子不一樣的心理感受,滿足孩子活潑好動與好奇心強的特點;通過音樂游戲,讓孩子在體驗游戲樂趣的同時,培養其動手動腦能力、專注力、協調能力。音樂在幼兒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都有重要作用,音樂教學的實踐性價值對優化幼兒教學效果有很大影響。
3.3 音樂的聯覺對音樂啟蒙的重要作用
聯覺是指一種感覺引起另一種感覺的心理活動,最常見的聯覺活動就是視和聽之間的聯覺,通常低音產生深色視覺效果,高音產生淺色視覺效果,即高音給人明亮、開朗的感覺,低音則給人一種沉悶、暗淡的感覺。
第一,音的高低。我們可以根據這個特點,給小朋友播放低音提琴和笛子的聲音,引導他們感受兩種樂器,從而引出音的高低給人的感受,這樣也激發了兒童對音樂的好奇。此外我們還可以播放一些音樂片段,如《千與千尋》《貓和老鼠》,讓孩子在聽完后描述自己的感受,或者對其中哪段旋律比較喜歡并說出原因,這樣不僅能培養小朋友的音樂感受能力和想象力,對其日后的音樂學習也有促進作用。
第二,音的快慢。速度與節奏是物理運動中的一種現象,速度快給人的感覺是輕巧的,速度慢給人的感覺是笨重的。例如《采蘑菇的小姑娘》,這首歌非常歡快,體現了小姑娘勤勞勇敢、吃苦耐勞的品格,可以讓小朋友在欣賞后說出這首歌曲的是歡快的還是憂傷的,從而引導小朋友養成吃苦耐勞的好品格。
第三,音的張弛。在音樂中,不協和音程與和弦、粗糙的音色、濃重的配器與多重線條的結合等,給人帶來的緊張感是非常明顯的。例如我們最熟悉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象征著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為捍衛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中華民族的堅強斗志和不屈精神永遠不會被磨滅。通過欣賞《義勇軍進行曲》,可以教導小朋友從小就要熱愛祖國,為祖國的偉大事業作貢獻。可見,音樂的聯覺對音樂啟蒙教育有重要的作用。
4 結語
音樂啟蒙教育是一門綜合的、非常重要的藝術教育,而音樂美學思想對音樂啟蒙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音樂美學思想不是單純的理論知識,音樂啟蒙教育不是為了學習音樂而開展的教育,應讓孩子在玩樂中了解音樂、感受音樂,使兩門學科相互聯系、相互促進。
參考文獻:
[1] 云瑞芳.兒童版畫教學與兒童創造力培養[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
[2] 李素萍.音樂創新教學與學生創造力培養[D].江西師范大學,2005.
[3] 張前.音樂美學教程[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
[4] 張建萍.對我國幼兒音樂教育現狀及其發展的思考[D].河北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