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云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是比較重要的一門學科,同時也是難度比較大,學生學習起來有些困難的學科。為了能夠讓學生真正的了解數學,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首先就要營造一個和諧平等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敢于開口說出自己心中的疑惑。然后在上課的過程中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能夠有一個比較活躍的思維狀態。最后,教師也可以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讓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啟發,互相學習,全面的提高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提出問題
在一般的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教學的方式是比較單一的,一般都是在講臺上為學生講解書本上的知識。在課下的時候讓學生通過練習題來鞏固自己學習到的知識。但是教師應該意識到,這一種學習的模式是比較的枯燥的,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對于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也無法讓學生對于數學有一個深度的了解。所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來,還可以讓學生在不斷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
一、營造和諧平等的教學環境
很多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一般只會停留在講臺上,而且課堂上的紀律也是比較的嚴格的。這一種教學方式就容易導致師生關系疏遠,學生對于教師是存在著一種畏懼和恐懼心理的,在這一種氛圍下學生就很難向教師說出自己遇到的問題。所以,為了能夠改變這一種情況,教師應該營造一種和諧且平等的教學環境。消除學生心中對于教師的恐懼,讓學生知道自己與教師之間都是平等的,當學生意識到這些的時候,就可以很容易的放松自己的思維,減輕在學習上的壓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小學的數學課本《圓柱與圓錐》一個章節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讓學生能夠知道圓柱與圓錐表面積體積的計算方式,算是學習中的一個重難點。而圓柱與圓錐又是我們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的,所以,教師在學習到這一個章節的時候,就可以以一些日常的話題切入。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是見過圓柱或者是圓錐呢?他們都是運用在哪些方面的,體現了圓柱或者是圓錐的什么特質?讓學生發散自己的想象力,并且可以自由的舉手說出來自己的想法。在學生說出問題的過程中,就算是學生的言論是錯誤的教師也不能打斷學生的發言,為了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在學生說完了之后,委婉的提出來,讓學生可以意識到自身的錯誤,充分的參與到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來。
二、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
小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所以是比較的活潑好動的,對于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會感覺到好奇,所以在聽教師講課的時候就很容易走神。教師與其一遍遍的提醒學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倒不如創建一個合適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可以有更多的發現,對于數學有一個更加深度的了解。在創設問題的情境的時候,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可以參與進來,教師在一開始的時候可以創建一個比較簡單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提出問題的同時能夠有成就感,然后再逐步的加深問題的難度,一點點的提高學生在數學中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小學的數學課本《位置與方向》一個章節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讓學生能夠學會兩個物體之間方向的表示方式,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一個學習內容。所以,為了能夠給學生一個更加直觀的學習體驗,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著在比較熟悉的環境中來學習方位。在一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讓班級里面的學生在教室中互換位置,然后隨機的指出一個學生為原點,讓學生自由的提出自己的問題,并且指定一名學生回答。另外,教師在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的時候也可以融入一些比較有趣的小故事,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師所創設的問題情境中去,發現更多的問題。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
一般情況下,學生在學習小學數學的時候都是一個獨立的過程中。學生在這一種獨立的學習過程中一直在按照著自己的思維方式去學習,是很難發現自己的問題的。所以,為了能夠解決這一個問題,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學習的小組,讓各個小組的成員在互相影響下學習。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有一個參照,或者是從別人的問題中得到啟發,能夠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對于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提高有著很大的幫助。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的時候也應該注意每一個小組的人數,以及小組成員的學習能力,確保學生在學習小組中能夠真正的得到啟發。
例如,在小學的數學課本《可能性》一個章節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讓學生能夠明白一件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是學生都比較感興趣的一個學習內容。所以,在學習到這一個章節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每一個學習小組都提出自己的問題。當提出了問題之后,教師可以讓知道該問題答案的學生為該小組的成員講解。另外,當有學習小組提出了比較有研究價值或者是操作價值的問題之后,教師應該及時的給與表揚,讓學生能夠知道什么樣的問題是好問題,以此來提高學生提出問題的質量。另外,當每一個學習小組都提出完自己的問題之后,教師可以對問題進行一個簡單的歸納總結,將同類型的問題都放到一起,并且讓學生嘗試著總結規律。真正的提高學生提出問題的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提出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也是新課標對于學生的要求。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能夠提出問題,就說明學生對于該知識點是仔細的思考過并且沒有得到答案的。當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之后,教師也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并且及時的調整,對于教師提高自己教學的針對性也有著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劉明醒.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問題提出的能力[J].新教育時代,2017(11).
[2]郭燕.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如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