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林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不僅僅要培養學生的基本知識能力,還要培養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當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確定了高中學生核心素養的框架以后,歷史學科也充分的總結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各項基本要求,最終形成了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但是要想更好的促進高中歷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和學生們共同的努力。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核心素養;培養
一、針對于高中歷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內涵以及結構的分析
首先我們先來詳細的了解一下高中歷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內涵以及結構,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在歷史學科特有的一種表現形式,這種素養和歷史學習是有著很大關聯的。通過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提升學生思維品質以及能力的關鍵,也是體現出歷史知識、方法、情感態度等的主要體現,因為在核心素養中還包含著唯物史觀和歷史情懷。而在歷史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歷史課程是通過合理的利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述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和規律。學生們在學習歷史課程中能夠充分的理解古人為人處事的手段和方法,學會用歷史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歷史的存在是社會整體的留印,也是后人對以往經過事情的總結和分析,同時體現出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社會精神的發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是培養學生國家情懷的主要措施,正確的歷史價值觀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一種積極健康的態度。
二、針對于合理的進行歷史課堂教學來有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分析
(一)有效的設置導學疑問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要想在實際的高中歷史教學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就一定要有效的設置導學疑問,導學和設疑是歷史教學開展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引入問題的關鍵和前提。通過導學能夠促使學生對學過的歷史知識充分的呈現出來,從而更好的幫助學生在新的學習中掌握新的知識重點和難點,對于一些抽象難度的歷史難點也能夠進一步詳細分析和理解,最終也將會促使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例如,當教師在講解《祖國統一大業》這一節的教學內容時可以先引導學生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歸納和整理,也就是理清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針對于《祖國統一大業》這一節的教學來說可以將內容分為統一的根源,主要是香港、澳門以及臺灣問題;統一的措施,主要是我國提出的“一國兩制”策略;統一的道路,也就是“一國兩制”策略的實際運用;統一中國,也就是根據香港、澳門以及臺灣問題來找出兩岸發展的有關歷史實證。從而提出問題來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們理解前后因果關系。
(二)合理的運用問題探索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設置完成導學疑問以后教師就應當合理的運用問題探索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但是在運用問題的過程中要注重問題設置的多樣性和合理性,再讓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來進一步的解答問題和延伸問題,進行思維的碰撞,從而促使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形成新的知識理念,因為探究問題的過程就是對于歷史資料證實素養的培養。教師也需要在授課的過程中更好的發揮出自身的教學素養,有針對性的對史料進行編輯和整合,把重點知識全面的融合到問題探究當中,實現學生核心素養和學習能力的顯著提升。例如當教師在講解《祖國統一大業》這一節內容中就可以適當的找一些香港、澳門以及臺灣的歷史資料來作為學習的前提,然后再引導學生們對“一國兩制”的政策有所了解和認識,進而對“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來探索為什么香港、澳門以及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讓學生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才能真正的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三)課堂教學中設置情感體驗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設置情感體驗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因素,那么這也就需要教師從實際的教學實際出發來創設一種合理的場景和學習氛圍,讓學生們更加全面的進行情感體驗,從而更好的感悟到歷史的意蘊和真諦。情感體驗的設置主要包括實物情境、角色扮演和討論探究等,例如在學習《祖國統一大業》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適當的進行活動體驗和影視再現等來讓學生們有著更加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師也應當合理的利用多媒體來進行課件展示,讓學生們在這種意境當中體會到當時處于香港、澳門以及臺灣中的人民向回歸祖國懷抱的渴望和感受。所以說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充分的利用和設置情感體驗是一種促使學生更充分和全面了解我國歷史的有效措施,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和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最終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
(四)課堂教學中適當延伸拓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促使學生掌握課堂中的歷史知識點,還需要適當的延伸拓展課堂以外的歷史文化和知識來對教學內容進行完善和補充,從而更好的深化理論讓學生們拓展自己的視野和培養核心素養。那么在學習《祖國統一大業》中教師就可以適當的把三國和元朝等和臺灣地區有關的歷史資料進行補充和完善,通過這種延伸拓展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挖掘歷史更深層的內涵。
三、總結
通過上訴問題的分析,我們也能充分的意識到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是課堂教學的最高目標,所以說教師要想更好的培養學生們的核心素養,就要堅持遵循學生為學習的中心,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還可以通過有效的設置導學疑問、合理的運用問題探索、課堂教學中設置情感體驗以及課堂教學中適當延伸拓展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做到帶著唯物史觀和歷史情懷去看待歷史問題,從而為實現歷史三維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也為提升學生歷史教學中核心素養提供保障基礎,最終推動高中歷史課堂改革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趙亞夫.公民教育:新時期歷史教育的重要功能[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