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勁風

【摘要】文章基于水墨畫教學對小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的重要意義,以新課改精神為指導理念,結合水墨畫教學的實際特點,積極探索了包括領略水墨畫意境的水墨畫作品鑒賞策略,感悟水墨畫技藝的水墨畫創作學習策略,品味水墨畫價值的水墨畫創意實踐策略等內容的新課改理念下小學階段水墨畫教學的科學策略。
【關鍵詞】水墨畫;新課改;小學美術
水墨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因特殊的藝術風韻以及蘊藏的豐富的育人價值,成為美術教學中不可替代的一個重要內容。而小學階段作為人認識社會、提升自我、涵養品格的起步階段,十分需要水墨畫這種傳統藝術的熏陶。
一、新課改理念下小學階段水墨畫教學科學策略探索的現實意義
新課改理念下小學階段水墨畫教學策略的科學探索將積極貫徹新課改要求,落實新課改精神,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尊重美術教學規律,結合時代發展組織相關教育教學活動。相關策略的探索既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也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的培養,既以教材內容為主,也拓展教材外的豐富內容;既保證教學效果的普遍性,也尊重學生發展的差異性。因而,新課改理念下小學階段水墨畫教學科學策略有著較大的實踐意義[1]。
(一)培養學生文化自信心
水墨畫以其獨特的風韻享譽國內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明珠。因而,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活動必將帶領小學生回顧中國水墨畫創作發展歷史,了解中國水墨畫創作藝術風格,使小學生折服于中國水墨畫的精彩魅力,生發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心,增強學生弘揚傳統文化的意識,使學生成為傳統文化的堅定弘揚者。
(二)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傳統的水墨畫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方法不生動,限制了學生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提升。新課改理念下小學階段水墨畫教學科學策略的有效實施必將打造生動鮮活、氛圍輕松的水墨畫美術課堂,給予小學生足夠的創作空間,使其可以放飛自我,釋放個性,為學生插上藝術創新的翅膀,并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落實新課改理念。
(三)提升學生美術核心素養
新課改理念下小學階段水墨畫教學科學策略著重以生動鮮活、氛圍輕松的水墨畫教學為載體,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美術理解能力、美術表現能力、美術創新能力等,從而有效提升小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藝術品位的提升。
二、新課改理念下小學階段水墨畫教學實施存在問題的客觀剖析
雖然國家對基礎教育落實新課改理念提出了具體要求且明確了遵循原則,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校的水墨畫教學并未全面落實新課改精神,導致水墨畫教學存在很多的現實問題,影響了水墨畫教學功能的實現[2]。
(一)水墨畫教學內容不生動
很多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內容均為美術教材中的相應內容。雖然美術教材中的教學內容是經過專家認真審核,符合小學生審美水平,具有較強的普遍性,但由于學生可能已經在上課前進行過瀏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很多教師僅僅將教材內容作為水墨畫教學的主要內容,不注重將水墨畫教學內容與學生興趣愛好相結合,與地方特色文化相結合,從而使得水墨畫教學內容不生動,削弱了教學效果。
(二)水墨畫教學形式不豐富
小學生受年齡影響,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相對較短,因而就需要美術教師采用豐富的教學形式,使水墨畫課堂能夠生動鮮活。然而很多美術教師在進行水墨畫教學時仍然使用“千篇一律”的“老師畫一筆,學生學一筆”的傳統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畫出來的水墨畫作品都大同小異,沒有創新,也使得水墨畫課堂枯燥無趣,限制了學生對水墨畫的探究欲望。
(三)水墨畫實踐活動不充足
水墨畫美術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用水墨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這就需要開展充足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嘗試用水墨畫來演繹自我,描繪大千世界世界。
但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數水墨教學活動僅僅局限于美術學科之內,沒有將水墨畫創作活動延伸到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也沒有多樣的實踐形式,不利于學生水墨畫素養的形成。
三、新課改理念下小學階段水墨畫教學實施科學策略的積極探索
新課改理念下小學階段水墨畫教學實施的科學策略將積極落實新課改理念,促進小學生在水墨畫學習過程中提升自主探究能力,注重將藝術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領悟藝術創作的真諦,形成較高水平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一)領略水墨畫意境的水墨畫作品鑒賞策略
領略水墨畫意境的水墨畫作品鑒賞策略,指的是以多媒體設備為載體為學生展示形式豐富的水墨畫作品,帶領小學生走進水墨畫勾勒的美好世界,通過多重感官的強烈刺激,使得水墨畫的神奇魅力在學生頭腦中立體化、清晰化,從而成功激發小學生的水墨畫創作興致。
(二)感悟水墨畫技藝的水墨畫創作學習策略
習得水墨畫創作技能是小學水墨畫美術教學的核心內容,而感悟水墨畫技能的水墨畫創作學習策略,將通過多種形象有趣的形式,將水墨畫平、圓、留、變等筆法和濃、淡、破、漬等墨法傳授給學生。比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水墨畫教程視頻——《水墨梅花》,以動漫的形式將水墨畫的基本繪畫技巧展示給學生,從而利用動漫視頻的形象流暢特點使得水墨畫繪畫技巧傳授變得生動有趣[3]。也可以以科學實驗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水墨的調和,鼓勵學生對調和比例、調和濃淡結果、調和顏色結果準確記錄,從而將水墨調和變成科學小實驗,既豐富了水墨創作技巧傳授形式,又使學生深刻領會了水墨調和的奧秘,從而對水墨調和有更加精準的駕馭。同時,也在反復實驗驗證的過程中培養了小學生的創作耐心,使小學生明確藝術創作的過程是需要不斷積累和反復實踐的,從而增強學生水墨畫學習的情感體驗,升華小學水墨畫教學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林菊坪.探析問題導學在小學國畫教學中的實效性[J].美術教育研究,2014(04):169-170.
[2]吳本新.淺析重慶江北頭塘小學少兒國畫[J].大眾文藝,2014(21):19.
[3]余蘇凡.新課標背景下現代水墨技法應用于小學國畫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5(09):17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