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想學好英語,就要學好詞匯,而詞匯學習可以說是英語學習中最難跨過的坎,本篇文章將在多次英語詞匯學習問卷調查數據的基礎上,總結詞匯學習中普遍的問題,運用聯想策略,并結合英語詞匯的語義分類,論述語音、詞性和語義三個不同的方面,希望能有益于詞匯教學水平的提高,從而讓學生們的詞匯學習更加簡單。
【關鍵詞】大學英語;詞匯教學;聯想策略;語義學
【作者簡介】陸莉莉,江蘇財會職業學院。
一、聯想策略教學模式
從哲學角度來看,世間萬物都是有所聯系的,不同的事物擁有不同的聯系,這種聯系并不是肉眼可見的,需要人類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發現并找到它們,這種主觀能動性被稱之為“聯想”。顯然,聯想也能在英語詞匯學習中有所作用:學生們充分聯想,思維發散,在學習單詞時,聯想到別的有助于記憶的內容,例如詞根相似的單詞和圖像。這種鼓勵學生們充分聯想來學習英語的方式被稱為聯想策略教學模式。音、形、義等都屬于聯想策略詞匯教學模式的教學內容。只要是接觸過英語,都了解學英語的第一步就是學讀音,但詞匯發音又很復雜,因此,必須重視讀音教學,實現能讀就能寫,聯想在讀音學習方面的作用在于發散思維,將讀音和拼寫聯系在一起。要想牢牢記住一個單詞,光靠讀音是不夠的,還需要詞義的記憶。而記詞義,死記硬背是沒有用的,學生必須發揮自己的聯想,思維發散,將其與某個常見的事物聯系起來,具體化,這個單詞的詞義才能記得牢。總而言之,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想象力和聯系能力都很重要,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詞匯能力的提升。
二、聯想策略在詞匯教學中的運用
從實際出發,本篇文章將以《新視野大學英語》教材中的課文詞匯為例,從單詞的語音、詞形、語義以及文化內涵等方面出發,探討聯想策略在英語詞匯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1.語義分類角度的詞匯聯想策略。語義角度中的詞匯聯想,其實就是依照某些聯系來歸類詞匯。從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A班同學都會使用這一策略,而B班和C班的同學利用這一策略的占半數左右。因此,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教師在課堂詞匯教學中的引導和示范對其詞匯學習效率有很大的關系。最開始,是從內涵意義和語義概念意義角度出發的近義詞匯聯想。內涵意義是指詞匯的隱含意義,表現詞與詞之間很微小但需要注意的差異。首先,是基于語義概念意義和內涵意義的近義詞匯聯想。概念意義是詞的本意,體現單詞本身的所指;內涵意義體現的是詞的隱含意義,用于描述詞與詞之間的細微差別。比如,在一篇講述如何克服恐水癥的課文中,有許多細節描寫和不同的詞匯群,內涵意義的存在就有助于理解。在課堂上,需要老師在不同階段引導學生去聯系和歸納,使其能有詞匯群的概念。在課文開頭,老師需要引領學生掌握“害怕”這個單詞的概念意義,例如terrified、fear和sacred。而到了需要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階段時,教師應在課文語境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區分不同情況下一個詞匯的不同用法,從深層次的內涵意義去掌握這個單詞。在總結階段,學生應舉一反三,將課文里的單詞與其他相關的詞匯聯想起來,比如“fear”這個單詞,課文以外的還有frightened、afraid of等等,從而學生腦海里就有了一個小詞匯群,有利于單詞的記憶和強化。接下來,是內涵意義和語義概念意義基礎上的反義詞匯聯想。有很多英語詞匯在詞形和語義上都是形影不離的,屬于一種使用的條件,而面對這種詞匯,反義聯想一種很自然的學習思維。所以,在學習這種詞匯時,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自然的學習思維,適時地進行總結。
2.語音、詞形角度的詞匯聯想策略。學習英語詞匯都是從單詞的發音先入手的,發音能夠展示詞匯的概念意義。要知道,有些單詞的讀音毫無區別,即使二者的概念意義千差萬別,但讀音相同還是會影響拼寫。因此,這種詞匯的主題意義和搭配意義是掌握的重點。比如compliment和complement這兩個單詞,讀音和詞形都很類似,區分有難度,但是從其搭配意義上來看,其搭配的介詞是不同的。此外,讀音和詞形類似的話,學生們就會有聯想,比如學“hook”這個單詞時,如果教師要求學生講出類似的單詞,“look”和“cook”自然出現在學生腦海中。所以,學習這種單詞,需要教師的適當引導,幫助學生們充分聯想,舉一反三,形成“單詞群”。
3.文化內涵角度的詞匯聯想策略。詞匯是文化的基本要素,詞匯的語義與本民族的文化內涵息息相關,語義分類中的反映意義、風格意義和情感意義都有文化因素的影子。所以,在詞匯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詞匯背后文化意義的教導,反映西方英美文化,幫助學生理解其文化背景。
三、結語
總而言之,以詞匯語義分類為基礎的聯想記憶教學策略,幫助教師們在詮釋課本詞匯時有了理論依據和學術深度。這種策略讓學生們在詞匯學習的聯想和思維發散更加科學、合理,幫助學生建立起以新詞為中心的單詞群,當然,單詞群的大小和學生們自己掌握的詞匯量有很大的關系,不過,只要一直堅持詞匯學習,這種詞匯聯想學習策略對學生們的整體詞匯學習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胡壯麟,姜望琪.語言學高級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