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蘭
【摘 要】在教育的發展過程中,教育理念不斷變化,人們越來越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旨在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這一教育背景對化學這一學科的教學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也促進了初高中化學銜接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可以很好地彌補他們的化學知識空白,鞏固他們的基礎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本文主要結合實踐教學,對核心素養背景下初高中化學銜接教學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高中化學;銜接教學
化學這一學科的核心素養不僅包括宏觀辨識及微觀探析,還包括科學探究及創新意識,應該通過化學學習使他們可以根據所學知識進行推理及驗證,提高思維能力,從而培養他們的科學精神。為了實現這一點,化學教師要十分注重初高中化學的銜接教學,讓學生在初中留下的知識空白,可以在進入高中后一點點抓起來,讓他們可以從初中過渡到高中,鞏固化學理論基礎知識,為后續化學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下面,筆者主要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入手,對核心素養背景下初高中化學銜接教學策略展開詳細論述。
一、轉變教學理念,提高銜接教學有效性
在核心素養教育觀念的影響下,現在的教育倡導“以人為本”,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然而,還是有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落后,教學時偏重于知識與技能,而忽略了過程與方法,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下降,這樣不利于實現初高中化學的有效銜接。所以,為了提高銜接教學的有效性,化學教師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不要局限于課本,而是要積極學習初高中化學知識,提前為銜接教學做好準備工作。
例如,在高一化學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將課本內容與初中知識銜接起來,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師首先要對初三化學課本與高一化學課本進行知識點上的對比,找出其中的共同知識點并標識,然后,在學習高一化學課本內容時,利用思維導圖模式將初三的相關知識點引出來,這樣可以有效實現初高中化學知識的有效銜接,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也復習了以前學過的知識點。
二、創設教學情境,提高銜接教學有效性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好的教學情境會對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教師要積極在化學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讓他們在放松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習,這樣可以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印象,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并且,一個好的教學情境也會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根據教師的指導,積極汲取知識,從而提升他們的化學核心素養。
比如,在學習高一“化學與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講解過程中對學生提問:“我們在初三的時候,是不是也學習了一些相關的知識內容,有哪位學生可以回憶起來?”學生會回答水資源。教師可以接著問:“那這兩章的內容有什么相同之處嗎?”這樣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同時也實現了初高中化學的銜接教學。
三、注重學生差異,提高銜接教學有效性
在以前的化學教學中,教師一般的教學進度都是根據班級里成績較好的同學進行的,沒有很好地注意到學生的學習差異。尤其是有些學生在初三時有部分知識沒有掌握好,所以在教師進行高一階段相關知識的講解時,就跟不上教師的節奏。為了更好地完成初高中化學的銜接教學,教師要善于在平常的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學習差異,讓他們可以在學習中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這樣的教學模式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拉近師生的關系,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有利于實現銜接教學的有效性。
比如,在學習高一“元素周期表”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借這個機會讓學生回憶一下,初三曾經涉及元素周期表的內容,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再采取調查問卷的方式,讓學生回憶自己初三時哪一模塊的知識點掌握得不夠牢固。這樣,教師可以在講解高一化學知識時帶領學生回顧初三的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化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海洋.初中與高中化學需要銜接什么[J].中學化學教案參考,2018(3):25
[2]李巖.有關初、高中化學教案銜接的對策和實踐[J].化學教案,2018(3):29
(恭城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