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華傳統文化,是五千年積累的財富,是五千年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內涵,一直以來,傳統文化的學習,都是與語文學科聯系在一起的,隨著教育的深化改革,更加重視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發現了傳統文化對其教育的價值,所以提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道德與法治教育中的應用,本文就對其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優秀傳統文化使道德與法治教育取之不盡的源泉。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1-009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1.088
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是每一個中華人民的義務,同時傳統文化也是取之不盡的思想文化源泉,是用之不竭的教學資源。對于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來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其文化源泉,教學資源。把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到道德與法治教育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吸取傳統文化的精髓,作為指引前進的光亮之一。
一、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要求
道德與法治教育,是一門思想、道德、法制的教育課程,通過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觀,懂法守法,能夠自覺地遵守社會規則,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中小學開展道德與法治教育,主要的教學目的就是:端正學生思想,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以教材為教學材料,讓學生學習人生哲理和對道德的認識。幫助學生了解道德、法制等一些常識。通過道德與法制教育,為學生在今后的成長以及社會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新時期的合格公民。
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道德與法治教育中,作為教育資源和文化源泉,具有積極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利用傳統文化中的哲理以及故事或者觀念來指導學生。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地了解生活,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然后把歷史與現實聯系起來,通過歷史文化學習現實處世之道,去學習和了解民族文化,更好地融入社會。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榮譽感。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融合
(一)結合單元主題設計傳統文化
主要是根據道德與法治教育教材中,根據其單位主題來引進傳統文化,把主題教育與傳統文化結合起來,作為主題教育的資源,優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比如在七年級上冊的《道德與法治》中的第三單元,主題就是師長情誼,主要是簡述師生之情,親情,教育學生如何處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如何認識家庭,處理家庭之間的關系。針對師生關系,畢竟教材資源有限,就可以去引入傳統文化,比如學習韓愈的《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關漢卿“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去明確老師的職責和精神,要尊敬老師,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再引入《論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明確在生活中,也可以遇到一些人,要去學習別人的優點。教會學生在生活中以及在今后進入社會中,如何去學習和處理人生中與師者的關系。比如在八年級上冊的“做守法的公民”,主要是教育學生不能違法,預防犯罪以及善用法律,這一課是相對比較枯燥的,這就需要引入一些案例提高學生的興趣,在案例中去學習法律的相關知識,在引入傳統文化,也可以選擇一些比較熟悉的案例,比如《曹操斷發》,學習曹操言出必行不損壞老百姓利益的行事,言出必行的品格。
(二)在案例教學中引入傳統文化
教學是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案例中引入傳統文化,這里主要是可以利用傳統文化中的一些小故事,達到教育的效果。比如在培養學生愛國精神的時候,就可以引入一些傳統的小故事,提高學生的興趣,還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從古至今,有著很多的愛國英雄,遠一點的有岳飛、林則徐,黃繼光、放牛娃王二小等等,都是英雄人物,還有楊家將、穆桂英、花木蘭等,文天祥的《正氣歌》“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等,同時了解唐朝的盛世,清朝的變革,既能激發學生的民族榮譽感,還能激發心中的愛國情懷。
(三)教師把傳統文化引入到日常的互動中
課堂互動是現代教育的重要手段,需要以學生為中心,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教師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把文化傳給學生,讓其從教師的言語中學習傳統文化,去認可,去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對傳統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要自然地引入傳統文化。在交流生活中的一些日常行為的時候,可以引入論語的一些語句,談到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的,就能引入“學而時習之……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當談論到日常朋友之間要真心“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要用一顆善良的心去與人交往。在與人交往中,以寬容的心態去容納別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三、結語
文章只是列舉了一些簡單的例子,可以明確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時候,不論是哪一個點,哪一個單元,都能找到具有教育意義的傳統文化,同時,一句話、一首詩,其蘊含的哲理及其內涵都不是單一的,是需要不斷探索的,所以,傳統文化,對于道德法治教育,是取之不盡的源泉。
參考文獻:
[1]常桐赫.試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道德教育中的融合[J].遼寧教育,2018(20).
[2]彭偉鋒.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8(Z1).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張瑜(1971.9— ),女,漢族,甘肅天水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道德與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