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教學應注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語文核心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由此可見,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已成為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文章以核心素養為切入點,從踐行“以生為本”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加強習慣培養三個方面提出了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課堂教學;以生為本;習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2-004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2.039
初中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及“文化傳承與理解”等幾個層面。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核心素養的落實,不僅有助于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還是幫助學生認知社會、形成豐富情感元素、實現學生個性化能力發展的最有效途徑。同時,初中階段正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語文課堂教學中核心素養的融入還可以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踐行“以生為本”教學理念,優化語文課堂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突破傳統教學思想的禁錮,一切從學生的層面出發,不僅要保障學生掌握基本的教材知識,還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體會。首先,教師要遵循“新課標”中“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注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從被動接受學習轉變為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其次,教師要轉變傳統、單一、枯燥的課堂教學形態,將一些符合初中學生認知能力及貼合學生實際生活的元素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從而不斷增加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生活性、多元性,進而讓學生擁有真實的語文感受,獲取語文學習的滿足感、成就感。另外,還要引導學生不斷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拓展思維,從而掌握語文學習的思路和方法,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為培養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及“文化傳承與理解”等語文核心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創新教學模式,全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的關鍵就是教學模式的靈活運用,好的教學模式不僅有助于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從而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有利于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教材知識,發展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更要注重選擇靈活、豐富的教學模式。如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式教學模式、開放式教學模式等,從而讓語文課堂動起來:動手、動腦、動口、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讓學生不僅牢固掌握教材知識,還提升了學科能力及素養。
例如,當學習《觀滄海》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首先,教師可以借助電視劇《三國演義》或音、視頻資料為學生創設一個跨越時間、空間的,生動的教學情境,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創作背景及內在情感;然后,在生動的教學情境中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閱讀,并討論“全文是圍繞哪個字展開的?從哪些語句可以體現出來?”結合課文內容將問題及個人看法匯總。最后由教師針對每組的答案進行講解、分析和指正,并在講解過程中適當貫串一些相關的小故事。以通過生動、靈活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且讓學生在“情境感悟—小組合作—分析討論—知識總結”過程中提高“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等核心素養。
三、加強習慣培養,貫徹落實核心素養
(一)采用多種形式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更是所有學科學習的基礎。一方面,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創新閱讀教學方式與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如采用“角色扮演閱讀法”“分層閱讀法”“小組合作閱讀法”“興趣閱讀法”等,讓學生在反復閱讀實踐中既實現知識的積累與整合,又提高閱讀水平。另一方面,要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有針對性地推薦一些優秀的課外讀物,引導學生養成記讀書筆記及摘抄等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讓學生在拓寬視野、提高閱讀水平的基礎上,提升“語言建構與運用”的語文核心素養。
(二)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引領
通過對學生思維的引領,讓學生主動將課堂知識轉化成自己的語文能力。如在學習《論語》時,就可以讓學生在認真研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深入思考有關個人修養、學習態度等問題,并結合文章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將課堂教學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從而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不僅深入掌握了文本知識,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還健全了人格,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而將“思維發展與提升”以及“文化傳承與理解”等語文核心素養落到實處。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教師不僅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積極創新和優化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要注重采用將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與實際的教學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從而切實保障核心素養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地生根,為構建現代化的高效初中語文課堂、實現學生身心的健康、良好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石全.中學語文有效教學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5).
[2]劉俊波.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學策略探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9).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劉學利(1968.3— ),男,漢族,山東青州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