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尤其對初中數學這樣理論知識較多的課程來說,如何提高課堂的活躍度,構建靈動課堂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主體;氛圍;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2-005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2.051
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不再是傳統的被動式教學課堂,面對新課程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要求,將初中數學課堂從過去沉悶死板的被動式課堂變為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主的靈動活躍的課堂很有必要。
一、變說為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變說為聽的方法
目前很多教師由于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在教學思路上依舊想的是如何向學生講述教材內容,而不是聽學生如何理解教材內容。因此要想讓課堂氣氛靈動起來,真正做到變說為聽,就需要通過相關的教學培訓來轉變教師的教學思路,教師自己也要有意識地轉變思維,將學生當成課堂的“主人翁”。
同樣是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歷史遺留問題,學生也不懂得如何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思維,對于“課堂主人翁”這樣的角色感到陌生。而變說為聽不僅要教師傾聽,還需要學生表達,因此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很重要。只有學生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觀點的表達,對于不同的聲音和思想敢于提出質疑才能真正做到變說為聽。
(二)變說為聽的優勢
首先,變說為聽可在真正意義上將課堂還給學生,使其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在表達過程中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生質的變化,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教師則站在聆聽著、啟發者、引導者的位置上。其次,變說為聽給了學生更多的表達空間和展示機會,在表達中也鍛煉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同時,通過學生的表達,可以增加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學生可以通過其他同學的表述,再結合自己的觀點來引發更多的思考,教師則可以從學生的表述中了解學生目前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在理解時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糾正。此外,通過變說為聽,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接受水平、知識架構、理解能力等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使后面的課堂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現狀,還可以在學生的表述中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問題進行研究,為教師提供新的教學思路。
二、變靜為動,活躍課堂學習氛圍
(一)變靜為動的方法
課堂教學的風格和氛圍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決定的,要想改變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風格,讓數學課堂變得靈動起來,首先,要認清目前初中數學教材中舊、繁、難的書面知識和理論知識占比較大,缺少新、簡、活的內容的現實,加重有關知識運用和實踐部分的內容,讓整個教材豐富生動起來,從而影響課堂教學的風格。其次,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依靠做題、背誦等重復性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死記硬背,應抓住初中學生好奇心強、探索性強的特點,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體驗知識的架構,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入更多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事實情境或實踐練習,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有機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課堂“靈動”起來。
(二)變靜為動的優勢
通過變靜為動,能夠讓教學課堂活躍起來,讓教材內容生動起來,讓學生與教師的溝通完整起來。首先,這種變化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學生從不敢說、不敢問,到積極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的固化思維不見了,獨立思考能力加強了,自主學習能力也提高了,為其綜合素質的培養打下扎實的基礎。其次,這種變化體現在教師的身上,隨著課堂氣氛的活躍,師生溝通的加強,教師更能了解學生的思想,并能及時調整教學方案,以符合學生學習水平和性格特點,使課堂教學的效果顯著提升。最后,體現在教材上,新教材增加了很多需要學生獨立思考、動手實驗才能了解內容的“活”知識,內容更加豐富生動,對學生的引導作用更強,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變灌為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變灌為探的方法
要想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首先要轉變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思維,讓教師意識到死記硬背的應試教育與現代社會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和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參與問題的發現、分析、探究、解決的過程,給學生自主進行問題探究和解決的機會。學校方面也要給予一定的軟硬件設施支持,積極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技術,滿足教師開展探究式教學活動所需。
(二)變灌為探的優勢
將灌輸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教學,能夠讓學生親身參與知識生成的過程中,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訓練,使課堂學習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學生在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后,會自發地對身邊的事物和現象進行觀察,將數學問題與數學知識進行有機結合。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應用能力,使學生能夠將書本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來。
綜上所述,要想構建靈動的初中數學課堂,需要教師、學生、學校等多方面的配合,只有將傳統的舊、繁、悶的被動式教學從教學思想、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轉變成新、簡、活的主動式教學,才能真正做到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發揮課堂教學的真正效用。
參考文獻:
[1] 張麗晨,劉顯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藝術[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
[2] 李文虎.試讀初中數學教學活動設計案例精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 ? ? ? ? ? ? ? ? ? ? ? ? ? ? ? ? ? ?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王振仁(1977.8— ),男,漢族,江蘇宿遷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數學,簡明靈動課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