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我國美術教學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由于美術教學的特殊性以及小學生自身發展的特點,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接受能力,充分利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教學。文章分析了小學生在美術欣賞過程中的特點,試圖在實踐過程中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發展的具體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2-015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2.148
開展小學美術教育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有助于提升教師的教育創新理念和綜合素質。
一、小學生的美術欣賞特點
(一)色彩的感知力強
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期,對色彩的感知力非常強,強烈的色彩能夠刺激兒童的大腦,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比如天空的藍色、花朵的紅色、樹木的綠色、果實的黃色等都能夠讓他們感受到自然的親和與美麗,讓他們感到快樂。相反,黑白灰的冷色調對學生的感官刺激性較差,不利于教學活動的展開。
(二)容易重視細節,忽略整體
由于小學生正處于感官發育的初期,他們往往只看得到細節,而忽略了對整個畫作的欣賞。比如一年級學生在觀看《風箏》繪本時,他們都被風箏上美麗的花紋吸引住了,很少有人注意到手帕的存在。
(三)鑒賞能力隨著實踐水平的發展而發展
小學生對美術的鑒賞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社會認知所產生的聯想。小學生都會對作品進行評判,他們一般更傾向于喜歡那些自己所熟悉的,能夠展現內心世界的兒童畫。并且常常將其作為范本,用來模仿。比如城市的學生喜歡高樓大廈五顏六色的霓虹燈,而農村的學生偏向于喜歡大自然,以及農村的土房子和柴垛。
二、小學美術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要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導入階段,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通過設置情境給予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視頻、圖片,展示實物等方式,給予學生感官上的刺激,讓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產生一種強烈的興趣。比如,學習《我是一只小小鳥》時,在上課之初,教師可以播放相關的音樂,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中靜下心來投入到課程學習中。還可以播放關于鳥的各種圖片,讓學生辨識是什么樣的鳥,有什么樣的形態和顏色,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去觀察對象,了解對象。
(二)將美術學習生活化,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觀察學習
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要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美術課程與生活的結合,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比如,學習《動物明星》時,讓學生搜集有關的資料,觀察自己最喜愛的小動物的習性,并做好調查和數據記錄,這樣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而且能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再比如,在學習飛機的相關知識時,可以將課堂設置為小型拍賣會,以拍賣會的形式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最喜歡的飛機,并給它設計造型,這樣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策劃能力。
(三)注重實踐體驗,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感受快樂
學以致用才是學習的目的,只有將知識和技能通過實踐呈現出來,才能夠對書本知識加以理解和消化。這個過程也是學生提高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過程,能夠讓學生在其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比如,教師可以播放音樂,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創作環境,還可以通過小組討論法探討制作的方法和步驟。大家共同完成一個任務,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競爭能力。再有就是用游戲的方法,在小組之間進行比賽,讓學生感受實踐中的快樂,實現在做中學,在學中做。
(四)進行有效的教學評價,讓學生收獲成功的喜悅
學生的每件作品都體現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情感的表達,在此過程中更需要得到教師和其他學生的認同及夸獎。在教學中教師要用合適的教學評價方式,注重積極的評價和過程中的評價,采用實踐感悟法,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相交流評價來提高對作品的理解,比如及時通過作品實物、視頻、圖片,利用班級多媒體,反映學生創作過程或作品的成品過程,讓學生展示、自評、互評、總結等。在此過程中,每個學生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他們的審美能力。
(五)視覺與聽覺相結合
考慮到小學生心理發展的階段性特點,為了加深學生對作品的記憶,在視覺記憶時常常要伴隨聽覺,尤其是教師在欣賞古今中外名作的時候,要通過生動的語言幫助學生加強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或者運用音樂的伴奏渲染氣氛,以加強學生對于作品的理解和記憶。
總之,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發展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將美術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將視覺與聽覺相結合等方式,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還要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創造,保護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馬亮亮.小學美術教學中創意性寫生教學的價值及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
[2]王頎.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新課程學習(下),2012(3).
[3]張占強.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策略[J].祖國,2017(5).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鄭姝卿(1969.12— ),女,漢族,甘肅蘭州人,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美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