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星
【摘 要】隨著城市的現代化,軌道交通已經成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實際上,軌道交通不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更是社會生活變遷的一種體現。研究軌道交通文化的基本走向,就是尋求城市軌道交通文化建設中共性的東西,為高品位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提供參考依據。現筆者將根據自身在合肥市軌道集團工作的經驗,以合肥為例,談一談城市軌道交通企業文化建設的一些重點和方法。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企業文化;文化建設
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就合肥而言,合肥軌道交通是服務于中國安徽省合肥市的城市軌道交通。其第一條線路于2016年12月26日正式開通運營,使合肥成為安徽省第1個、長三角第7個開通地鐵的城市。與此同時,一種高速、便捷、現代、時尚的軌道交通文化也以前所未有的影響力走進了合肥,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合肥這所城市的內在氣質和外在景觀,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因此,在當今城市中,地鐵已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交通工具,而是代表了一種城市文化的環境。
一、合肥軌道交通企業文化建設現狀分析
城市軌道交通雖然非常年輕,但其與人類的經濟、社會、政治、科技、藝術、城市發展等各方面息息相關,軌道交通在發展客運服務功能的同時,對都市風貌與意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特點。
結合北京地鐵、上海地鐵、深圳地鐵等軌道交通企業的調研情況,軌道交通行業的企業文化類型大多是以人本支持和規范控制為主的“內部取向型文化”,即企業的關注重點更多集中在組織內部。一方面強調嚴密的過程控制,注重通過規范控制來管理保障企業秩序,具有明顯的命令控制式管理風格,組織結構等級森嚴,體現了比較典型的“政府與事業單位”文化特點。另一方面也表現了較強的人性化管理空間與人文關懷氛圍。
故此,結合軌道交通企業文化的獨有特征,合肥地鐵公司實施戰略管理,著手提煉企業優秀文化并實施文化管理。根據公司不同時期形成和積淀的優秀文化,提煉出光榮的創業發展文化、高度的政治責任文化、艱苦奮斗的奉獻文化、追求卓越的創新文化、責任重如泰山的安全文化、高效聯動的服務文化、公益為先的效益文化、一絲不茍的制度文化、文明城市窗口的形象文化等多個文化特征。近年來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開展企業文化總結提升工作,形成了與企業發展戰略高度協調的文化,推進了安全文化、服務文化、效益文化、法治文化、廉潔文化、品牌文化等專項文化和所屬單位子文化的有機結合,基本實現了內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顯化于物的軌道交通文化,對提高員工隊伍素質、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增強企業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企業科學發展提供了思想保證和文化條件。
二、合肥軌道交通企業文化建設方法剖析
戰略、制度、文化是合肥地鐵公司持續發展的三大要素。近年來,隨著隨著合肥地鐵3,4,5,6號線的開工及發展建設的全面實施,合肥地鐵超常規快速發展,進入大規模網絡化運營新階段。城市中心骨干線路客流迅速攀升,大客流沖擊帶來巨大安全風險;與此同時,企業規模和員工隊伍不斷壯大,地鐵安全服務管理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基于這種現狀,本人擬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和看法。
1.堅持領導為主導,從上至下實施
領導者(或群體領導)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舉足輕重,他們不僅在發起和設計階段發揮著領導作用,而且在實施過程中更發揮了組織和推動的主導作用。因此,企業文化建設和實施也是“一把手”工程。首先,城市軌道交通企業的領導層應充分認識到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對企業文化的貫徹實施達成最大共識,從而使企業文化的實施得以順利進行;其次,領導層更需要身體力行,發揮巨大的帶動、示范和牽引作用,從上到下地推動城市軌道交通企業文化建設的實施。
2.堅持“人本主義”,全員參與建設
企業文化的制定來源于企業實際,成長于全體員工中間,失去了員工的參與,企業文化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根本意義。城市軌道交通在推進企業文化實施過程中,應堅持“以人為本”、全員參與的原則。一方面,開辟領導層與員工上下溝通的暢通渠道,廣泛征求全體員工的意見和建議,贏得廣大員工的充分理解和支持,激發和調動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要我變”到“我要變”的轉變。另一方面,積極開展以全員參與為主的企業文化活動,如企業文化知識競賽、員工座右銘征集、企業文化征文等活動,充分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成為最積極的參與者和實踐者,使企業文化建設與實施真正落到實處。城市軌道交通企業扎扎實實地推進實施先進的企業文化,堅持用先進的企業文化占領企業的思想陣地,并將它滲透于企業運營的各個方面,不僅可以增強乘客滿意度、社會知名度和企業凝聚力、市場競爭力,而且還促進了文化管理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為未來企業健康快速的發展熔鑄了永不衰竭的文化力。
3.將傳統文化與城市軌道交通企業文化結合
縱觀近20年來我國企業文化建設的歷程,多偏重于對西方企業管理理論的引進,而對中國傳統文化挖掘、提煉不夠。很多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對傳統文化的利用多限于傳統文化著作中部分詞旬的簡單引用,能將傳統文化切實的融于管理實踐的企業更是寥寥無凡。
我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包含有儒、釋、道等諸家的思想,其中蘊藏著許多深刻的哲學思考,對我國企業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講究中庸與和諧,它重視人與自然的統一,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合作,主張義利共生的價值取向,提倡社會責任。其中諸多的思想觀念都與企業管理思想不謀而合,這些思想潛在的植根于企業員工的頭腦中,形成企業內部一種自然的倫理規范,正因如此,我國的企業管理具備了先天的文化優勢,企業管理者就須主動的發掘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成分,并采取多種形式將其潛移默化的注入到員工意識之中,將原有的自然倫理規范轉化為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制度化的員工行為規范,最終將其塑造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
總之,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武裝人、引導人、塑造人、鼓舞人,亦即培育人,要建設高品位的城市軌道交通企業文化,促進需要領導層起到帶頭示范作用,以人為本,給予乘客更多的人文關懷,更要引導乘客參與城市軌道交通文化建設,精心培育乘客的文化意識,共同打造特色品牌。城市軌道交通企業文化建設,不僅僅是城軌建設單位的事情,而是關系整個城市、每位乘客的事,城市軌道交通企業文化建設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出一份力,共同創造和諧美好的軌道交通文化。
【參考文獻】
[1] 張奇.企業文化建設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源動力[J].建設科技,2015(Z1).
[2] 魏中龍,張慧.企業文化建設、教化與功能實現[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
[3] 張成.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建設[J].現代企業文化,20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