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蕊
【摘 要】 為了在新時代新背景下,探索中醫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在對多所中醫藥院校現有教育教學模式調研分析基礎上,以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為例,探討加強中醫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 中醫專業 方法探究
新時代中醫專業青年大學生肩負維持人類生命健康和將中醫藥事業發揚光大的重要責任,因其專業和以后工作的特殊性,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變得尤為重要。通過對中醫專業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現狀的調研得知,目前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因而如何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成為德才兼備的中醫人才是我校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下面以我校中醫學院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為例,探討加強中醫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
一、中醫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
1、專業認知不清楚
通過調研報考原因得知,只有極少部分學生是因接觸過并特別喜歡中醫專業而報考。大部分同學是聽從家人安排、或受當下古裝影視劇中對中醫大夫的過度神化而盲目報考。當其入學后學習到中醫的陰陽五行、臟腑經絡以及幾百個藥方后,才知道現實中的中醫專業學習漫長而枯燥,最終會使大部分同學失去對專業的興趣。
2、職業目標不堅定
因為中醫專業講究辨證論治、整體觀念,需要對所學內容活學活用,需要極高的悟性,且學制較長,短時間內看不到學習和治療效果,再加上如今的醫患關系比較緊張,中醫專業就業方向單一且困難,偽中醫及虛假中醫廣告的抹黑等原因,致使中醫專業學生的職業目標不堅定。
3、學習方式較單一
中醫專業傳統的教學模式一般為集中教育和實踐教育。由于中醫專業的知識量內容多、范圍廣,而且有些科目的知識點難于背誦且極易遺忘,沒有其他有效且有趣的方法,多數同學只能選擇一遍一遍的機械性的反復背誦,形式單一,效果不佳,慢慢失去了對專業的興趣。
二、中醫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究
針對以上問題,以我校中醫學院學生為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究。
1、專業認同感教育
中醫類學生只有對專業認知清晰明確并樹立牢固的專業認同感,才能堅定長期從事中醫藥事業的信念,才能使學習目標明確,保持學習熱情,同時中醫類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醫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1]。所以我們會通過舉辦“名師講堂”“齊魯名家杏苑傳承講壇”等活動定期邀請本校知名專家、中醫學者、優秀畢業生,通過講座、座談會等形式對同學們進行專業認同感和職業發展規劃及就業指導教育,讓同學們對中醫專業認知明確,對就業前景大致了解,并優化專業學習方法。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作為醫學生死讀書不行,還應將所學知識積極的運用于實踐當中,從實踐中加深對專業的認同感。所以我院鼓勵并指導同學們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暑期三下鄉、回鄉看齊魯、挑戰杯等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并要求同學們從大一開始寒暑假去當地醫院見習。通過理論加實踐的教育方式以增強中醫學學生專業認同感及扎根中醫學、為中醫學奉獻的信念。
2、朋輩引領教育
朋輩教育是一種利用朋輩開展分享活動的教育形式[2]。有研究表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推行朋輩教育,能夠增強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積極性與覆蓋面。確實如此,有時老師和家長的諄諄教誨不如朋友的一句勸說或一個示范。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朋輩的引領作用和模范作用比其他方式效果更為明顯。為了發揮出朋輩引領力量,我們定期開展了以學生為中心環節的朋輩結對學習活動--“學與思”、朋輩心理幫扶活動--“小天使活動”、朋輩友愛團結活動--“活力團支部活動”、朋輩主題團課活動--“我的團長我的團”。旨在利用同輩優秀同學的示范及引領作用,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和互動作用,并培養其在生活及學習中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互聯網+教育
在信息化的時代不能只從集中教育的理論課程和實踐教育入手,還要學會綜合運用新媒體平臺和互聯網+技術結合中醫文化打造一種新型的學習和教育傳播方式。所以我們創建微言大醫微信公眾號,推送好看好玩的視頻、文字、圖片、漫畫等思政教育材料和專業學習資料,現關注人數已達4000余人。我們還借助微信小程序,自發創立傷寒論打卡學習的新形式,現在線打卡用戶已達400余人,聽誦讀、說想法、讀講稿、寫感悟,用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方式,提高了同學們學習傷寒論的興趣。同時,我們嘗試通過青年人喜歡的blibili新媒體平臺,直播優秀老師的課程和優秀學生的經驗講座。其中我校劉更生老師的開學第一課直播期間觀看互動量高達8000次,當日全國小時榜排名前100。通過不斷創新的學習形式,極大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和思想水平。
總之,當前中醫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還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在習近平總書記“立德樹人”的強大時代號召下,作為中醫藥院校,我們要把中醫類專業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不斷探索有效解決問題的新方式和新方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楊歡,任虹,雍雙雙. 關于加強中醫類學生專業認同感的思考[J]. 科教導刊(中旬刊), 2017(29): 29-30.
[2] 尹余萌,范昱煜. 朋輩引領--大學生創新實踐下構建協同育人模式新探索[J]. 智庫時代, 2019(26): 7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