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的普及對學生產生了諸多影響,也影響了高校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展開,本文以煙臺南山學院為例,調研了民辦高校關心下一代工作中面臨的困境,及學生對學校關工委工作的期待和要求。
【關鍵詞】網絡+;民辦高校;關心下一代
隨著網絡的普及及資費的降低,越來越多的學生沉迷于網絡,尤其是自制力較弱的民辦高校學生更是深受影響,從QQ、微博到微信、直播平臺,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行為方式,增加了民辦院校學生的安全隱患。
雖然學生已深受網絡影響,但是很多關工委工作卻無法及時與時俱進,缺乏自己的官方網絡平臺等,從而使工作陷入困境。民辦院校必須直面當下關工委工作的困境,積極為“網絡+”背景下關工委工作的創新創造條件,充分發揮關工委育人工作的積極影響。筆者通過自身工作實踐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關心下一代所面臨的新問題和新挑戰及其產生的原因并且以煙臺南山學院為例調研了學生對于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一些期待和要求。
一、網絡+形勢下民辦院校關心下一代工作面臨的新問題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民辦院校的教育局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網絡信息時代。與此同時這些復雜的社會環境在給民辦院校教育工作帶來新的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筆者從多方面詳細闡述了網絡+形勢下民辦院校關心下一代工作面臨的新問題。
1.降低了學生學習效率
隨著4G網絡的普及以及智慧校園無線網絡的開通,學生的網絡資費也進一步下降新媒體的使用更加便利。很多學生沉迷于新媒體的世界無法自拔,甚至上課的時候也在玩手機,刷微博,關注朋友圈更新,嚴重干擾了正常的課堂秩序,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不良風氣對學生產生消極影響
網絡和新媒體以其獨特的社交性深受學生喜愛,學生們不僅會將自己生活的所感所悟發布到平臺,同時也會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定時更新。據調查,民辦院校學生的微信朋友圈主要內容是曬美食和自拍,同時還有一些旅游經歷。很多學生在盲目“曬”生活的過程中,開始慢慢滋生攀比心理,比較美食、旅游的經歷,慢慢成為學生新的心理負擔。
3.學生文化觀發生傾斜,敵對勢力對大學生意識形態的滲透加劇
隨著社會經濟的全球化 ,東西方文化相互滲透 ,現代青少年重視西方文化忽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傾向日趨明顯。這些現象說明我們的教育忽視了對當代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讓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意識出現了淡薄甚至偏離,對西方文化不斷模仿和趨同。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血液 是民族生存的根基,由此可見青少年的價值觀出現長久的傾斜 ,甚至走上另一種極端都是有可能的,而這決不是危言聳聽。另外在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的時代背景下,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和大國之間的較量日趨激烈,敵對勢力通過網絡等各種途徑對大學生進行意識形態滲透和價值觀誤導,腐化侵蝕大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
4.對傳統思想教育方式提出挑戰
新生代大學生有更強的個性特征,思維活躍、崇尚自由、自我意識強烈、對新事物樂于接受、善于學習,但在一定程度上他們又存在蔑視權威、理想缺失、自律性差等問題。厭煩說教,對學校管理規定存在逆反心理,是新形勢下高校關工委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大挑戰。另外互聯網憑借應用便捷、信息豐富、傳播迅速的優點,逐漸成為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新興媒體。然而,互聯網也是一把雙刃劍,正處于思想成長期的大學生,甄別信息的能力不足,對網上的信息不加思考地全盤接受;部分大學生沉迷于網絡世界,造成交際障礙;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擠壓了關工委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傳統工作領域,對“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篇稿念半天”的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提出了挑戰。
5.網絡滋生學生集體無意識行為
大學生正處于思想成熟的關鍵階段,受到網絡的影響,學生容易被熱點事件帶到集體無意識的情境中去,做出很多不成熟的舉動,同時經常受到熱點事件影響強化了大學生這種處理問題的行為方式,不利于大學生思想的成熟發展。如蘇州某高職院校學生因為個人矛盾在班級QQ 群匿名發表帶有人身攻擊性的言論,引發全班匿名罵戰,最終導致被指責的學生承受不了壓力選擇休學,而參與此次事件的其他匿名學生并不了解事情原委,只是被帶入到了集體無意識中去。
6.網絡帶來的安全隱患
關于網絡的法制和監管還不夠健全,網絡中存在很多安全隱患,有的學生被網絡詐騙,有的學生暴露個人信息,而當下校園貸正在進一步滲透到社交媒體中,有的學生被騙欠下上萬貸款,輕則個人征信受影響,重則個人人身安全被威脅,有的學生陷入裸貸等事件,個人名譽、安全受到傷害。
二、網絡時代的大學生關心需求調查分析
根據對煙臺南山學院學生對學校關工委工作的關心需求調研,發現學生的主要需求集中于學習、教學、人生規劃、生活及其他方面。
1.學習層面
希望老教授能在答疑解惑、學業輔導方面提供一些建議。包括學習方法,學習重點和難點,如典型例題講評及錯題分析;學習經驗,如發現學習盲點和難點;學習缺陷,如怎樣克服掛科;學習課程,開設選修課或精品講座、繼續給上課等。
2.教學層面
對于以年輕老師為主體的師資隊伍,學生希望老教授們能夠旁聽年輕教師上課,參與指導新教師教學,將學生學習習慣告知年輕老師,指出教學具體問題,督導課堂教學質量,提出批評和建議,并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幫助年輕教師制定教學計劃,向他們傳授教學經驗并做出教學指導。同時,希望他們繼續開課教學,為學生開選修課,并針對學校優質講座欠缺的現狀,開設精品講座。更有學生希望老教授可以指導自己的學術論文,因為他們比年輕教師教學任務少,幫助年輕教師進行科研。這一點煙臺南山學院做的還是很不錯的,采用傳幫帶,老帶新,并且還有督導組監督教師教學,并且啟用了四級觀摩教學大賽來促進教學。
3.人生層面
此類需求是希望希望老教授能以長輩的身份和角度傳授從大學走向社會的經驗、為人處世的方式和人生經驗,引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個人理想;;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所在行業的全球發展趨勢,拓寬學生視野,通過用一些科研趣事和勤奮事例來激勵同學,通過介紹自己的大學經歷、科研經歷和優秀學生案例,指導學生少走彎路。
4.生活層面
此類需求主要集中在物質和心理方面。學生希望老教師能夠運用社會資源,幫助和扶持貧困學生,使其通過知識改變命運;針對當今社會的拜金主義,期望老教授通過描述過去的生活狀況,緩釋社會物欲給學生帶來的壓力。同時,通過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和生活關愛,對心理異常的學生單個開導和交流,降低學生的自殺率。
5.其他
其他需求主要包括就業、思維和管理方面的需求。就業方面,大學生對未來發展存在迷惑和彷徨,他們希望老教師能夠給他們指點未來道路,輔助他們規劃人生,指點就業方向。思維方面,學生人生發展很大程度取決于他們的思維,他們希望成為有思想的人才,而不僅僅是一名合格職場人士,希望老教師能夠給他們以啟迪,以頭腦風暴來創新思維,實現思維革命。管理方面,學生希望老教師能夠參與到教學管理中來,比如擔任兼職或專職班導師,這樣對他們的生活、學習、科研幫助會更大一些。
三、結語
網絡的優勢在于它不受時空地域的限制,是一種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工作和交流平臺,能夠在年輕人和老教師之間搭建一個理想的平臺。及時性的關心需求如果得到及時性的回應,不僅能夠解決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足和研究興趣提升的問題,而且能夠有效調整學生不太健康的心理狀態。這對于多方面提升學生的身心健康、學習水平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很有好處。
【參考文獻】
[1]齊秀娟.高?!瓣P工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3(03):108-112.
[2]于盼.新時代下“關工委”助力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新西部,2019(17):79-80.
[3]張麗君.探析“互聯網+”時代拓寬高校關工委育人工作的途徑和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8(51):45-46.
作者簡介:江忠,男,內蒙古通遼人,東北師范大學日語語言文學專業畢業。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8年山東省關工委研究中心課題《“網絡+”背景下民辦高校創新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思考——以煙臺南山學院為例》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