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聰
【摘 要】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都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明確的要求,高校需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百年樹人,德育為先,高等院校在育人過程中必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與途徑。在新的時期、新的形勢下,面臨新問題,高校需從提高思想認識、強化育人理念、創新教育方法等方面繼續做出努力,從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創新。
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核心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確強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這更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受到高度重視,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將成為今后相當長時期內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中心、重心,也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在正確道路上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現狀;創新方式
一、研究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現狀與創新方式的意義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僅事關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層面,更是事關能否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與可靠接班人,任何時候都不容松懈,必須針對現實問題、直面現實困境,旗幟鮮明地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此,積極發現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并積極探索創新方式方法解決問題尤為重要。即通過更優化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全方位全過程貫穿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真正發揮其在立德樹人和構建和諧校園方面的思想保障作用,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新時代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三大突出問題:業務性與思政工作的互滲有待進一步加強,存在重業務輕思想政治教育現象;思想政治工作創造力不高,忽視情感溝通;黨委話語權有待進一步強化等。目前,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式在于“說教”,學生長時間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主觀能動性不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就會受到制約。
1.存在重業務輕思想政治教育的現象。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方向要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新時期,隨著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都產生了深刻變化。這些變化同樣影響到了高校內部,使廣大師生的價值取向、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和心理狀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思想上出現了許多新動態。社會問題映射到高校的許多熱點和難點問題,十分需要加以正確的理論引導,為廣大師生樹立爭取的價值觀念。這就需要有力、高效、務實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傳統的高校教育觀念是以傳授學生專業理論和知識為主,重視學生在學業能力上的提升,對學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建設下功夫不足,從而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弱化和思想政治理論課變“水課”。
2.思想政治工作創造力不高,忽視師生之間情感溝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就一定要圍繞“學生”這一絕對主體,“以生為本”開展創新招法。然而,一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習慣性延續一套華而不實的方式方法,沒有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融合,學生認為自己學的只是“大道理”,對生活和工作助力不大,是空洞的“假大空”,和自己的學習和未來工作沒有具體幫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通常把教師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甲方”,學生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乙方”。而在課堂外,高校師生之間的交流較少,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溝通一般被做成是道德修養規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簡單傳遞,進而忽視對學生個人思想與情感方面的交流與溝通。
3.黨委話語權有待進一步強化。高校去行政化絕不是去政治化、去意識形態化。高校因其獨特性自始至終就肩負著對青年人進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功能。“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關鍵在高校黨委。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的最大優勢,也是我國高校在創建“雙一流”的過程中必須堅持的最根本原則。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落實高校黨委對學校工作實行全面領導的突破口,也就牽住了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和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牛鼻子”。但是,在高校教學部門中,黨委相對于教學管理處于較為弱勢的地位。高校領導關注的更多是學校上規模、上層次,學科上科研、上優勢的核心問題,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認識上容易出現偏差,或者只是限于集中強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重中之重、抓好思想政治課教學意義重大等,重于提出要求,并沒有真正思考是否學懂、弄通、做實。
三、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的創新方式與途徑
1.提高思想認識,準確把握形勢,開拓思想政治工作新舉措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構建高校校園政治生態中起到了溝通教職員工與學生的橋梁紐帶作用,因此,學校的管理與教學工作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進一步明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重點和工作方向,制定科學的頂層設計和有延續性的工作規劃,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到同學校發展同頻共振的高度,著力避免重文化、輕思想教育的現象出現。同時,要充分發揮好高校黨委紀委在抓緊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高校黨委要馳而不息地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項要求,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2.強化育人理念,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服務性
高校領導層要分工明確,分管負責人要狠抓思想政治工作這條生命線,嚴格落實責任制度,提高高校領導層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程度。著眼于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理論素質,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核心,建立靈活高效的工作運行機制,充分發揮理論教育的灌輸、激勵、轉化功能,實現理論教育由點到面,由表及里,從死板到活潑,從單向到多向,由傳統到現代的轉變,堅定人們對改革開放的信心,堅定師生員工對學校事業發展的信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結合現實,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建立新的思維模式,運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從傳統的思維模式中解放出來,直接面對高校實際,服從服務于高校的建設發展。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灌輸、引導、轉變、激勵的職能,綜合運用課堂、網絡、平面媒體、廣播等手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著力從師資、教材、授課方式等方面優化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教育啟發師生,解決他們的立場和思想問題,不斷提高他們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能力,增強他們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使其自覺投身到學校的建設發展事業中去。
3.創新教育方法,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學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打破常規,一改教育工作者硬性“灌輸”,廣大學生被迫接受學習的狀態。積極利用移動新媒體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將先進的網絡技術、新媒體技術應用到日常工作之中,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邁向“碎片化”,在拉近師生之間距離的同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對此,應充分發揮高校黨委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掌控作用、實現高校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培訓全員化、有效激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創造力、夯實高校黨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突出問題,創新方式方法,不斷增強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敢于直面問題,引導學生在正確認識現實的同時投身祖國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任務,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人才結合起來,把成才與成人教育兼顧起來,與時俱進,有針對性的貫穿于學生教育的各個方面和各個時間段,真正培養出具有較高思想政治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7-02-28(1).
[2]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3.
[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01).
[4]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 加強改進思想政治工作[N].人民日報,2017-02-28(2).
[5]康秀云.習近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論述論綱[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2:28-34.
[6]劉林雪.高校管理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途徑[J].現代交際,2018,24:165-166.
[7]王紫薇,李飛,趙琳捷.新形勢下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2:61-62.
[8]王楨,貢國芳,宋溧俊.新時期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的思考[J].教育教學研究,2017,35-36:220-222.
[9]李衛東,張 妍.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與實踐[J].高職教育教學改革,2018,11(6):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