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在中小學的教育過程中,機器人教育課堂教學逐漸進入了大家的視野,將機器人運用到中小學教學過程當中,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高素質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機器人是高科技的體現,機器人課堂教育因為其獨特性而成為熱點,中小學機器人教育課堂教學設計研究對于教育領域的改革和學生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中小學;機器人教育;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0?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5-0019-02
引? ? 言
目前,機器人走進課堂成為教學熱點,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努力引導學生適應機器人教學這一重大改變,教授學生一些機器人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機器人進入課堂有利于激發學生對于人工智能的興趣,培養其綜合能力,但是,我們也必須正視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正確引導學生合理對待出現的問題,使機器人教育走上一條良好的發展之路。
一、機器人教育是高科技的體現
機器人教育融合了多種學科,開展機器人教育需要莫大的勇氣。將機器人放入課堂,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提高學生對科技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學素質,教師在機器人教育課堂中可以依靠學生去發現、去創造、去探索,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鼓勵學生不斷提高。在中小學融入機器人教育要根據中小學的課程來培養中小學生尚未形成的認知能力,讓學生學習高科技,親身感受高科技,培養學生對于科技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1]。
二、機器人教育如何與傳統課程相整合
1.延續傳統,激發學生的興趣
將機器人教育融入傳統課程中,是教育改革的一個重大決定,傳統課程與機器人教育之間存在著矛盾與沖突,但是機器人教育的出現無疑可以豐富傳統課程,讓學生在傳統課程的基礎上感受高科技的魅力,從而開發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對于教師來說,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機器人教育的加入可以讓傳統課程變得更加新鮮,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讓課堂變得更加有活力[2]。例如,在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這一課文中,機器人教育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作者寫這首作品時的豪邁氣概,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在中小學課堂上融入機器人教育無疑是正確的選擇,但是如果只將機器人作為傳播知識的一種工具的話,未免有些大材小用,可以在課外活動中讓機器人參與進來,增強學生與機器人的親密度。教師可以根據中小學學生的性格特點組織機器人小隊,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加一些關于機器人的活動,使學生對于機器人有更多的了解,通過組織各種活動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也可以培養學生出色的團隊精神,為之后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在朱自清的文章《背影》中,教師就可以利用機器人進行模擬,讓學生親身感受朱自清在這篇文章中對于父親的深愛之情,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讓學生加深對于機器人的了解,進而培養其熱愛科學的精神。
三、機器人教育任重而道遠
1.缺乏統一的技術結構
將機器人教育納入中小學課堂雖然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但是因為其發展時間較短,所以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沒有得到全方位的重視。在中小學的教育過程當中教師對于科技的講解僅限于機構傳感器等方面,但是對中小學生應該對科技掌握到什么程度,卻沒有明確統一的規劃,所以存在各地中小學對于機器人教育認識不足的現象。所以中小學關于機器人教育的教材雖然種類多,但是規劃不清晰,局限性很大。
2.機器人教育花費大,普及程度低
機器人尚處于完善階段,若要應用到中小學課堂中,則需要花費極大的時間、精力、物力,而在我國教育市場有限,所以廠商為了回購成本,對機器人的定價一般較高,這就導致了學校在機器人教育方面的花銷非常大,無法廣泛普及,因此不利于在中小學開展機器人教育,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3.存在著地區不平衡的現象
我國經濟目前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在一些地區機器人教育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在經濟發達城市的中小學教育中,機器人教育研究已經深入,而在西部地區這一目標的實現仍然需要很長的時間,機器人需要很大的經費投入,由于沒有強大的經濟支持,所以在全國普及機器人教育仍然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這就導致了中小學在機器人教育方面存在地區不平衡的現象。
四、中小學機器人教育對于學生的影響
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在中小學教育中,機器人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其創新能力。機器人教育可以讓學生在生活學習當中感受高科技帶來的便捷,激發他們對于科技的熱愛,這在無形當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將這種創新思維轉化為創新能力,有利于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為以后的人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對待科學的態度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在中小學課堂中融入機器人教育,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對待科學的態度,在心里種下一顆熱愛科學的種子,有利于為國家培養熱愛科學的高素質人才,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進而提高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學生在學習當中接觸到機器人教育,有利于學生開闊思維,繼而在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人格健全的學生。
3.有利于學生感受人文關懷,進而加深對社會、人生、國家的思考
中小學生對于世界的認知尚處于初始階段,在課堂中融入機器人教育,有利于學生感受到人文關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于社會、人生和國家的思考逐漸深入,有利于培養有思想、有深度、有能力的人才。在中小學教育中融入機器人教育是一個偉大的選擇,但是面臨較多問題,任重而道遠。
結? ? 語
在中小學教育中融入機器人教育是社會目前最關心的問題,故在其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會被人們重點關注,但無論如何,在中小學教育中融入機器人教育都是一項偉大的創舉。相關工作者應大力宣傳中小學機器人教育的意義,宣傳其對學生發展的重要作用,并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教師的培訓,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讓教師、學生和家長在生活中處理好機器人教育與學生學習之間的關系,為國家培養具有高素質的科學人才。
[參考文獻]
趙義純.基于3D仿真平臺的初中機器人教學設計[J].數字教育,2018,4(05):77-83.
趙煒,何國田.基于建構主義的機器人輔助教學設計模式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7(05):114-119.
作者簡介:楊明曄(1978.4—),男,江蘇蘇州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科技教育及學校機器人和編程等科技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