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物理是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門學科,它可以啟發與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與探索思維,進而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善于觀察的習慣。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的教學尤為重要,教師通過演示實驗的方式可以營造更好的課堂氛圍,進而將抽象化的知識與理論通過具象的實驗表現出來,加強學生的理解效果,同時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與實驗精神,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與效果。本文著重針對初中物理演示實驗的教學策略進行探究分析,從優化初中物理演示實驗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以及具體的優化策略兩個方面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優化;教學策略;演示實驗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5-0072-02
引? ? 言
現階段,我國的大部分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許多教師在開展演示實驗時存在走形式的情況,而且部分學校的實驗設備存在問題,嚴重影響了初中物理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因此,優化初中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的策略是優化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與途徑。
一、優化初中物理演示實驗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物理屬于科學性較強的一門學科,初中生剛接觸物理時,容易出現對教學內容不理解的情況,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用演示實驗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更加直觀地展現抽象的物理知識,同時可以增強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的認識,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思維能力,從而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1]。因此,本文首先從優化初中物理演示實驗在教學中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從而為下文探究優化策略奠定理論基礎。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思維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演示實驗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觀察實驗效果,進而引導學生將具象化的實驗效果與書本上的物理知識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思維能力。而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許多學生由于物理思維與聯想能力較差,很難理解課本中的知識,而教師通過演示實驗就可以很好地將教學內容展現出來,并能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及多方面的感官效果,增強學生對實驗的掌握能力,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規律,起到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與思維能力的作用。
2.將抽象概念具象化
在初中物理課本中,學生對于許多專業用詞與專業知識很難理解,這就出現了許多教師反映學生聽不懂、課堂教不會的情況。而采用演示實驗就可以起到為學生更換一種思路的效果,學生通過觀察實驗進入教學情境中,進而積極主動地思考,同時隨著實驗的進行而發現其中的變化,最終與書本知識相聯系,發現其與事物的規律與聯系。因此,演示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還可以起到將抽象化的物理知識概念轉化為具象化的視覺感受,增強教學效果的作用。
3.為學生明確事物之間的關聯與規律
物理教學主要就是明確事物之間的必然聯系與必然規律,而教師通過演示實驗可以更加直接地明確事物之間的關聯與規律,學生通過觀察也可以更加表現化地對事物的規律進行理解,進而增強學習效果與學習質量。
二、優化初中物理演示實驗的策略探究
明確了優化初中物理演示實驗的重要性后,在開展教學優化時,教師就需要采取更有策略性、更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1.借助多媒體技術,凸顯實驗中的直觀性
隨著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教學過程中,而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也是很好地提高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的一種方法。在演示實驗中引入多媒體手段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有效性,尤其是在對一些不方便操作的實驗進行討論研究時,采用多媒體技術就能代替演示實驗的效果,凸顯出物理知識的直觀性,增強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在教學九年級最后一章內容“粒子和宇宙”時,不論是對于微觀世界的研究探索,還是對浩瀚宇宙的研究,都很難通過課堂演示實驗達到教學效果。而這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將一些微觀世界分子、原子運動的一些模擬視頻或者一些宇宙中的運動狀態情況展示給學生,進而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微觀世界與浩瀚宇宙中的物理知識,增強學生的認識,同時解決課堂實驗難以表現的難題。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放慢視頻速度,或者在適當的時候暫停,從而讓學生更加細致地觀察,明確微觀世界與宇宙宏觀世界的運動軌跡。
因此,采用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更好地凸顯實驗的直觀性,也可以將一些難以通過課堂實驗表現的內容直觀化地表現出來,同時還可以通過慢放或者暫停增強學生的觀察效果,從而優化演示實驗的效果。
2.充分應用生活資源,增強實驗中的趣味性
初中物理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觀察能力與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調動生活資源,增強教學效果,同時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學習物理的趣味性。學生對于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情況比較熟悉,也更容易理解,因此,教師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興趣。
例如,在教學八年級物理第一章“物態及其變化”時,教師就可以將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態變化的應用通過演示實驗的形式呈現出來,如教師可以準備溫度計、燒杯、冰塊等進行實驗演示水的三態變化,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將這些實驗現象與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內容相關聯,如舞臺效果中的干冰、高壓鍋、人工降雨等,通過一些小實驗,將這些生活中的物理知識與物理原理更加直觀地傳達給學生,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便于學生記憶理解。
3.基于創新思維,提高演示實驗的創新性
教師在開展演示實驗的過程中也應當具備創新思維,不能在教學中只采用一些常見的實驗,否則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導的形式,先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然后通過創新的演示實驗,使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加深理解。
例如,在教學“壓強”時,教師可以先依照課本中的泡沫塑料實驗進行演示,然后在學生對壓強有了初步的理解后,通過“壓力與哪些因素有關”“壓力與受力面大小的關系如何”等問題引導學生,然后將泡沫實驗更改為橡皮泥,進而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出壓強與受力面的反應效果,同時調動學生的觀察欲,使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探索出問題的答案。在教學中將塑料泡沫更換成橡皮泥可以更好地表現實驗效果,同時體現出對實驗的創新。
4.對原有器材進行優化整合,突破教學難點
在演示實驗中,實驗器材也非常重要,完整的設備器材可以增強實驗的效果與質量,同時也更有利于突破教學的重難點。還是拿“壓強”這一實驗來說,教師可以將真空罩、礦泉水等容器進行優化整合,形成一個新的實驗效果,進而更好地表現物理知識。具體流程如下。
第一步:根據要求將真空泵與真空罩連接在一起;第二步:用手擠壓礦泉水瓶,然后將其放在真空罩中;第三步:對真空罩抽氣后,礦泉水瓶在罩中恢復原狀;第四步:停止抽氣,將空氣注入罩中,礦泉水瓶再次被擠癟。這種整合可以實現對原有器材的更有效利用,提高器材的使用效果,同時也能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在實際教學中有較好的應用效果。
結? ? 語
總而言之,優化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演示實驗教學可以很好地提高物理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多采用這種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優化的過程中,教師應具有創新思維,有效地利用實驗器材與多媒體,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
[參考文獻]
鄭巧燕.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馮祥兵(1968.11—),男,甘肅榆中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