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影
【摘要】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漸推進,教育行業較以往有了很大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提出,使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都有了明顯改變。其中,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始終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但是,從目前我國高中語文教學現狀來看,由于實際課堂教學深受應試教育影響,使得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力度嚴重不足。基于此,本文以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為研究目標,從其實質內涵出發,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分析了具體的培育路徑,以希冀給予廣大高中語文教師一定的幫助和指導,進而促進高中語文教學工作的進步。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實質內涵;培育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從根本上來說,核心素養培養不僅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教育行業的最主要教育內容,更是現階段課程改革的唯一標準和依據。同時,核心素養培養教育理念的提出,將在很大程度上顛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理念,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道德意識、創造實踐能力以及愛國敬業精神。由此可見,核心素養培養符合當前教育行業的發展趨勢,因此圍繞具有明顯傳統灌輸式教育特點的高中語文教學工作展開探索研究,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值得我們給予足夠的重視。
一、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
(一)語言構建與運用能力
語言構建與運用能力是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核心內涵,是整個語文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能力要求。其中,高中語文學習要求學生必須對漢字語言有較深理解,要能夠有足夠的客觀世界認知能力,并能夠在所學語言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語言再創。
(二)思維發展與提升能力
思維發展能力的培養同樣也是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培養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其中,語文學習要求學生在閱讀文章后能夠有一定的語言組織和再創能力,要能夠用自己的思維邏輯進行寫作,而這不僅是高中語文學習的重要學習目標,也是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前提和基礎。
(三)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
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同樣注重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一方面,高中學生需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和情感觀,要能夠準確把握語文文章中的人物感情;另一方面,高中學生需要對世界有較為客觀的認知和評價,要挖掘語文學習中的優秀文章,并能夠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和創造。
(四)文化理解與傳承能力
語文與文化密不可分,一方面,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更加注重漢語文化傳承,更加需要學生對漢字有較深理解;另一方面,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培養要求學生必須擁有良好的文化理念,要能夠在語文知識學習的基礎上不斷積累人文知識,并加以推廣。
二、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路徑
(一)借助多元教學方法,培養審美創造能力
基于高中語文核心素養中的審美創造能力,可就學生閱讀能力進行著重培養。其中,在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包括《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在內的許多文章均體現了近代文學家的寫作藝術,而在學習這些課程的過程中,教師便需要著重就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引導其了解優秀作家對于文章結構的把控以及對文章情節的描繪,而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帶著興趣來進行閱讀。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一課時,教師可先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有關荷塘美景的圖片、視頻,讓學生在腦海中創設出優美的景色情境,從而更好地對文章所描繪的景色進行感悟,并提高審美能力。
(二)借助教材比對教學,培養文化傳承意識
基于高中語文核心素養中的文化理解與傳承能力,可借助教材比對來引導學生正確理解不同文化間的差異。一方面,在語文核心素養培養中,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意識和愛國精神,尤其是在學習《紀念劉和珍君》等課時,要盡量將語文教學與歷史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充分了解故事發生的具體歷史背景,使其真正對劉和珍、梁任公等民族英雄產生敬意;另一方面,要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既尊重民族文化,又尊重外國文化,其中可采用教材比對來讓學生學會客觀對待各種文化。例如,在學習《別了,不列顛尼亞》以及《蘭亭集序》兩課時,教師便可讓學生對比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并通過分析不同的風土人情來加深自己對于不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三)借助文體練習教學,培養語言構建能力
基于高中語文核心素養中的語言構建與運用能力,在實際語文教學中要遵循“勤能補拙”的教學原則,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語言練習機會。其中,由于語文強調閱讀與寫作,且寫作往往在高考語文中占有較高分值,因此應重點關注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借助長期的寫作練習來增加自身語言美感,從而更好地就語言進行感悟。一方面,雖然題海戰術與素質教育確實相悖,但現階段想要提升學生成績最好的方法仍需要借助題海戰術,然而在實際應用題海戰術時,教師不應再一味安排大量的基礎練習題,而是應突出寫作等需要發散思維題型的練習安排,要讓學生做的每一道題都能具備一定的能力提升效果,幫助其在有限的時間內得到最有效的語言能力練習。例如,針對以往題型較為簡單的默寫古詩詞練習,要逐步轉變為根據情境填寫詩句的題型,從而讓學生不僅能夠對所學古詩詞有較深記憶,還能靈活對其進行運用;另一方面,教師要更加注重多文體寫作教學。誠然,以往高考寫作多以議論文為主,但從近年來高考變革情況來看,議論文已經不再一家獨大,對于學生多文體寫作能力的要求已經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在此背景下,教師必須就學生的多文體寫作能力進行全方面培養,要讓學生能夠在面對各種寫作題型時均能有一定寫作技巧。例如,在教學《沁園春·雪》等優秀近代詩詞時,教師可鼓勵學生就不同詩詞的優缺點進行分析,通過分析不同詩詞異同總結詩詞的寫作方法,提高自己的詩詞寫作能力。
(四)借助教學實踐活動,培養思維發展能力
基于高中語文核心素養中的邏輯發展與提升能力,要著重就學生的邏輯思維模式進行養成,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精神。一方面,在語文閱讀完成后,教師可向學生布置有關語言創作的作業,讓學生在應用中加深對于語言的把控。例如,在學習《燭之武退秦師》一課時,教師可采用分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分別扮演《燭之武退秦師》里面的角色,并編寫為話劇進行排練,這樣便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對整篇文章進行理解;另一方面,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尤其應充分將辯論賽、演講等語言表演形式融入課堂。例如,在學習《史記》中的《鴻門宴》一課時,教師可讓學生就“劉邦該不該赴鴻門宴”展開討論,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就劉邦與項羽的政治斗爭進行了解。
三、結語
綜上,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意義非凡,其不僅能夠開拓高中學生的視野,還能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效果,使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更加主動。但是,基于當前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只有進一步加深在語言構建與運用、審美鑒賞與創造以及文化理解與傳承三方面能力的培養力度,并切實將各種先進教學方法應用至實際培養過程中,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才能促進高中語文教學工作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李煜暉,李倩.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課程設計與實施[J].中國教育學刊,2019(3).
[2]王清宇.高中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培育的學理與方法探討[J].學周刊,2019(6).
[3]曾建萍.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培育路徑探賾[J].成才之路,2018(28).
[4]趙中強.探討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及培育策略[J].學周刊,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