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衛
【摘要】對于小學生教學來說,閱讀教學能夠豐富學生的思維、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近年來,整本書閱讀逐步受到人們的重視,這種閱讀方式能夠擴大學生閱讀量、充分鍛煉學生閱讀能力。在新課標要求下,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導向,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逐步成為小學語文老師關注的重點。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開展了指向核心素養的小學生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旨在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整本書閱讀;核心素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眾所周知,閱讀作為獲取知識的重要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如何從海量的信息中獲取有用的信息,對人們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小學生來說,在教學過程中融入閱讀教學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思維,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在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拓展學生閱讀面、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已經成為當務之急。整本書閱讀可以極大地擴展學生閱讀量,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途徑。此外,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創新意識的提升。因此,在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前提下,以整本書為教學內容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為學生的成才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意義
在信息時代,閱讀對于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全民閱讀是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已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為積極倡導全民閱讀活動,新課標明確提出減少學生做題量,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學生閱讀面,從閱讀面、閱讀方法等多個方面提出了要求。小學作為重要的教學階段,可以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小學閱讀教學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從現階段的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出,在閱讀方式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學生閱讀興趣缺乏。事實上,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對于閱讀缺乏足夠的興趣,其閱讀的出發點是完成老師和家長的要求。這樣的閱讀方式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給學生帶來知識的收獲。其次,目的性閱讀現象嚴重。部分學生在閱讀時,以完成某種目標為驅動力,這種方式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但是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方面效果有限。小學階段開展閱讀教學的目標在于,讓學生通過閱讀的方式獲得情感上的共鳴,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的語文思維,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指向核心素養的整本書閱讀教學,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重視學生情感感悟,為學生提供有意義閱讀氛圍,通過閱讀模式的改變,逐步改進小學生的閱讀習慣和思維習慣,最終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養的發展,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奠定基礎。
二、指向核心素養的小學生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在闡述小學生整本書閱讀教學意義的基礎上,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導向,下文探討了幾點小學生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如完善教學理念、重視情感體驗、開展多遠化教學等等。詳細如下:
首先,完善教學理念,在明確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閱讀教學書目。對于小學生閱讀教學來說,完善教學理念可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目。閱讀書目的選擇直接決定了后續閱讀教學的課型。以小學中年級的學生為例,考慮到這個階段的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處于發展期,可以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以及興趣愛好,篩選出符合學生興趣愛好的書籍,比如人間真情類的《愛的教育》、冒險類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等等。在確定書目后,教師需要用心備課、精細上課,讓學生能夠體會作者的情感。
其次,注重閱讀前指導以及重視情感體驗,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了小學生能從整本書閱讀中收獲知識,鍛煉閱讀能力,教師需要做好閱讀前的指導工作。閱讀前指導的關鍵在于如何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多種方式措施。筆者認為大聲朗讀、閱讀推介會導入是行之有效的辦法。當學生對于閱讀的書目興趣不高時,教師可以選擇書本中的精彩片段,通過富有感情的大聲朗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逐步引導學生燃起對整本書的興趣。此外,閱讀推介會導入是現階段常用的教學方式之一。教師在選擇閱讀教學書目后,采用閱讀推介會的形式向學生展示書目的背景、主體內容、人物等等,通過閱讀推介會使學生對書目的情況有總體的認識,引導學生對書目產生興趣。對于小學生閱讀來說,引導學生感悟閱讀內容是重要的教學方式,通過情感感悟,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從中豐富情感體驗,升華自身的情感,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第三,探索多種形式的閱讀方法,明確閱讀策略。當引導學生產生閱讀興趣以后,需要采取合適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探索多種形式的閱讀方法,確保最佳的閱讀效果。可以看出,制定明確的閱讀策略是關鍵所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思考、多詢問,比如作者想要表達怎樣的真實情感;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從中收獲什么啟示,等等。帶著思考和問題讀書,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更關注作者表達的情感以及書目的寫作方式。此外,學生對于作者寫作方式和特點的思考,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采用合適的閱讀方法,比如書目中需要精讀的地方,可以指導學生將其摘錄下來,書目中不需要精讀的地方,則采取快速瀏覽的方式等。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期間,對于不理解之處,可以指導學生將其標注出來,通過同學探討、與教師溝通等方式進行解答,有助于學生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
第四,開展多元化活動,將核心素養逐步滲透到閱讀活動中,形成個性化教學。需要說明的是,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是日積月累的產物,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耐心和責任心。為了延續學生對于整本書閱讀的興趣,避免半途而廢,教師可以考慮采用多元化、個性化的閱讀方式。以《平凡的世界》為例,可以讓學生搜集整理作者信息等相關資料并在課堂交流共享,這種方式可以為學生后續閱讀做好鋪墊,學生根據這些信息選擇合適的切入點和關注點進行閱讀。閱讀結束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以讀后感的形式進行總結分享,讓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感受書目的內容以及作者的情感。
三、總結
小學生整本書閱讀作為一種新型的閱讀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本文從核心素養的視角探討了幾點小學生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策略,比如完善教學理念,明確學生主體地位,選擇合適的閱讀教學書目;注重閱讀前指導以及情感體驗,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探索多種形式的閱讀方法,進一步明確閱讀策略;開展多元化活動,將核心素養逐步滲透到閱讀活動中,形成個性化教學等。由于這種閱讀方式在我國應用周期相對較短,在教學實踐中難免存在弊端,因此需要教師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不斷豐富小學生整本書閱讀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解桂芬.讓讀書走進人生,讓人生飄逸書香——淺談小學生整本書閱讀指導[J].課外語文,2016(7).
[2]巨同菊.關于小學生讀整本書的閱讀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1).
[3]宋甲.注重核心素養培養 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初中語文核心素養下閱讀教學幾點感悟[J].考試周刊,2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