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榮
【摘要】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依賴青少年的,“少年強,則國家強”。對其教育所涉及的領域是較為廣泛的,如有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以及校園環(huán)境等原因。作為一名當代語文教師,應在自身教育環(huán)節(jié)把好關(guān),深入挖掘小學語文文本資源,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健全塑造小學生的人格,使小學生能夠獲得全面發(fā)展及進步,以期在未來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本文著重探討挖掘小學語文文本資源,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文本資源;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在新課改背景下,以往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已經(jīng)不能滿足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的教學要求了,在以往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多關(guān)注于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較為忽視對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小學生的心理層面存在某些小問題,教師也難以及時發(fā)現(xiàn),進而及時幫助小學生擺脫心理問題。針對上述情況,在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挖掘語文文本資源,來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確保小學生心理層面的健康性,使小學生的內(nèi)心能夠始終住著溫暖的陽光,不受消極情緒所囿。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滲入心理健康教育
興趣對學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產(chǎn)生興趣,才能夠產(chǎn)生前進的不竭動力,才能夠在語文學習中更加主動。而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由于小學生學習能力以及控制能力等都存在很多不足,在實際學習中常常會遇到困難,若不及時解決,久而久之,不但會抑制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會阻礙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開展,在此狀況下,就更別提滲入心理健康教育了。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摒棄以往消極的教學模式,善于借助文本資源,激發(fā)學生興趣,滲入心理健康教育,這樣小學生才能夠?qū)ο嚓P(guān)知識內(nèi)容進行主動思考,進而才能夠產(chǎn)生顯著的教學成效。
對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方式來說,教師應善于了解小學生的興趣所在,而后借助文本中的內(nèi)容,將興趣與文本資源兩者融合起來,這樣才能夠使語文文本資源獲得良好運用,使小學生的內(nèi)心能夠獲得愉悅性,如此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實。
再者,教師也可借助于文本資料,找尋與之相關(guān)的影視資源,在課堂中為小學生放映電影,小學生在觀看過程中,勢必會逐漸積累興趣,進而更為積極主動去思考,審視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行為等,讓小學生能夠明白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而尋求教師的幫助,及時改正自身的不足。在電影放映結(jié)束后,教師應針對電影內(nèi)容進行總結(jié),將其中所蘊含的有益因素提煉出來,并將其放大,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中所存在的心理健康相關(guān)內(nèi)容,將小學生心理所存在的不健康心理因素及時扼殺在萌芽之中,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二、挖掘教材故事,滲入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所包含的故事也是非常多的,這些故事不僅利于活躍課堂氛圍,也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展,使小學生能夠在聆聽故事的過程中,獲得內(nèi)心層面的感悟,如此對保證小學生心理健康也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深入挖掘小學語文故事文本資源,在課堂中生動形象將故事講述出來,并將故事之中所蘊藏的道理及心理因素提煉出來,使小學生能夠認識到什么樣的心理狀態(tài)才是正確的,以落實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在學習《失物招領》一課時,教師應運用這一文本故事,講述給小學生,讓小學生了解到失物為什么要招領。如此,不僅利于提升小學生思想素質(zhì),也利于塑造小學生的健康心理,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為小學生的長遠發(fā)展鋪墊好扎實的基礎。
三、情感表達期間,滲入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語文文本資源之中包含的情感因素是很強的,運用情感因素,不但有助于增強小學生的情感體驗,也有助于激發(fā)小學生的情感,而小學生的情感一旦被激發(fā)出來,心理健康教育就會更好落實了。同時,通過這種方式,也能夠使小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性獲得提升,使課堂教學能夠處于良好的氛圍之中。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善于運用文本資源,在情感表達期間,滲入心理健康教育,當敬佩、思念以及激動等思想感情表達出來時,小學生的心理品質(zhì)也能夠獲得一定程度的增強,如此對保障小學生心理健康也是十分有利的。
另外,借助這種方式,也能夠使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思想情感以及傾聽能力等獲得提升,使小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學習中獲得更深層次的進步,從而推動小學生的長遠發(fā)展與進步。例如,在挖掘《小蝌蚪找媽媽》的文本資源時,教師就應善于融入情感因素,在小學生進行情感表達時,恰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應先讓小學生體會到文中所蘊含的情感,小蝌蚪為什么要找媽媽,而后找尋切入點開展教育,讓小學生在充分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同時,也能夠使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獲得保障。
四、學法指導階段,滲入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通常是教師借助一定方法,指導小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一個過程。學法指導為一個系統(tǒng)過程,不可急于一時,應以強大的耐心,逐漸實施學法指導,確保學生理解指導內(nèi)容,如此才利于學生的進步。所以,對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務必要重視對學法的指導,并在學法指導階段,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將心理調(diào)節(jié)方式表達出來,使其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到小學生,對小學生的實際學習起到強化、維持以及開啟等作用,使小學生的學習心理能夠得到增強,最終推動小學生思想層面與心理層面的進步。
五、正確評價學生,滲入心理健康教育
評價學生,也為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是絕不可缺失的。因此,對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應重視這一環(huán)節(jié),并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滲入心理健康教育,讓每一名小學生都能夠有信心、有對待生活的無限熱情,如此則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質(zhì)價值得到體現(xiàn)。
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自身的評價語言,不應過分嚴厲,而是應以鼓勵的方式,對待每一名小學生,以增強小學生的自信心,保障小學生的心理健康。
六、總結(jié)
總而言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為一項任重而道遠的過程。對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應善于挖掘語文文本資源,來滲入心理健康教育,可通過正確評價學生、挖掘教材故事,以及激發(fā)學生興趣等方式來實施,以真正落實對小學生的良好教育,使小學生的心理健康能夠得到保證,從而實現(xiàn)學生更為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賈彥秀.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新探[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5).
[2]高玉紅.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甘肅教育,2019(4).
[3]李韋鵑,王德強.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研究[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9(3).
[4]王美君.小學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滲透的策略[J].教書育人,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