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麗 安麗杰
摘? 要:發展聽、說、讀、寫、譯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是大學英語教學的價值旨趣,其中聽力是基礎,同時也是高校英語教學的薄弱環節。大學生英語“聽不懂、說不出”一直為社會所詬病,這與跨文化學習環境相關,也與高校英語聽力教學方法相對固化、創新性不強不無關系。對此,必須要呼應社會對大學生聽力能力的需求,以“游戲化”教學為突破口,引導大學生“寓教于樂、寓樂于教”,激發參與聽力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知識能力的自我建構。
關鍵詞:高校英語聽力? 游戲化教學? 設計?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9(c)-0120-02
在大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建構的過程中,聽力是建立有效二語習得環境的重要因素,如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模型、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信息加工模型等,無一不強調聽力對于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關鍵性功能和價值。從整體性視角來看,大學生聽力的發展對于說、讀、寫、譯等能力發展至關重要,聽力好,可以矯正口語發音和表達,有助于撰寫和口譯。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聽力就是基礎,然而,對于大學生而言,提高聽力能力并非易事,這與大學英語聽力教學“重筆試輕聽說”關系密切,同時,也與大學英語大班教學、“填鴨式”教學、教學模式創新性不足密切相關,導致大學生聽力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消解。
教育部頒布《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指南(2017)》明確指出:“增強大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然而,這些能力的提升都是建立在聽力能力有效提高的基礎之上。同時,強調指出,要在教學方法上實現“教的目標”向“學的需求”轉變,促進大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使大學英語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確保大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穩步提升[1]。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方法改革的成功標準在于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自我實現知識能力的建構。“游戲化”教學方法強調以大學生為課堂主體,規避英語學習的枯燥性、固化性,將大學英語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進行嵌入,使大學生在“學中樂、樂中學”,主動進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建構。因此,在大學英語聽力課堂開展“游戲化”教學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通過開放性的教學課件設置,打造個性化學習方式,為提高大學生英語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保駕護航。
1? 大學英語“游戲化”教學的現狀分析
大學英語游戲化教學并非單純的建設一個教師與大學生進行生活化游戲的空間。在“互聯網+”時空場域下,更多地是發揮“互聯網+教育”的價值和功能,通過設計和應用“網絡化游戲”來提高大學生的聽力水平,其益處在于不占用課堂教學的寶貴時間和引導大學生進行自主化學習。針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理論研究的前沿問題和重點難點問題,當前,學界對于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前者主要是指教學方法問題,后者主要是指聽力障礙因素的解決問題[2]。在教學方法層面,倡導開展任務式、行動導向式、合作式、項目式、探究式等教學方法,對于交互式游戲化教學則較少關注。
在人類日常交流中,聽力理解所花費的時間是讀寫活動的6~7倍,所以,從語言的工具性價值而言,學習聽力至關重要。當前,英語聽力游戲化教學一般應用于小學、初中階段,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運用游戲化教學較少涉及,尤其是網絡交互式游戲教學則更加少。然而,在“互聯網+”時代,利用信息技術來提升教學質量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形勢所需、發展所求。網絡化教學資源可以為英語教學構建一個交互式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其主動融入到教學情境中來。實際上,美國、歐洲、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已經在語言聽力教學中進行游戲化教學的有益嘗試,通過開發設計與大學生認知能力相當的游戲教學軟件,引導學生在游戲中提高聽力水平。在我國,一款名為《烏龍學院》的英語網絡游戲專門針對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聽力進行設計,通過多樣化的游戲場景呈現和語言嵌入,有效提升大學生聽力的積極性,大大提升了大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無疑,在大學生英語聽力教學中導入游戲化教學模式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 高校英語聽力“游戲化”教學的設計和應用
開展大學英語聽力“游戲化”教學設計和應用必須要圍繞學生“學的需求”、學生認知能力水平、成長成才特點、學情和“游戲化”教學系統等問題,明確教學目標和學習對象學情,才能使“教學游戲”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
2.1 學習目標的設計
對于大學生而言,其英語學習的主要目標是提升聽、說、讀、寫譯綜合運用能力,從聽力層面而言,就是要“聽得懂、聽得清、聽得牢”,進而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大學英語課堂實施“游戲化”教學即是運用信息網絡技術,打造“互聯網+”的交互課堂,提升交互性游戲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效果。主要解決以下關鍵問題:一是交互式游戲教學環境的構建問題。二是學生參與交互式游戲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問題。三是交互式游戲教學的效果問題。
2.2 學習對象分析
“因材施教”是大學英語聽力游戲化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為更好地明確大學生英語聽力“學的需求”,筆者對該校8個專業500名大學生進行大學英語聽力教學調查,主要圍繞教學效果、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層面展開,結果顯示,80%的被調查者認為當前的“大班式”固定化英語聽力教學效果甚微;85%的被調查者認為大學英語聽力課堂交互性不足;92%的被調查者對大學英語聽力游戲化教學感興趣。
2.3 大學英語聽力“游戲化”教學設計和應用
大學英語聽力“游戲化”教學設計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層面下進行,筆者依據《王者榮耀》游戲中玩家協作和競爭的模式,設計角色扮演的“游戲化”教學程序,主要運用Cocos Creator游戲引擎進行開發設計,把《王者榮耀》游戲模式導入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來,讓學生通過“組隊”在游戲中與另一隊“競爭”,最后獲得成績和能力提升。
學生通過本人的學號登錄游戲系統,選擇一個虛擬角色,然后和其他同學組隊協作,并進行虛擬對抗場景選擇,游戲對抗結果納入學生過程性教學評價,并計入綜合成績。在對抗場景中,每一位角色扮演者所完成的任務數將會導出其即時排名,任務分為兩大模塊:一是程序出題;二是玩家出題。
在程序出題環節,主要是圍繞大學英語四、六級的聽力形式,要求玩家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量的聽力題,然后通過選擇題、連線題等方式讓玩家完成設定的任務。在完成任務時,既注重個體的發揮,又注重團隊的協作,并對個體和團隊的表現進行形成性評價。此外,程序出題還有另一種方式,即通過參考listen to this聽力教程,讓玩家聽完一段短文,然后在游戲界面將原文寫出來,C#/C++ 及SQL Server編寫程序會對玩家所寫短文的準確性和相似度進行打分,分值高一方贏,并與其他隊贏的玩家進行下一輪PK[3]。
在玩家出題環節,出題組在游戲的資源庫進行選擇,選擇一組新聞、電影、微課等內容的短文,讓攻題組玩家來完成,并在線上傳答案,系統及時將答案推送至出題組,讓其根據標準答案來進行評分。接著,兩組調換位置,進行出題組和攻題組位置更換,循環往復10組題后,以得分高者為勝。此外,系統還設計了幾個解題時間點和相似度坐標,在越短時間內完成且越接近原文的得分越高。
3? 結語
總之,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理應謀勢而動、順勢而為、順勢有為,積極圍繞社會對大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需求,主動對接大學生“學的需求”,引導教育教學改革。通過“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運用,學生聽力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提升,聽力水平也得到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 孫崀.移動互聯視域下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創新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9,25(3):1-5.
[2] 焦雅虹.6D游戲化的高職英語教學設計問題探討[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9,35(3):42-46.
[3] 沈曉華,呂利輝.高職英語基于游戲化學習理念的翻轉教學模式的實證研究[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