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政治學科對學生政治素養培養具有重要作用,高中政治教師通過不斷的思索、探究,逐步建構起了高效的課堂,從而提高了課堂實效。在構建高校課堂的過程中教師要準確把握角色定位,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統籌管理課堂教學時間、教學環節,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關鍵詞:高效課堂;教學結構;學法指導;課堂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3-008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3.076
高效課堂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全體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的課堂教學藝術。高效課堂是一種融學生認知建構與情感激活、教學控制與情境創設為一體的教學形態。新課程背景下,建構高效課堂是每一位教師不懈追求的目標。
一、準確把握角色定位,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一)課前精心備課,篤定駕馭課堂
教師在課堂上游刃有余,有效引領學生思維,帶領學生高效完成每一教學環節的教學任務,首先必須對課堂教學進行精心設計,認真備好每一節課。
“備自己”,教師了解自己對教材知識、觀點、技能的理解和把握程度,通過學習、觀察、借鑒、拓展、訓練等途徑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教學功底。“備學生”,了解不同學生對教材知識、技巧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預估學生普遍存在的知識疑問及知識偏見。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有針對性授課、選擇編制練習。“備教材”,課堂教學應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根據考綱要求,理出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盲點和誤區,加以強化、運用。 “備典型題目”,尋找、編制突破教材重難點的典型題目,引導學生剖析、解答。通過典型例題的嚴謹全面審題、材料有效信息的解讀捕捉,教會學生審題技巧,逐漸掌握解題思路,讓學生體驗得分的成功喜悅。“備教學活動的過程和環節”,準確設計教學內容的活動環節,以及每一環節所需時間,引導學生在規定時間高效完成相應教學任務,緊張有序。“備教法”,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靈動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給學生充足時間實踐訓練、反思感悟,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和解題能力。
(二)學法指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是外因、學生是內因,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是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此,教師應注重學法指導。將學法指導的理念寫進教學計劃,課前備課滲透學法指導,教學活動傳授學習方法。指導學生系統預習,了解教學內容及其疑惑之處,“心中有數”;指導學生學會聽課,抓住課堂主陣地,根據預習情況合理分配精力、科學用腦、集中注意力,緊跟教學環節和教學思維;指導學生學會記筆記,邊聽邊記,圈關鍵字、劃基本觀點、列知識要點,從宏觀和微觀理解把握教材,而不是僅停留在抄板書。課后定期歸納整理,把教師講解的內容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能力,融會貫通學以致用;指導學生學會審題解題,積極思考、審慎審題、捕捉有效信息、一定范疇內的知識遷移,準確下手,大膽質疑;指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升認識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實際、關注時事新聞,正確認識自我、正確認識社會現象。不僅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答題分數,更能拓展學生視野、提升政治素養公民素養。
二、教學內容環環相扣,高效管理課堂時間
(一)強化意識,科學安排教學環節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打造高效課堂,必須科學、合理管理課堂教學時間,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環環相扣的教學環節,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環環相扣的教學活動,根據教學情境設計環環相扣的課堂提問,根據教學重難點設計環環相扣的課題訓練,根據學生主體差異設計環環相扣的分層習題。使教學時間充分利用,教學內容科學安排、教學效率全面提高,教學目標有效達成,課堂教學精彩紛呈。
(二)呈現實效,助推學生追夢成才
課前要充分備課和合理設計、課堂上注重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緊跟教學進度、集中注意力,及時高效完成每一環節教學任務。鼓勵學習領先的學生提前進入下一環節,甚至更下一環節,引領課堂氛圍,激勵動作較慢或后進的學生緊緊跟進,優化學習方法和技巧。學生積極參與,環環推進。課堂教學結構容量大、速度快、效率高,真正鑄造了高效課堂,使學生在課堂內掌握所有教學內容。
總之,高效課堂的打造,關鍵在于教師的主導,教師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設計統籌課堂教學環節。根本在于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樂學善學,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努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黃立英.新課程視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學[J].教育科學:引文版, 2016(7).
[2]范俊馥.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好家長, 2016(8).
[3]徐倩.新課改形勢下高中政治教學的幾點嘗試與思考[J].學周刊, 2018(16).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杭偉珍(1969.8— ),女,漢族,江蘇蘇州人,中學高級,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學。
課題項目: 本文系蘇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學生核心素養“樂學”課堂建構的研究與實踐》的階段成果,課題編號:1612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