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龍新
摘 要:在小學階段,教師除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外,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德育修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通過對小學課堂的教育實踐考察分析,分析德育教育的現狀,提出具體的對策方法,旨在提高學生的德育修養。
關鍵詞:德育教育 生活化教學 教學對策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德育教育在小學的素質教育中越來越重要。小學階段是學生的啟蒙階段,在這一過程中,運用合理的方式方法提高學生的德育修養是非常重
要的。
一、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的現狀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改革,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在新時代下社會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更全面的要求,對學生的德育修養要求也在愈發的提高。在小學階段,一些教師為了提高學習質量,從而忽視了德育教育,在課堂中只注重知識的講解,而不注重對學生有關道德方面的規范,導致學生缺乏德育修養的提高。在課堂上一些教師沒有聯系實際,脫離現實,要求學生刻板地遵守有關德育規范方面的要求,讓學生被動地接受德育知識,沒有得到良好的引導。
二、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德育教育對于小學生來說十分重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們正處于利用外界知識轉化內在思想的階段,學生們對于社會和道德正處于初步理解的階段。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道德是維系社會的主要體系,在特定的社會里每個人對其他人的倫理關心,能夠自覺遵守社會道德。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有關社會道德時,要注意聯系實際,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利用實際或者教材進行德育的滲透教育,在這其中,老師要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方法,要允許學生存在差異性,不能一般而論。在教學中,教師要能夠靈活地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在進行課程教材的講解時,可以適當地給學生進行有關德育思想的滲透,避免了因為生硬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產生厭煩、抵觸的心理,拒絕說教式教學觀念。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學生之間的不同,在目前的德育教育中,有一些老師只注重要求學生遵守生硬的道德法規,教學方式過于生硬和枯燥乏味,這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采取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最后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強調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并且能夠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
以給五年級學生進行有關“生命”模塊的教學為例,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應該生硬地為學生們講述有關生命的德育知識,而是可以利用電影或者課外閱讀的方式給學生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將發生在自己身邊一些關于奉獻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開展一場有關奉獻的討論,從而將文章的深刻含義延伸到現實生活中來。在討論中能夠讓學生更為深刻地理解到生命的意義在于為社會作出貢獻,用這樣較為靈活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們不僅接受了課本的理論知識,積累寫作素材,還能夠提高學生對于文字的運用和學生閱讀積極性,豐富學生寫作素材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夠將德育教育和自己的生活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提升自己的德育修養。
三、聯系實際生活,鼓勵學生提高自我修養
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學時,通常會利用老師的權威性來“壓迫”學生,不能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也不能平等地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這樣的“壓迫權威式”教學容易讓學生產生反抗心理或者畏懼心理,時間長了容易讓學生對老師產生叛逆心理,對于教師所講的知識不能充分理解,造成不進反退的局面。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采用鼓勵為主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對于學習成績在后面的同學,一般這樣的同學自尊心強但比較脆弱敏感,所以更加需要老師的鼓勵來找回自信。在進行有關“責任”的德育教育時,可以先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進行概念的導入,如:有一名小學生上學騎車時把一張奔馳車的后視鏡撞壞了,他沒有逃避責任,而是寫了道歉紙條和電話給車主留下。教師可以向學生們提出問題,這名學生做得對嗎?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讓同學們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要仔細地聽取學生的發言,進行不同的點評,對于學生提出的不同想法,要尊重學生的想法,采取表揚為主的方式,不能一味地壓制學生的真實天性。
四、利用活動,豐富的德育生活化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注意力的發展階段,在此階段如果教師采用生硬的講解只會帶來相反的效果。在德育生活教育中,教師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活動,讓學生們參與到活動中來,利用組織活動和參與活動讓學生們在實踐中領悟德育的作用,提高自己的德育修養;同時有趣的活動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解放發展自己的興趣
愛好。
例如,在學習“保護環境”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利用戶外課讓學生們仔細地觀察校園的美麗景色,給學生們分享有關校園里有趣的故事,培養學生對學校的感情。同時在班內組織一場有關學校環境保護辯論賽,讓學生們在參與辯論賽的同時能夠懂得如何保護環境,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引導學生能夠自覺地遵守法律法規。
五、結語
小學階段是學生的啟蒙階段,學生正在逐步形成價值觀,世界觀和道德觀,“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作為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還要教授學生做人的道理,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在小學階段,德育生活化教學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劉紅玲.小學德育教學生活化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6),
[2]林碧霞.論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的對策[J].才智,2017
(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