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對小學生綜合語文素養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提升學生人際交往的信心和語言表達能力。對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階段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加以培養,針對培養目標有計劃地規劃和選取教學內容、語言交際案例等,提升口語交際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有效性策略
一、 引言
口語交際能力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甚至未來的就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能力之一。然而觀察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發現,一些教師在開展口語交際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較大的問題,致使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遲遲無法提升,學生語言能力較低。特別是在當前互聯網時代中,受網絡的影響,很多孩子逐漸喪失對口語交際的興趣,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開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二、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教師的專業素養有待提升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落實,許多教師對口語交際能力教學的重視度得到提升,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規范自身的教學用語,為學生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但由于我國對這一教學領域的研究時間尚短,有些地區學校教師仍然習慣性的使用方言來進行授課。而小學生正處于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教師在和學生進行互動與交流的過程中,會被學生當做學習和效仿的對象。此外,由于我國對于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研究時間較短,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缺少清晰的教學目標,對自身的專業素養與教學需求不匹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 學生缺少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性格、對教師的認可以及對課程內容的感興趣程度。而在課堂教學中,總是有一部分學生特別活躍、積極,而另一部分學生則很少主動參與到課堂互動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對于后者而言,能夠使口語交際能力得到充分鍛煉的機會遠遠少于前者,導致學生間口語表達能力差異逐漸加大。而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雖然能夠使既定的教學內容以最快的速度講解完成,但這一方式無法適用于全部學生,對于課堂表現不積極的學生而言,學習能力與水平之間的差距將會進一步拉大。
(三) 教材內容設計缺乏系統性
現階段小學語文口語交際部分的教學在教材中多以課外拓展、延伸的形式呈現,相較于其他內容的教學課時較少,且內容單一,教師對于這部分教學內容缺少足夠的重視,因此教學往往趨于形式化,為完成既定任務而開展,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并沒有重視口語情境的創建。這種情況的出現一方面與教師的重視度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教材的設計有著直接的關系。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在教材中缺少明確的教學指向性,雖然為教師提供了更加靈活的發揮空間,但評價標準不一,教師在教學中很難判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 口語交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
(一) 有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靠語言、對話來進行交流,而學生在學習中也需要靠聽與說來獲取知識。小學期間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時期,將直接影響學生未來的學習是否順利。此外,語言能力的發展不僅僅影響著學生語文課程的學習,對其他學科同樣有著重要的作用。對此,語文教師需要重視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鍛煉,以此促進其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使學生學會表達、善于且樂于表達,能夠將自己對事物的見解與思考通過恰當的方式進行表述,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
(二) 幫助學生形成人際交往的信心
課程改革以來,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培養學生基礎的文字語言能力的同時,還需要確保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在口語交際教學中,需要通過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學生掌握正確且恰當的交流技巧,提升學生的自信,更加大膽地與他人交流,消除學生在面對陌生人、陌生情境時的畏難情緒,以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
(三) 鍛煉學生的習作能力
語文教學的各項能力具有較強的關聯性,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和作用,都是實現語言輸出的重要載體,區別在于所呈現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差異。小學生口語交際訓練的過程中會嘗試將自己的體驗、感悟、思考大膽地說出來,這一過程不但能夠對學生的思維方式有一定的鍛煉,還能夠促進學生語言情感、語言邏輯的形成,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有較大的促進作用。此外,在口語交際的練習中,學生能夠積累大量的生活經驗與經歷體驗,為習作收集可寫的素材,激發學生的靈感,幫助學生消除不知道寫什么的困擾,克服畏難心理。
四、 增強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 鍛煉學生“聽”的能力
學生在嘗試“說”之前通常都會有一個學習、模仿的過程,學習字詞的發音、語言的組織、語言邏輯等,而這個過程則需要用“聽”來實現。同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獲取信息,收集語言素材,豐富自身可以“說”的內容。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構建聲畫結合的課堂學習環境,增強學生的聽覺感受,使學生能夠通過“聽”學習到發音、語法等正確的語言使用方法。在這一訓練上,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本內容,在課堂上以生動的方式為學生朗讀,或尋找優秀繪本、名著、故事講述的音頻等課外資源為學生播放。
例如,在小學三年級上冊《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文章中有大量的景色描寫,對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都有著充分的描述,其中蘊含這大量的情感。語文教師在講授這節課的內容時,可以一邊進行朗讀,一邊為學生講解課文。而在朗讀課文的時候,教師需要注意語調的調整與字詞發音的準確性。如在讀到春天的描述“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時,教師要以輕柔的聲音來朗讀,仿佛怕驚動溪邊喝水的小鹿一般。在讀到夏天的描述時,如“太陽出來了,千萬縷像利劍一樣的金光,穿過樹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教師可以轉換充滿熱情的聲音。語調的轉換能夠給予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加深刻體會文章中蘊含的情感。
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構建生動、富有趣味性的課堂,在豐富學生詞匯儲備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專注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 通過課堂互動激發學生表達的積極性
課堂互動是當前課堂教學被廣泛應用的教學手段之一,能夠在充分激發學生課堂教學參與度的同時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加以培養。課堂互動雖然不是正式的口語交際訓練活動,但是通過互動能夠為學生提供大量的交流機會,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升。同時,學生在交流與討論中,會將自己內心的情感、對事物、文章、問題的思考加以梳理,組織成語言進行準備的表達,這一過程使學生的語言邏輯思維得到充分的鍛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對課堂教學結構和節奏有良好的把握,為學生創造更多能夠暢所欲言的交流機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環節中,提升其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中《打電話》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甲和乙的角色,以生動的語氣呈現兩個人打電話的內容。教師需要對課堂教學時間進行合理的分配,盡量讓更多的學生能夠有進行表達的機會。而教材中并未對臺詞的聲調語氣有嚴格的規定,因此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理解與演繹,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不同情境、情緒下的演繹,以此增強學生對語言情緒的掌控,使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升。
(三) 選取適合的交際案例供學生學習
模仿是小學生在學習、鍛煉口語交際能力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一些交際案例由學生進行觀摩學習。口語交際案例可以以多媒體視頻的形式加以展現,在觀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注意語言字詞的正確發音及使用方法,掌握基礎的知識能力。此外,語文教師還可以利用交際案例為學生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時候發現問題并加以分析,與他人一同探討口語交際正確的方法。
例如,在四年級上冊“感謝和安慰”一部分專題訓練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演示情境:一天小紅感冒了,鄰座的楠楠發現小紅的身體不舒服,這時她應該怎樣做?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幾個不同的選項,①楠楠為小紅找來感冒藥,倒好水,并對小紅說:“你吃了藥之后很快就會好了,如果你有什么需要做的就告訴我吧。”;②楠楠仿佛沒有看到一般,只顧低頭學習;③楠楠有些不開心地對小紅說:“你離我遠一點,不要傳染給我。”學生在探討后很容易就能夠得出①是適合、恰當的方式。這時,教師可以再一次提出問題:“在楠楠對小紅表示關心和幫助之后,小紅應該怎樣做呢?”①小紅一聲不吭地把藥吃了;②小紅接過藥和水之后對楠楠說了“謝謝,我很快會好起來的。”;③小紅對楠楠說:“我不需要你的幫助,請你不要多管閑事。”學生很快選擇了②為正確答案。
這種具有生活氣息的訓練,能夠使學生聯想到自身的經歷。由于這些情境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經歷到的,因此學生會更加有感觸,從而展開熱切的討論,聯想如果自己遇到同樣的情況應該怎樣做,而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樂于表現自我,希望獲得長輩關注與認可的年齡段,因此在討論中會更加踴躍、積極發言,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加以適當的引導,對學生展開素質和德育的引導,教會學生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正確的交際方式。
五、 結束語
總而言之,口語交際能力是小學生在發展成長過程中必備的一項能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聯系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需求,構建出能夠激發學生表達欲望的教學情境,為學生進行正確的示范,鼓勵學生在課堂交流中積極發言,進而促進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有效性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劉麗娟.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訓練的方法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12):59.
[2]李國鳳.農村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評價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7.
[3]王燕紅.語用學視野下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研究[D].漳州:閩南師范大學,2017.
[4]王瓊武.影響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要素解析[J].教學與管理,2014(23):35-36.
[5]韋孟云.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研究[D].延安:延安大學,2016.
[6]蘭佩佩.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有效性研究[D].鎮江:江蘇大學,2017.
作者簡介:
周梅華,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龍海九湖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