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振軍 張超

摘 要:在新高考背景下地理學科的教學實踐發生了巨大變化,較之以往,更加重視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而借助鄉土資源如何在高中地理課堂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研究相對較少。本文以“以海花島的建設教學方略”為例來探索如何在核心素養視角下開發鄉土地理課程來提升學生地理核心素養,從而為海南一線地理教師的課堂教學實踐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核心素養;鄉土地理;課程開發
自從2017年新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和2018年海南省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公布以后,許多學者和一線教師對于“新高考、新課標、新考綱、新教材”具體如何解讀眾說紛紜,但主流的意見認為在今后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圍繞著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是關鍵,其實質是指在課程開發中到底要教什么學生的問題,自此如何挖掘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內涵和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成為地理教學實踐研究的熱點。
高中學段是學習地理知識、培養地理核心素養的關鍵時期,而鄉土地理資源在培養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借助于鄉土地理課程的開發,可以有效地培養高中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本文就以“海花島的建設教學方略”為例來探索如何開發鄉土地理課程,從而提升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一、 鄉土地理與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的關系
(一) 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內涵
近幾年來核心素養理論深入實踐,日益成為課程設計的主流,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指導下,許多學科也紛紛建立了本學科的學科核心素養模型來指導一線教學,從實踐來看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它們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最終能讓學生從地理學的角度來觀察世界、認知世界。本文將圍繞這四方面的地理核心素養進行教學實踐研究。
(二) 鄉土地理資源在培養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中的作用
所謂鄉土地理資源,主要是指學生的家鄉所蘊含的自然地理資源、社會人文歷史資源等。鄉土地理區域范圍一般包括本省、本市、本縣、本鄉鎮地理環境,是學生成長和熟知的地方,其中蘊藏著許多有價值的教學資源。通過它,可以幫助學生獲得地理信息,建立地理概念,理解地理原理,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愛家鄉的情感,比如學習區域人口、城市、農業、工業、生態環境這些內容,如果直接講解課本上陌生地區的例子,學生很難產生共鳴,更無法產生學習興趣,實際的教學效果非常有限,但如果在課堂上借用學生熟悉的家鄉地理案例闡述課本理論,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區域認知能力,更能大大激發學生愛家鄉的情感,形成正確的人地觀念,從而為學生提升地理核心素養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 開發鄉土地理課程提升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的課堂探索
本文通過《海島和海域的開發——以儋州海花島為例》的教學方略,在課堂實際教學上如何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做了探索,有了以下心得。
(一) 精選鄉土地理資源,培育人地觀念
在人教版教材地理選修二中的章節“海島和海域的開發”教學中,以儋州學生都熟知的海花島為案例,相對于教材中學生不了解的日本神戶人工島,學生能夠通過熟知的生活環境理解課本相對枯燥的知識點,在熱烈的討論中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讓他們形成要把環境保護放在首位,來實現家鄉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態度,培育學生正確的人地觀念,但需要注意的是,鄉土地理案例的選取要以教材為依據,不能隨意拼湊,生搬硬套,例如區域人口、城市、農業、工業、生態環境這些出現在教材上的內容可以選用相對應的鄉土案例。
(二) 創設鄉土情境,提升綜合思維能力
核心素養下的鄉土課程設計更加重視創設情境,本節課通過視頻、文字資料,通過設置問題,創設鄉土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儋州海花島目前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對當地的環境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并反向思索海花島是否該建?對到底應該怎么合理開發海域資源進行思考,培養學生多角度多要素全面思考問題的地理綜合思維能力。從本堂課來看,通過創設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熟悉的地理鄉土情境就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從已知通向未知,了解現實中地理問題與理論知識的聯系,通過綜合的邏輯思維方法,把自然環境、人類社會活動相互聯系起來,提升學生的地理素養。
(三) 結合鄉土圖表,培養區域認知能力
區域認知能力實質上是指學生能夠認知和分析不同區域的特征、差異、聯系的能力,從現階段來看,學生區域認知能力不高,主要在于讀圖表能力的低下,這也限制了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提高,地圖是地理的語言,高中生區域認知的基礎主要來自圖表,要認知不同區域的前提就是學會看圖。許多一線地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經常發現無論怎么教,學生就是看不懂圖,對于圖像的理解與運用能力較差,這實際上就是學生缺乏學習圖表的興趣,沒有區域認知能力。在本節課的實際教學中運用儋州市海洋資源圖、海花島航拍圖和氣候、地形等各類學生感興趣的鄉土圖表,盡可能用學生熟悉的鄉土地理環境讓學生去理解這些圖表,來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區域認知能力。
(四) 開展鄉土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若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須親口嘗一嘗,提升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就在于實踐力的培養,中國教育與國外教育的最大差距在于過于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如果學生只是學會了背一背課本的理論知識,不能夠主動去實踐甚至懷疑學到的地理知識,地理核心素養的提升就是一句空話。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可以通過開展鄉土實踐活動,例如本堂課后設計了對儋州海花島的實地考察實踐活動,給學生創造一個實地探索的機會去了解海花島的建設,去分析海花島的建設到底對于儋州市帶來了哪些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影響。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做到了真正讓學生自己動起來去發現地理問題、探索地理知識。
三、 結語
從《海花島的建設》這節課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來看,鄉土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地理教學工作中教師應不斷加大研究力度,拓展更多的鄉土資源,建立不同類型的鄉土情境,積極開展豐富的鄉土實踐活動來提出更多有效提升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實踐探索。
參考文獻:
[1]徐莉莉.鄉土地理在地理課程中的案例設計——以銅仁市德江縣為例[J].度假旅游,2018(8):11-15.
[2]李紅.高中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構建與培養策略[J].教育探索,2016(5):29-33.
作者簡介:
嚴振軍,張超,海南省儋州市,海南省儋州市新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