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大多數高中生來說,高中數學一直都是難點學科。以往的教學模式與方法限制了高中生數學思維的發展,只能被動接受,新課改融入教學的今天,我們已經意識到培養高中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也只當高中生具備了良好的數學思維才能夠更好地適應高中數學。作為數學學科的核心能力,思維關乎高中生的學習成績以及素養,有些高中生平時成績不錯,高考分數卻不理想,追溯問題原因,大多是由于思維能力不達標,心理素質不過關。因此,我們應當在高中數學中著重培養大家的思維能力,這不僅僅是為了提升高中生高考能力,同時也是為了培養高素質人才迎合時代社會需求的策略。
關鍵詞:思維能力;核心;素質;高中數學
在新課改理念下,我們也應該注重學科本身的綜合性,不能脫離有關的其他學科,如:物理、化學、信息技術等等。因此,我們應當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入豐富多元化的學習方法,讓大家自己尋找適合自我,能夠滿足大家思維能力培養提升的有效方式,實現高中生自主提升學科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
一、 高中數學傳統教學的缺陷與問題
多年來我們奉行高考為尊,尤其是數學課堂出了名的題海戰術,課上課下習題練習、講解、測試、作業,高中生幾乎形成條件反射,早已麻木。高中生習慣了被動接受,遇到問題不知變通,但凡有點變化就無從下手,不懂的舉一反三。解題思路單一不夠靈活,大量的練習讓高中生云里霧里,根本無法有效消化課本知識。再加上老師奉行刷難題強行灌輸,身怕漏掉所有知識點,但卻沒有考慮到高中生精力有限以及認知水平是否匹配。過于強調高中生的解題拿分能力,卻忽視了解題方式以及對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培養。
(一) 教學內容實際運用性不高
在現今的高中數學教學中,高中數學教師的講解內容多以教材為主。但在現今的高中教材方面,卻存有一些問題。譬如:隨著新課標的推行,課材編撰者為迎合新課標需求,對高中數學課材內容進行一系列的調整,但依舊存有部分課材內容與數學教學目標相背離。另一方面,高中課材與其他課程間的整合存有一定的問題,教學內容互融性不強,缺乏實際操作性,難以實現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培養。
(二) 教學模式較為單一
教學模式的單一性,使得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遭受遏制,長此以往,學生數學成績不但沒有有效提升,反而使學生數學創新思維受到局限,學習興趣受到挫傷。新時期的高中生個性張揚,思維靈活,喜歡探究新鮮的事物,在單一、乏味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下,使得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對知識獨特的見解與探究欲望遭受掩蓋,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二、 新時期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一至理名言從沒有過時,也是新時期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與需求,高中數學并不是單一存在的,他與其他理科的聯系十分密切,也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必備基礎。加之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也進一步說明了其重要價值,建筑業、互聯網、經濟學等等數學都有涉獵,其應用層面廣泛。因此,學好數學是高中生未來發展的必備能力,而這一能力的關鍵之處就在于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從未來發展的角度來看,數學思維包含了逆向、發散兩種思維模式。高中生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可以借助逆向、發散思維尋找解題方法,也只有當大家熟練掌握這兩種思維模式,才能夠實現數學知識的實際化應用,在體現自我價值與發展的同時,迎合新時代對數學人才的需求。
三、 思維能力的提升從興趣入手
興趣是所有學科都希望學生具備的內在驅動力,也只有當學生擁有學習興趣的前提下,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興趣的激發方式其實并不復雜,例如游戲、競技比賽、故事引入等等。對于高中數學學科來說,筆者更傾向于探究問題式興趣激發。
舉例:在教學“立體幾何”相關知識內容時我們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假如給大家六根一樣的鉛筆,誰能擺成四個三角形?若是高中生思維意識只停留在平面上,是無法給出答案的,無論如何都擺不出四個三角形,大家自然會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希望獲得答案,并且不斷思考。我們抓住這一時機,通過立體幾何原理來向大家證明,用立體搭建方式實現這一不可能的問題。我們借助這樣的形式來激發大家的思維主動性,同時還具有趣味性,打破傳統模式下高中生已養成的固有的思維。這樣的引入方式不僅能夠有效調動課堂氛圍,同時還能夠快速將大家的課堂注意力集中,并且實現對高中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鍛煉。
四、 從數學本質中強化思維意識
數學學科本就源自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都是生產和生活的抽象概括和總結,是一代代學者總結的結晶,我們用數學的文字、符號、數字、定理,來將自然現象與生產應用進行概括。要想讓高中生攻克數學這一難點學科,就應該做到回歸,我們通過引導高中生去觀察生活中的自然事物與運動和變化,感知所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并且借助知識揭示這些現象,解決實際問題。
從現狀來看,大家已經意識到了數學思維能力的價值,也都迫不及待想要掌握這一能力。但盲目的教與學,在沒有科學合理的方式下,根本無法體現出思維意識的實質價值,很有可能造成反效果。所以說,我們是要將數學思維置于首要性的位置,但也要對數學思維有一個全面了解,并且進行科學合理的創設后才能引入課堂。我們可以培養大家的思維能力,但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切莫盲目濫用。
對于高中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我們應當從引導大家觀察分析事物開始,需要大家具備客觀認識事物的能力。思維意識是需要數學概念、公式、定理作為基礎,只有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效思維,大家的應用意識才能得到有效提高與強化,才能真正理解數學的本質。但實踐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的基礎知識不夠扎實,不能深入了解,更是少有在實踐生活中的運用,思維受到了制約。無法掌握知識本質,就難以將知識變成素養,知識的實際價值也無法得到發揮。因此,要想實現思維的有效融入,我們就應當加強大家的基礎知識,并且多多創設生活化情境,借助游戲、體育活動激發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大家逐漸提升實踐生活化數學知識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