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在學生的整個學科教學中占據著較為重要的地位,但是受母語和學習興趣的影響,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效率不理想,而思維導圖的教學應用有著自身的優勢,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有效的激發。筆者在本文首先就思維導圖的定義和特點進行了簡要論述,隨后結合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以及冀教版小學教材具體分析了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課堂應用,希望能夠促進小學英語繪本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思維導圖;英語繪本;課堂教學;運用
一、 引言
實際上無論是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甚至是社會,英語知識的應用極為廣泛,而且英語具備著自身的應用價值,自從小學學科體系中出現英語這一學科之后,教育領域和眾多的學生家長都對其予以重視,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較為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并不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就是如何應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來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 思維導圖的基本含義
根據相關的資料調查可知思維導圖的最初提出人為托尼·博贊,思維導圖在托尼·博贊角度上界定為:思維導圖是一種可視化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的核心就是結合人類大腦放射性的特點,通過思維導圖的應用人們能夠將一些較為抽象的事物、思維轉變得更為具體,而且思維導圖具有發散性的特征,人們在利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能夠將一些邏輯知識轉變成結構化、圖像化的內容,這種轉化技巧更有利于人類對于知識、事物的記憶,再有思維導圖模式中涵蓋了圖像層次、色彩層次,對于學生來說思維導圖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者對知識內容的記憶效果。思維導圖在應用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的調動人的左腦和右腦,并使全腦技能得到全面的利用和發揮,在此基礎上思維導圖還分析了人的思維規律、記憶規律以及知識閱讀規律等,從而實現大腦潛能的二次激發,促進學生智力的全面發展。
三、 思維導圖的特點
1. 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將大腦中所獲得信息的焦點全部集中與大腦的中央圖形之中。
2. 在應用思維導圖模式的過程中各個不同主題的主干信息能夠被分化成導圖的分支信息,并由大腦中央的圖形向大腦的四周分支發射。
3. 思維導圖中的導圖分支是由大腦所獲得的信息中的關鍵圖形以及線條上的關鍵詞組成,在整個信息圖形中重要的信息為導圖的主體而不重要的信息則為導圖的分支,且這些不太重要的信息圖形在思維導圖中依附于層次較高的導圖分支中。
4. 思維導圖的外在表現形式呈樹狀結構,導圖中的各個分支結構形成了思維導圖的各個分支節點。
5. 在思維導圖運行的過程中關鍵事物與信息的把握尤為重要,大腦通過想象和聯想能夠掌握不同事物信息之間存在的特別聯系,然后大腦再利用相對性的圖像、顏色將事物信息的聯系以放射狀的結構形式顯現在大腦的中央圖形之中,關鍵詞、連線色彩和圖像在思維導圖運用的過程中是較為重要的內容。
四、 思維導圖應用的理論基礎
一般情況,喜愛在記憶事物信息的過程中人們常常應用右腦進行形象記憶,這種記憶方式具備一定的習慣性。思維導圖的教學應用能夠使學生的左腦和右腦實現互相協調配合,從而充分的發揮學生的全腦功能。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上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明確自己所學的內容是什么,但是從認知的角度上講事物信息的發展以及出現的原因學生卻從未了解,思維導圖是幫助學生對事物信息進行全面認知的有效途徑,對于教師來說思維導圖轉變了機械式的教學模式,而對于學生來說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構建了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
五、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的運用
(一) 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心智發育還不完全,對于事物信息沒有足夠的耐心而在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沒有自制力,而英語教材中大量的英文單詞、句子對于小學生來說極為枯燥,再加上沒有豐富多彩的插圖,學生根本理解不了教材內容上的實際含義,長久下去不利于學生課堂學習興趣的培養,根據相關的調查結果可知小學生這一年齡階段基本上都是應用形象思維進行實物信息的認知和知識的學習,也就是說圖片、圖像以及色彩豐富的知識內容會給學生的大腦帶來鮮明的沖擊,在這一沖擊之后學生自然會提高對事物信息認知過程中的注意力。
例如在四年級上冊“Unit 2 At Home”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將“家”作為故事的中心展開教學,通過有關家的圖像和圖形讓學生對“bed”“bedroom”等單詞有一個更深的印象,同時結合繪本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展開課堂提問,在設計繪本課件的過程中可以將英語句子和圖片進行結合,從而促進小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教師通過思維導圖模式進行繪本教材的課件制作,使教材中“At Home”的情景更為鮮明地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學生在觀看課件圖片的過程中通過大腦的發散性聯想,能夠更為深刻地理解教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實際上這種圖片與英語結合的教學模式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程度,其次就是改善以往枯燥的課堂教學氛圍,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學習的積極性。
(二) 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小學生形成知識架構
思維導圖的有效運用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記憶力,但是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受母語知識架構的影響常常記不住英語單詞的拼寫和讀音,所以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英語知識架構極為重要,而思維導圖對于知識的梳理作用和整合作用正是構建學生英語知識架構的必要條件,通過知識的整合與梳理學生所接觸到的英語知識變得井然有序,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程度。
例如在“When is it?”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利用思維導圖將各個時間的節日進行梳理,將時間作為主體,利用圖像與英語句子結合首先引導學生對“When is...?”這句話進行理解,隨后根據課本教材中的舉例對話教師復述“When is your birthday?”,要求學生能夠通過對繪本課件的觀察回答出教師的問題,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說出具體的日期。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在某種程度上有著延伸性質,但是教學內容延伸的前提就是學生在英語知識架構形成的基礎上。
(三)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教育教學領域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成了重點教學內容,而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思維導圖模式的應用是一個有效的途徑,首先思維導圖能夠促進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鍛煉,給予學生更多的機會對所學知識進行聯想,其次就是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引導能夠保證學生處于一個正確的思維方向,從而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四) 課堂教學設計的應用
首先教師應確立科學合理的思維導圖結構,同時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接受知識的能力;其次就是要對課堂教學中的各個要素進行合理的安排,突出教材內容的重點知識,保證思維導圖的主次分明,從而提高學生對重點教學知識的記憶;最后就是實現課堂教學內容的概括,在整節課堂教學中思維導圖應該能夠包含教學內容中的全部知識,所以教師不僅要實現重點內容的突出,還應該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實現各個知識內容的緊密聯系,使不同內容、不同主題的英語知識得到有效連接,從而促進學生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培養。
六、 結束語
隨著新課改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不斷深化,教師已經認識到了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出現和應用不僅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還促進小學生左右腦機能的合理調動,從而使學生學習英語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有助于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而且教師利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必要條件。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應擺正自身的教學觀念積極的應用新的教學模式,結合實際的教材內容極力為學生創設更為精彩的課堂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景嫣.以“圖”為媒:從模仿到創作——例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高年段寫作訓練中的應用[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6(2).
[2]白薇.例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7(4).
[3]殷迪.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作用——以譯林版小學英語高年級語篇教學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8).
作者簡介:
王博,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楊崖集鎮水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