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鳳
【摘 要】 小學是學習的基礎階段,學生此時對于各個學科都有極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隨著學習的深入以及時間的推移,會出現兩種現象,一種是好奇心會轉變為學習興趣,另一種是對學習產生了抵觸心理。所以在學習的基礎階段,我們要培養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還要豐富教學,創建高效課堂。以數學這門課程為例,因數學自身具有一些特殊性,小學學生在學習數學時較容易產生上述兩種現象,故培養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也成為當代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急需探討的問題。本文就此探討一下優化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課堂的方法。
【關鍵詞】 小學數學;自主學習;優化方法
數學作為一門形式科學,其研究內容就是集合上各種結構關系的科學,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嚴謹性,數學在人類歷史發展和日常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工具。正因如此,數學的抽象性以及它的嚴謹性讓諸多學子憎惡它、拒絕它。在新課改全面實施的大背景下,讓學習數學的這個過程變得更加快樂,讓學生學習數學變得更加主動,就需要改變教學方法,創建良好的教學課堂,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這就是自主與課堂的結合,兩者缺一不可。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完成共同的教育目標所進行交往而產生的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的基礎。教師可否勝任教學工作,學生可否順利獲取知識、快樂成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生關系如何。傳統的師生關系較多地體現在了老師的傳道授業,而忽略了學生自身成長。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老師的作用不只體現在傳道、授業、解惑上,還要體現在對學生的日常關心上。多與學生談話交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了解學生的性格與愛好,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遇到困難積極幫忙。如夏天臨考試前,老師可以為學生買一些雪糕幫學生降溫,哪位同學當天生日,組織全班給他唱生日歌等等,下面用一個案例來說明師生關系的重要性。同學小美在回家路上經過一段凹凸路面時,不小心摔倒在地,此時她的數學老師從此經過,小美本以為她的數學老師會來幫忙把她攙扶起來,并送她回家,可數學老師并未停下,反而匆匆離去,這讓小美既痛苦又失落,師生關系惡化。此后,小美開始抵觸這個老師,抵觸數學這門功課,數學成績也越來越差。試想,當時老師把受傷的小美攙扶起來并陪同到家,結果一定不同,因為老師是真正愛學生的。用愛來關注學生的生活,愛能打開學生的心靈,愛能減少彼此之間的距離,愛是迷茫中指引方向的燈塔,愛是良好師生關系的催化劑。
二、豐富教學課堂,教學內容切合實際
課堂教學就是老師向學生傳授知識或技能以達到教學目的教學活動,也就是問題的生成與解決的過程。傳統的教學模式過分強調老師的“教”,忽視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多樣性,同時也讓學生缺乏在實際情況中親身體驗的價值,這是一種“硬教”。在新課改的教學過程中,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求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堂教學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應該豐富教學課堂,改變教學模式,多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如在數學課程《認識角》的這一教授環節中,教師可準備一些交通標志照片,如長方形的路口指示牌、三角形注意兒童牌、圓形的限速牌以及正方形的卡片,再附加一些特定的情景,比如正在春游的路上看到了這些各式各樣的牌子,將他們引入故事中,學生不自覺地就接受了知識,還沒有抵觸感,同時還獲得了書本以外的日常生活知識。這些教學材料實用且豐富,學生也不會感到無聊,教學氣氛活躍了,課堂熱鬧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隨之增加了。設計情景,引入問題,學生思考,老師解惑,這一過程讓學生在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中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接受知識,使課堂教學真正煥發出活力。
三、老師正確引導,學生學習自覺性的提升
自主學習區別于傳統的接受學習,學生是以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進行知識獲取或技能提高的過程。在低年級的教學過程中,因學生正處于發展、學習階段,學習模式未成型,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目的性,老師布置什么學生就完成什么,久而久之,學生對學習沒有了動力,心里還會產生依賴感,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提升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若想改變這一現象,老師要引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鼓勵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久而久之,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就得到了提升。同時,老師在布置學習任務的時候,不要規劃太多條條框框,限制學生學習,更多的是指定一個方向,讓學生自己走,自己找答案,享受學習這一過程。以學習十以內加減法為例,準備五個一角和一個五角,告訴學生老師想要五角錢,可能大部分同學會直接選擇五角錢,老師在稱贊同學的同時也要告訴學生舉一反三,一加四等于五,三加二也等于五,零加五也等于五。在老師正確的引導下,要讓學生明白,結果可能會一樣,但過程各不相同。這樣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這一過程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
綜上所述,因小學學生年齡較小,接受能力有限,而數學又是一門抽象科學,所以教師在向小學生教授數學時,還是要以引導為主,制定正確的學習計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與實用性,同時也要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以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