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創業教育視角下研究高職生創業核心素養的培育路徑,在核心素養的框架下對高職生創業核心素養現狀進行實證研究,對某二級學院學生實施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體驗式德育模式之后,實證分析高職生創業核心素養的現狀,創業核心素養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在創業教育視角下需要培養學生的六大核心素養,提升高職生的創業素養。結合問卷調查結果從學校和個人角度提出提高高職生創業核心素養的提升路徑。
關鍵詞:創業教育;高職生;核心素養;培育路徑
一、問題的提出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到2020年要顯著提高國家的自主創新能力,形成較為完善的創新體系,進入全球創新型國家行列。大學生作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生力軍,其本身創新素質的高低發揮關鍵性作用。各大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開展的如火如荼,但實施效果不盡人意,我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僅約占5%,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20-30%。受就業市場化的影響,大學生開始嘗試著自主創業來實現人生價值。麥可思發布《2019年就業藍皮書》,2018屆高職高專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3.6%較2014屆3.8%略有下降。同時說明,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現狀不是讓人很滿意,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等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雙創”時代如何改善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核心在于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開掘大學生創新創業潛質,對幫助大學生實現“創業夢”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二、研究過程
1.研究工具
研究在張思婧(2017)所編制的《大學新生核心素養現狀調查問卷》基礎上進行修訂。問卷包括二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調查者基本情況,主要調查學生的基本情況以及是否擔任過學生干部,第二部分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個維度等6個因子。
2.研究對象和過程
我們的研究在基于學生創新創業素養發展的框架上建構高職創業素養培育路徑,并大一新生入學就開展體驗式德育模式的實證研究,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理論框架,以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藝術設計系大二211名學生為被試,通過構建知行合“藝”的體驗式德育模式,并科學地、有針對性地提出基于創業教育的高職創新創業核心素養提升路徑,創新高職創新創業工作的模式和方法。其中回收有效問卷211份,有效率100%,符合樣本量的要求。利用SPSS18.0數據統計軟件,對問卷調查所收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三、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與核心素養的關系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了核心素養體系。杭州師范大學張華教授認為,核心素養不是只適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學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養,而是適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養。自2014年教育部明確提出,研究界定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直至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成果的發布。期間,學界對于核心素養的定義沒有統一的定論。從主流來說,學者大多支持林崇德教授團隊的觀點,即三大特征論,六大素養說。創新創業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題,也是系統工程,也包含所有的核心素養。隨著創新創業教育的逐步推進,學校和教育者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創新創業的核心是全面發展,將學生放到教育中心,推動學生向著“全人”的目標前進?!爸袊鴮W生發展核心素養”提出為高職院校構建創新創業核心素養體系奠定了基礎,對培育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核心素養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四、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素養現狀
1.高職生核心素養現狀統計分析
高職生核心素養分為六大素養,創業與六大核心素養息息相關。人文底蘊為平均數為11.29,標準差為2.27;科學精神為平均數為10.88,標準差為2.52;學會學習為平均數為10.37,標準差為2.37;健康生活為平均數為11.14,標準差為2.44;責任擔當為平均數為11.29,標準差為2.34;實踐創新為平均數為10.86,標準差為2.50。
2.性別對高職生核心素養的影響
根據數據分析,共有211名學生參與問卷調查,其中女生158名,男生53名。由于我們調查的二級學院藝術設計系,存在這男生的數量少于女生的數量。性別對核心素養現狀沒有影響,也就是說男生和女生之間核心素養狀況差異不明顯。
3.是否擔任干部對高職生核心素養的影響
根據數據分析,共有211名學生參與問卷調查,其中擔任過學生干部共136人,沒有擔任學生干部共75人,其中是否擔任學生干部在學會學習上有影響,擔任學生干部的同學在學會學習素養得分越高。
五、創業教育視角下提升高職大學生創業核心素養培育路徑
根據我們的數據分析,二級學院的學生核心素養都在平均分之上,說明體驗式德育模式具有一定的實證價值。但是研究發現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實踐創新這三個核心素養得分一般,同時這三個核心素養對于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緊密相關。我們的體驗式德育模式是根據對于庫伯的體驗學習的基本形態以及道德知、情、意、行的基本要素,結合高職院校自身特點,形成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高職院校體驗式德育模式的實踐范式,在行動研究的基礎上,我們通過對于學生、思政輔導員、主任教師等參與人員的訪談,分析模式在實踐過程中的價值及反思所存在的不足。在創業教育視角下,我們需要在體驗式德育模式中提高學生的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實踐創新。
1.注重思辨探索,提升科學精神素養
科學精神素養是構成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因素。在十九大會議上,習總書記在講話中談及教育與文化的時候,特別談到“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素養對高職大學生而言,主要是培育學生的思辨批判能力和勇于探究精神。在創業教育視角下,具體是培養大學生具有思考問題的能力,能夠獨立探索和創新,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嘗試和探索多樣有效的問題解決方法。作為高職院校,加大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力度, 培養科學意識;改革教學模式,嘗試改變傳統教學形式拓展與理論課程相關的實踐課程,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促進學生間的思維交流,提高課堂實踐效果。
2.注重自主學習,提升學會學習素養
賈緒計,王泉泉,林崇德(2018)提出學會學習素養具有主體性、延展性、整合性、建構性、價值性等特點。根據我們的問卷結果顯示,是否擔任學生干部在學會學習上有影響,擔任學生干部的同學在學會學習素養得分越高。作為高職院校,在創業教育視角下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通過團隊合作或者無領導化方式開展相關課程教育,或通過圖書文化節等相關活動載體鼓勵學生閱讀相關創業書籍;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改革創新,制訂符合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創業規劃,達到學習的目標。
3.注重創新創業,提升實踐創新素養
新時代的大學生正值人生精力與身體的旺盛時期,又掌握著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頭腦睿智見解獨到,具有無窮的創新創造活力與潛質,是引領社會潮流,推動社會飛速發展進步的中堅力量,在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要緊跟時代步伐,發揮自身強項優勢,在個人喜歡的領域勇于探索創新,為己立業,為國建功,實現個人生命的社會價值。依托創新創業賽事,融入眾創新時代。為加強對同學們的職業規劃能力培養,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我們要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和專業技能競賽,以賽促練、以賽促學,通過學院技能文化節、技能競賽、職業能力規劃大賽、創業園申請,以及校外各種行業性質競賽、挑戰杯、多媒體競賽、新苗人才計劃等,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系統培訓學生的邏輯思維、科技知識水平和生存技能,鍛煉學生職業規劃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推動賽事成果轉化和產學研用緊密結合,促進“互聯網+”新業態形成,服務經濟提質增效升級。以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推動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引導學生樹立“最好的規劃就是現在”的意識,引領學生融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潮流中。
參考文獻:
[1]馬眾、趙劉杰.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路徑研究[J].企業導報,2016.32(11):148-148
[2]郭丹、姚先國、楊若鄰.高技能人才創新素質:內容及結構[J].科學學研究,2017(07):154-162
[3]謝清、趙曉翀.核心素養融合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商論,2019.780(05):254-255
[4]袁德棟.核心素養理念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智庫時代,2018.161(45):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