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活躍”的課堂氛圍是教學的生命,更是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的關鍵,故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注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活躍氣氛,希望以此來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關鍵詞:活躍;小學語文;課堂氣氛
一 微笑授課、加強師生互動——樹立親切形象和良好師生關系
(一)微笑授課
第一,上課時,不管老師遇到什么事都不能將消極的情緒帶上課堂,并積極鼓勵學生;第二,老師要微笑面對每位學生,在學生面前樹立親切形象,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魅力,從而主動地上好老師的語文課;第三,要積極帶領學生閱讀,推薦學生閱讀好看的書籍,并每天向學生分享新奇的事物,這樣能夠讓學生喜歡上老師,從而喜歡上語文學習;第四,教學時要面容和藹、話語親切,并激情飽滿地向學生講解知識和解答問題,對學生做到耐心傾聽、不呵斥和不體罰[1]。
(二)加強師生互動
第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及互動,在及時發現學生學習問題的同時,拉近學生與老師的關系;第二,對于學生提出的創新及解題新思路,老師不要否定,也不要打擊學生,而是要積極地與學生一起探討其創新及解題新思路的可行性,這樣既能夠樹立良好的關系,又能夠維持親切形象;第三,互動過程中要盡可能地鼓勵和表揚學生,以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語文的自信心[1-2]。
二 引進情境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及積極性
這要求老師不僅要優化和創新自己現有的傳統教學方法,還需要引進先進的情境教學模式,以趣味化和豐富化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從而增加教學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小學語文的興趣及積極性。
例如,在對五年級語文《老人與海》進行教學時,老師要先簡單向學生講解課文基礎知識及課文大體情節,然后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寫出老人與海鷗交流的情景,最后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來展示故事情節。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及記憶,還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及積極性。
三 引進多媒體教學模式——具體化和形象化教學內容
利用多媒體的視頻、聲音及動畫等功能,形象化、具體化和趣味化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和學習小學語文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例如,在對小學二年級語文《黃山奇石》進行教學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聲音功能、圖像功能、視頻功能及動畫功能等,向學生展示奇特的黃山風景,讓學生在視頻中了解黃山的奇石。此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利用互聯網收集與黃山相關的圖片,并在家長的幫助下制作相應的小畫冊或小相冊,以加深學生對《黃山奇石》課文的理解及記憶,同時還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提升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及主動性。
再如,在對小學四年級語文《黃河是怎樣變化的》進行教學時,學生只憑借課堂上的知識講解是很難了解“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也不會了解黃河是在什么地方、對我國的重要性有多大,更不會了解為什么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此時就需要老師通過網絡搜集黃河相關圖片、視頻及資料,然后制作成PPT、微視頻等,最后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這樣不僅能夠具體化、形象化和趣味化課堂教學內容,還加深了學生對黃河的了解,讓學生大體知道黃河的重要性、黃河的變化過程、黃河的地貌等,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該篇文章。
四 充分發揮“活”——最大限度地活躍課堂氣氛
第一,老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探究”不理解的事物及問題,并大膽嘗試各種問題解決方法,以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第二,鼓勵學生自由爭論,并參與學生討論,讓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發揮,從而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并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及語文綜合能力[2]。
五 增加實踐課程——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第一,老師要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并將語文知識應用到生活中;第二,要根據學生學習特點及生活習慣,設置課堂問題及案例列舉,以保證課堂教學與學生實際相符,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實踐能力;第三,要引導學生盡可能地動手操作一些課堂實踐活動,以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例如,在小學三年級語文《和時間賽跑》教學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比賽的形式來完成教學,如以學習本課生字詞為比賽項目,看哪個小組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對本課生字詞的記憶,通過比賽形式讓學生了解時間的珍貴,從而理解“和時間賽跑”所以表達的中心思想,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結語
多媒體教學、情境教學等均能夠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習,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及效率,進一步證實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建活躍課堂氣氛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 張惠娟.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9(23):92.
[2] 陳穎群.小學語文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例談[J].學周刊,2019(21):89.
作者簡介:伊建軍(1968.8 -),女,滿族,遼寧沈陽人,本科學歷,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