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
【摘要】高職院校承擔著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在新的歷史時期,要進一步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解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問題,形成更為高效的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高職院校 創新創業人才 培養模式
2015年李克強總理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創業人才是社會對人才培養方面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近年來,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等方面持續創新,在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意識培養上取得了不錯的成效,然而我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仍不夠成熟,尚需不斷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發展和完善。
一、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1.創新創業教育的系統性不強
在創新創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實踐中,高職院校往往僅開設了少量創新創業課程,或是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傳統就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類課程中,只有少數學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納入必修課體系,且未能形成完善的課程與教學體系,導致人才培養缺乏系統性。
2.創新創業教育的層次性不強
目前高職院校多采用選修課的方式,未明確授課對象的限定,往往不分專業、年級,所有學生都可根據個人意愿選修。這既沒有考慮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的基礎水平,也沒有考察學生的創新創業潛質與經驗,對學生的內在需求更是缺乏了解,使得創新創業教育成為一種沒有針對性和層次性的形式化教育。
因材施教是教育界的金科玉律,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理解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不考慮學生學習需求、學習能力的層次性差異而采用完全統一的教學模式,自然難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往往受限于師資資源,僅能開設少量統一的創新創業課程,導致很多真正需求的學生未得到機會,而成為很多需求學分學生的工具。
3.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性不強
高職院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職責,實踐能力是高職教育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創新創業教育中仍然存在實踐性不強的問題。究其原因,在于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起步時間不長,尚處于摸索階段,雖然搭建了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但多由創業指導中心等部門組織實踐活動,與創新創業教育部門缺乏溝通與聯系,導致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活動的群體不同,要求不同,理論知識難以與實踐真正結合起來,制約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二、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對策
1.系統化的人才培養體制
首先,高職院校要與政府和企業協同建立人才培養體制,聘請企業家、管理者等組建創新創業教育委員會,共同探索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建設等內容。政府要為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提供指導和政策支持,企業要為高職院校提供師資力量、實踐平臺等方面的支持,通過三方共同的努力形成高效的合作機制,比如校方與創業園、科技局合作舉辦創新創業講座活動,建設創業基地,聘請成功的企業家、管理者、咨詢師等作為兼職教師,充實師資隊伍,打造實訓平臺,構建實驗、崗位實習、畢業實習的實踐實訓模式,等等。
其次,高職院校要成立專門的創新創業教育管理部門,打破以往的條塊分割局面,由管理部門負責制定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針政策,成立創新創業指導中心承擔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和學術研究工作。
再次,要實行彈性學分制。對于有創新創業潛質的學生,可以提供休學創業的機會,保留學籍,對于創業團隊要給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最后,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除了積極引進政府、企業界的人才外,更要挖掘現有師資隊伍的潛力,積極培訓現有教師,提高教師的專業化、職業化水平。
2.層次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院校要針對不同學生群體設置相應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比如針對低年級學生,著重培養創新創業意識,夯實學生的創新創業知識基礎;對于有創新創業興趣的學生,應側重于孵化性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對于已經參與創新創業的學生,需要開設高端課程,著重指導創新創業過程中如何解決各類問題,掌握必要的企業管理方法,提升個人的領導能力。
3.實戰化的人才培養方式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要設置通識教育、實驗實訓和創業實戰三個模塊。通識教育模塊面向全體學生,主要內容包括創新創業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可采用選修與必修相結合的形式,主要采用大班教學,配合小組討論等小班授課形式,以及創新創業講座等活動,點燃學生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
實驗實訓模塊面向有一定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學生群體,開設課程內容包括創新創業風險管理、企業管理、融資等內容,主要以選修課形式,開展豐富的模擬實踐活動,通過創業大賽、仿真模擬等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創業實戰模塊面向有潛質的高水平學生,選拔組成團隊,在創新創業孵化中心或科技園等開展創新創業體驗,對人才培養成果進行檢驗。
結語:
當前,高職院校在學校改革發展規劃中納入創新創業教育,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展開了一系列的有益嘗試,取得了不錯的成效。然而由于起步較晚,發展較急,創新創業教育仍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問題,需要構建更具系統性、層次性、實踐性的人才培養體系,實現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長效培養。
參考文獻:
[1]何科英.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才智,2019(24):58.
[2]徐露維.高職院校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就業與保障,2019(15):24-25.
[3]許馨苓,潘建林.高職院校“專業+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探索——以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職教論壇,2019(06):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