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 李元慶 蔣嬋靜
【摘要】本文針對廣西城市職業大學‘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就“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校企合作 工學結合 探究
一、概述
工業機器人專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新興技術領域,他是我國全面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重大舉措;工業機器人具有很強的新穎性、綜合性和實踐性;隨著國際國內經濟的迅猛發展,當今世界對工業機器人制造及其應用技術提出了全面全新的要求,現階段,我國高校對工業機器人專業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尚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傳統的理論教學體系已經無法滿足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必須對其進行改革和完善。我校結合工業機器人專業的具體情況進行了‘校企合作、校企共培、工學結合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通過‘校企合作、校企共培、工學結合等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培養,造就出一批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工業機器人專業優秀畢業生。
二、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研究及‘行業訂單培養人才模式的探究
當今時代,人類正在走向一個高度科技化的新紀元,工業機器人具有多學科融合和多技術集成等特點,他在智能家庭、醫療衛生、公共服務和科研方面應用廣泛,目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推動著整個人類社會向前飛速發展。為提高我校工業機器人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水平,2017年6月我校與南京熊貓電子裝備有限公司經過多次協商,簽定了‘校企合作、校企共培、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合作協議。學校與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后,根據我校工業機器人專業的課程設置和實習教學需求,本著“互惠互利、優勢互補”的原則,我校與企業進行了以下方面的合作。
1、確定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應用策略,設計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教學方案,進一步完善職業型人才培養體系,并延伸研究構建沿線中外企業合作機制,消除校園教育與社會脫節等現象、推進我校的教學改革,為我國企業參與國際技術資源合作創造良好的環境,為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開展技術咨詢服務工作、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工業機器人業技術服務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
2、探索出以培養“高素質、寬口徑、厚基礎、強技能”的工業機器人工程技術人才。
3、對重點產業進行校企合作可行性研究。通過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工業機器人行業人才的職業準入標準,職業技能勝任能力要求,探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設置和能力培養等方面與企業進行全面合作的可能性。
4、與合作企業校企共建‘智能制造生產實訓中心、‘工業機器人應用人才培養中心等實驗、實習實訓基地,確定了‘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及課程標準。
5、校企合作工人共同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企業委派技術人員來校授課并指導學生的實習實踐,他們將企業工程項目設計轉化為學生學習的教學項目,學生在教學項目的遞進中學習,通過第一學年《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基礎》、《AutoCAD》、《微機原理與單片機》等課程的在校學習,培養學生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技能及職業基本素質;第二學年,根據企業崗位工作的需求,將學生送到相關企業,在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及能工巧匠的指導下對學生進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在企業,學生完成了《工業機器人現場編程》、《工業機器人仿真應用》和《工業機器人安裝與維護》等專業核心課的學習,學生在企業掌握了企業一線相應崗位的實際操作標準與要求,做到了與企業工作崗位“零距離”對接,并為第三學年學生進行頂崗實習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學生順利完成畢業設計、就業鋪設了道路,這些舉措得到了同學們的高度認可。
5、廣西城市職業大學與南京熊貓電子裝備有限公司通過合作辦學取得了良好成績。其中我校18級‘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340名學生參加期末專業課程理論考試整體成績從平均63.5分提高到平均79.3分,其中,張圣釗同學從原來平均分72分提高到平均91分,邱均達同學從平均分77.5分提高到平均92分。17級18級‘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學生不僅理論考試成績得到了大大提高,實踐動手能力也得到了大大加強。2018年9月,我校17級‘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唐君禮、夏瑜、廖朝海、張宏林四名學生參加‘第十四屆全國工程建設系統職業技能競賽焊接機器人操作工競賽獲得了學生組第三名、第十名和第十五名、第十六名的好成績。在校企合作辦學取得了良好成效后,2018年12月,我校還與合作企業南京熊貓電子裝備有限公司開辦了“行業訂單班”,與南京熊貓電子裝備有限公司進行的首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訂單培訓班報名人數高達100多人,經過與企業篩選確定訂單培訓人員30多人。在訂單式培養中我們確定了以下培養標準。
(1)校企合作共同確定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制定專業核心課程標準和相應的考核標準。
(2)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合作辦學模式,學校定期派遣教師、學生到相關企業進行實踐學習、培訓,從而提高我校師生的職業素養、技能水平。
(3)企業定期委派專家、技術骨干、能工巧匠來校指導、授課;讓在校師生感受企業文化、做人原則,培養出符合國際需求的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
學生通過訂單式培養后,一方面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又具有企業所需的實踐操作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畢業生深受企業的歡迎。
6、通過“一帶一路”沿線企業教育對職業教育的影響研究。探索出學校、社會、企業共同培養工業機器人專業大學生的運作模式。
通過對“一帶一路”倡議下對崇左市重點開發試驗區企業經濟發展對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方式的研究,以及對職業院校開展基于“一帶一路”的教學模式優化的需求分析及現有優質教育資源調查相關性研究,探索建設“一帶一路”的人才應具備工業機器人等專業方面的高技術、高技能通知能力,制定具有區域特色的人才培養標準,從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體系、教師素養、教育評價等方面對國際復合型人才進行定點培養。
三、結束語
我校經過上述‘校企合作、校企共培、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洗禮和鍛練,滿足了學生頂崗實習的需求,使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的學生掌握了現代工業機器人安裝、維護、調試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能適應企業工業機器人系統的編程、維護維修、操作、模擬、調試以及管理與銷售等工作。形成了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合作共贏的良好開局。
基金項目:廣西城市職業大學規劃課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課題編號:GXGZJG2017B021)。